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珠海航展盛大開幕,全球航空迷們的目光再次聚焦到這個世界級的航空盛宴。中國在航展上展示了多款先進戰機,包括廣受矚目的殲-20隱身戰鬥機和新一代艦載機殲-35,與此同時,俄羅斯也帶來了其新銳的蘇-57將軍」輕型隱身戰機,力圖吸引中國買家。但其實在班長看來,中國對蘇-57的興趣似乎並不高,反而更關注俄羅斯用來運送戰機的安-124巨型運輸機。
蘇-57是俄羅斯最新推出的一款第五代單引擎輕型隱身戰機。其設計初衷是為了填補俄羅斯在輕型隱身戰機領域的空白,也瞄準了中東、非洲等對成本敏感的國際市場。蘇-57擁有獨特的外形設計,最大航程約為3000公里,機動性強,號稱性價比極高。
不過,蘇-57的亮相併未引起中國觀眾的熱烈關注。一方面,中國已經在隱身戰機領域取得了重大突破,具備完全自主研發並量產隱身戰機的能力。另一方面,殲-20和殲-35這兩款「中國製造」已然在性能上領先,尤其在本次航展中,中國首次展示了殲-35的最新改進版本,進一步鞏固了在隱身戰機技術上的優勢。
殲-20:作為中國的王牌隱身戰鬥機,殲-20以其出色的隱身性能和遠程打擊能力著稱。它採用了雙引擎設計,可以兼顧高速度和高機動性,能夠在複雜戰場環境中作戰,被認為是亞洲最先進的隱身戰機之一。殲-35:這款新一代艦載機採用了隱身設計,是中國航母的主要戰機選擇。它的尺寸和重量適合航母甲板起降,並且在雷達隱身、電子戰方面有很強的優勢,是殲-20的有力補充。
從技術上看,殲-20和殲-35不僅比蘇-57更先進,還具備中國自主研發的優勢,擁有更好的維護和升級便利性。因此,珠海航展上,雖然蘇-57作為「新面孔」吸引了一部分目光,但並未掀起大的波瀾。對中國來說,蘇-57的出現更像是一場「秀」,而非一個實際的選擇。
與蘇-57相比,俄羅斯用來運送它的安-124「魯斯蘭」巨型運輸機卻在珠海航展中收穫了大量關注。安-124由前蘇聯安東諾夫設計局研發,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運輸機之一,具備驚人的載重能力,能夠承載高達150噸的貨物。安-124的出現立即引起了中方的濃厚興趣,其運輸能力對於中國的航空運輸、緊急救援以及軍用後勤具有極大吸引力。
目前,中國的國產運輸機以運-20為代表。雖然運-20的性能不俗,但載重量和安-124相比仍有差距。安-124的「巨無霸」身形,使其能夠一次運輸多台重型裝備,比如坦克、直升機甚至是小型戰鬥機,這在戰時和緊急任務中優勢顯著。中國若能獲得類似安-124的運輸能力,將會大幅提升空運效率,在國際援助和軍事任務中佔據更大主動權。
此外,安-124的表現為中國未來的大型運輸機發展提供了寶貴的參考。中國航空製造業若能吸收安-124的設計經驗,改進現有運輸機的載重性能,將為軍民兩用的物流運輸帶來新的變革。
安24巨型運輸機
安-124之所以引起中國關注,不僅在於它的巨型機身,更在於其技術優勢。以下是安-124的一些核心技術亮點:
載重能力:安-124的最大載重量為150噸,遠高於一般運輸機的載重量。它的貨艙長度超過36米,寬6.4米,可以容納各種重型裝備。
長航程:安-124的最大航程可達7500公里,在裝載100噸貨物的情況下仍可飛行4800公里。這一距離足以支援跨洲際任務,使其能夠輕鬆覆蓋歐亞大陸範圍。
快速裝載設計:安-124具備獨特的前後雙開艙門設計,並安裝有獨立的裝載系統,可以極大提高物資裝卸效率。這種設計在緊急任務中極為實用,特別是在野外環境或突發事件中尤為重要。
安-124的這些性能,對於有著龐大需求的中國後勤運輸體系來說無疑是極具吸引力的。因此,有不少分析人士猜測,中國是否會考慮引進或開發類似安-124的大型運輸機,進一步強化中國在國際運輸與後勤保障方面的實力。
安124和伊爾76大小對比,我國運20和伊爾76大小類似
本屆珠海航展上,殲-20和殲-35的強勢亮相充分展示了中國在隱身戰機領域的技術積累。與此同時,安-124的亮相卻意外地成為了本次航展的熱點之一,給中國航空工業帶來了新的思考。未來,中國是否會追求更大載重能力的運輸機發展?是否會在軍民兩用大型物流運輸方面進一步投入?班長覺得一切皆有可能,畢竟我們的征途是星辰大海,需要這樣的巨無霸帶我們飛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