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導彈震懾失效,烏克蘭用7枚美製導彈再次轟炸俄羅斯

2024年12月09日17:00:20 軍事 4223

在動蕩不安的國際舞台上,俄烏衝突彷彿成了一出跌宕起伏的長篇劇,不僅吸引了全球的眼球,更讓人禁不住揣測其背後隱藏的博弈。自俄羅斯與烏克蘭之間的火藥味首次浮現以來,這場衝突就像一個無法癒合的傷口,在2024年末更是愈演愈烈。

俄導彈震懾失效,烏克蘭用7枚美製導彈再次轟炸俄羅斯 - 天天要聞

特朗普曾在競選時表示,他將有能力平息俄烏衝突,但現實卻一次次打臉。拜登政府毫不示弱地繼續對烏克蘭提供軍事支持,甚至解除了一些限制,讓烏克蘭能夠對俄羅斯本土進行打擊。拜登的這一舉動無異於在這片本已熊熊燃燒的火海里又添了一把猛油,而普京自然也不甘示弱,開啟新的核戰略政策,以反制西方和烏克蘭的壓力。

值得注意的是,在俄軍用「榛樹」中程高超音速導彈進行威懾後,烏克蘭並沒有因此退縮,反而變本加厲地繼續發動攻擊。據俄新社報道,11月25日,俄羅斯邊境州庫爾斯克州州長斯米爾諾夫稱,俄軍防空系統一夜之間已在庫爾斯克州上空擊落了7枚導彈和7架無人機。據悉烏軍使用的是美製戰術彈道導彈轟炸俄羅斯庫爾斯克州境內。

俄導彈震懾失效,烏克蘭用7枚美製導彈再次轟炸俄羅斯 - 天天要聞

這對於俄羅斯來說,無疑是一次嚴重的挑釁,而對於美國而言,則是一場精心設計的棋局。表面上看,美國旨在支持烏克蘭抗衡俄羅斯的侵略,但實際上,背後還有更深層次的意圖——通過拖垮俄羅斯來達到自身的戰略目的。

從庫爾斯克到第聶伯羅,從空中到地面,雙方都在拼盡全力捍衛各自的立場。然而,在這場互不相讓的激烈碰撞中,最受傷害的還是無辜的民眾,以及被捲入戰爭泥潭的烏克蘭。當地人民的苦難、經濟的動蕩,還有逐漸失去的和平希望,無一不在提醒著我們戰爭的殘酷。

西方媒體在這場衝突中似乎有些偏頗,儘管被諷刺為煽風點火,但他們堅持認為只要拜登繼續支持,烏克蘭就有機會翻盤。然而,事實果真如此嗎?恐怕沒人敢打包票。烏克蘭在軍事上或許得到了一定支持,但在國際政治博弈中,它更像是一個被操控的棋子,其命運掌握在大國手中。

俄導彈震懾失效,烏克蘭用7枚美製導彈再次轟炸俄羅斯 - 天天要聞

與此同時,俄羅斯與西方國家的關係因導彈發射而異常緊張。普京的強硬姿態與拜登的策略性支持形成鮮明對比,雙方的針鋒相對令整個歐洲乃至世界籠罩在不安的氣氛之中。而特朗普即使在未來上任,也未必能在短時間內改變這種勢態。他可能試圖通過一些更聰明的外交策略來緩和局勢,但這條路並不好走。

那麼,究竟是誰受益於這場曠日持久的衝突呢?答案似乎浮出水面:非但不是衝突雙方,反倒是那些希望維持地緣政治格局的大國。俄烏戰爭持續下去,只會拖累雙方的國力,卻為某些幕後操控者贏得更多操作空間。

俄導彈震懾失效,烏克蘭用7枚美製導彈再次轟炸俄羅斯 - 天天要聞

隨著事態的發展,我們不能忽視衝突所帶來的全球影響。尤其是歐洲,因為俄羅斯的高超音速導彈而記憶猶新,對安全局勢的擔憂與日俱增。同時,這場戰爭也是對全球軍事科技的一次考驗,各國都在密切關注這些先進武器的實際效果。

如今,擺在國際社會面前的不僅是一場戰爭的結局,同時也是一個重要的道德選擇:是繼續在戰火中消耗,還是放下成見,通過談判尋找和平出路。只有勇於亮出實力才會受到尊重,這樣的觀念正一步步將世界推向危險的邊緣。
從根本上講,俄烏戰爭不僅僅是美俄之間的較量,還是國家存亡的方程式。俄羅斯視烏克蘭為它的歷史心臟,不容失去。普京已經在多個場合表明,烏克蘭問題上的妥協是不可能的,即便美國換了總統,情況也不會改觀。

俄導彈震懾失效,烏克蘭用7枚美製導彈再次轟炸俄羅斯 - 天天要聞

隨著戰事升級,唯一確定的是,局勢越發不可控。俄羅斯的軍事進攻不僅對烏克蘭,而且對整個歐美圈構成巨大壓力,同時烏克蘭的頑強抵抗也讓俄羅斯陷入了一場難解的僵局。兩國都不願意首先退讓,而美國則似乎樂於看到這場消耗戰繼續。畢竟,在地緣政治的大盤中,一個陷入持久戰爭的俄羅斯,對美國和北約而言,是一個可控的、更易於防範的對手。

軍事分類資訊推薦

越南突然表態,美國慌了:中方C919將成大贏家 - 天天要聞

越南突然表態,美國慌了:中方C919將成大贏家

2025年1月16日,越南方面表態,考慮打破壁壘,允許中方商飛的飛機在越南運營。C919自2023年5月28日開始在國內商用,先後開通了上海到北京、海口到廣州、成都到上海、上海到香港等多條航線,截至到目前,C919已經累計值飛航班6600多
剛達成停火,加沙狂遭襲 - 天天要聞

剛達成停火,加沙狂遭襲

文丨陸棄當全球目光聚焦於巴以衝突最新一輪的停火協議時,表面上看似和平的號召掩蓋了戰爭背後的真實面目。2023年10月7日的衝突至今未有實質性緩解,儘管多國政府紛紛發表聲明,歡迎加沙停火協議的達成,然而事實卻是,暴力並未停止,死亡數字仍在不斷
不顧俄羅斯警告,日本機構:駐北約使團在布魯塞爾成立 - 天天要聞

不顧俄羅斯警告,日本機構:駐北約使團在布魯塞爾成立

自從烏克蘭危機爆發後,東歐地區和東亞地區的局勢就發生了變化。在東歐地區,北約國家推動「敵對」和「分化」政策,把俄羅斯推到了歐洲國家的對立面上。同時,美國還利用所謂的「安全」名義,和日本啟動軍事演習,讓日本成為北約集團的「東亞盟友」。
國投北疆電廠錨定「雙碳」目標實現綠色低碳轉型 - 天天要聞

國投北疆電廠錨定「雙碳」目標實現綠色低碳轉型

近日,天津國投津能發電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國投北疆電廠」)利用1號機組A級檢修契機,順利完成最後一台機組靈活性、DCS國產化和節能環保提效等一系列重大技改項目。至此,國投北疆電廠4台燃煤機組均已實現綠色低碳轉型,標誌著企業「三改聯動」工作完美收官,也使該企業獲
起床號1月17日 - 天天要聞

起床號1月17日

2025年1月17日相信滴水穿石的力量,改變就在不經意間發生。早安,每一個你!要聞要論1月16日,國家主席習近平同摩納哥元首阿爾貝二世親王互致賀電,慶祝兩國建交30周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