敘利亞政權更迭發生得太快,短時間內引發了許多變化,敘利亞過渡政府要考慮新的對內對外政策,其他國家也紛紛研究新的對敘政策,只是各有不同。
以軍炸沉15艘軍艦,350次大轟炸
被炸之後一片殘骸
以軍公布的打擊敘海軍艦艇瞬間
以色列正在借著整個敘利亞軍事力量崩潰之時,對敘利亞發動大規模空襲,試圖摧毀敘利亞的軍事力量。在2024年12月10日,以色列向敘利亞發動了大規模的打擊,打擊了480個軍事目標。2024年12月9日,以色列襲擊了敘利亞貝達和拉塔基亞港口,將敘利亞海軍停泊在港口內的15艘艦艇全部炸沉,大多數是導彈艇,自此敘利亞海軍不復存在了。同時,還摧毀了數十枚射程為80-190公里的對地導彈系統。2024年12月10日,以色列國防部長卡茨表示,針對敘利亞港口的行動由以色列海軍負責,目的為摧毀敘利亞海軍艦隊,行動最終取得巨大成功
敘利亞海軍確實不存在了
2024年12月11日,根據以色列國防軍對外宣稱,在過去48小時內(12月9、10日兩天),對敘利亞進行了350多次空襲,摧毀敘利亞襲擊了大部分戰略武器庫存,以色列媒體號稱以軍「摧毀了敘利亞約70-80%的軍事能力」。
以色列除了進行空中打擊外,還出動地面部隊入侵敘利亞。以色列總理內塔尼亞胡在2024年12月10日表示,以軍的行動對確保安全至為重要,但是不會進入大馬士革,到2024年12月11日早上,以色列軍隊已攻佔了庫奈特拉省外的,還有其他地區的六個村鎮,兵鋒已達到大馬士革市郊區。
以軍坦克越過以敘邊境
目前,敘利亞反對派沒有任何與以色列作戰的打算,故以色列的行動屬於不受限制,以色列方面也是保持著「多佔多得」的心態,甚至出現了輕型多功能車長驅直入敘利亞境內縱深的情況發生,其實就是為了多搶地盤。
以色列現在就是想利用敘利亞的混亂局勢佔據更多的領土,以色列總理內塔尼亞胡已宣布,1974年簽署的脫離接觸協議失敗,並將戈蘭高地稱為以色列「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以色列方面擴張領土的野心已經表露無遺,即便未來無法完全據為己有,也可以用來充當談判的條件。
以軍在抓緊搶佔土地
伊朗系向敘反對派喊話,反以要振作
伊朗在敘利亞政權更迭中受到重創,已不得不從敘利亞撤出,但是伊朗並沒有放棄敘利亞的意思,依舊試圖與剛上台的敘利亞過渡政府進行談判。根據2024年12月10日的消息,伊朗系重要的成員之一的黎巴嫩真主黨下屬的新聞辦公室發表聲明中指出,「我們希望敘利亞在其公民決定的基礎上實現穩定,(敘利亞)能夠重新振作起來,採取反對以色列佔領的立場,反對外部對其事務的干涉。」
黎巴嫩真主黨要與以色列死磕到底
伊朗系武裝力量向敘反對派喊話,主要目的是希望其在反以問題上要振作,不要採取親以色列的政策。如果雙方在反以問題上達成一致,那麼雙方就有了共同的利益,許多問題就可以得到有效解決,新的敘利亞政權可能因此保持在伊朗領導的抵抗之弧內的地位。
剛上台的敘利亞過渡政府對伊朗系武裝方面的喊話並沒有進行正式回應,沒有同意,也沒有拒絕,顯然存在多種可能性,可能主要問題還是,敘利亞過渡政府剛上台,尚沒有精力來處理與伊朗的關係。敘利亞政權更迭引發整個敘利亞社會秩序的失控,搶劫等暴力事件都沒人管,整個國家處於混亂狀態。
以色列防長提前發出警告
敘利亞過渡政府想要掌握局勢尚需要時間,許多事情也只能推後了,但是前景依舊不容樂觀。以色列對敘利亞敵意不減,2024年12月10日,以色列國防部長卡茨表示,「我警告敘利亞反對派,追隨阿薩德,獲得同樣的下場。」以色列提及阿薩德政權被推翻,這話就可以理解為,採取反以政策將沒有好下場。以色列並非僅口頭威脅,敘利亞反對派敢與以色列軍隊開戰,估計不用24小時,主要領導人物就要面對被「斬首」的命運了。
以軍轟炸敘利亞,已經展示了極強的空軍實力
目前敘利亞反對派暫時沒有明確與以色列的關係,雙方也沒有公開進行任何直接接觸。目前,敘利亞過渡政府要處理政權更迭的種種問題,確實沒有太多時間。但是,敘以關係化敵為友的可能性很低,主要是以色列侵佔敘利亞領土的意圖無法被接受。2024年12月11日電 土耳其外長哈坎•菲丹譴責以色列侵佔敘利亞領土威脅著敘利亞的未來,土耳其「將與敘利亞兄弟站在一起」。
敘利亞現在連防空能力都沒有
只是敘利亞原政府軍已經不存在了,花費幾十年時間,積攢下來的空軍、海軍和防空部隊成為歷史。如今沒有能力阻止以色列的入侵,敘利亞過渡政府不僅沒有能力阻止以色列,更沒有明確未來的國家發展戰略。
目前的敘利亞處於一片混亂之中,讓人看不清未來會發生什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