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號當天,美國財政部長珍耶倫在國會山作證時表達了她對美元國際地位的擔憂。她指出,美國在對他國實施的一系列制裁措施,正在促使越來越多的國家探索替代美元的金融交易方式。簡單來說,美國頻繁使用制裁手段正在削弱美元的國際信用,許多國家開始尋求其他途徑,逐步擺脫對美元的依賴。這種趨勢可能會動搖美元的霸權地位。
耶倫的擔憂並非空穴來風,最近發生的兩件關鍵事件成為了這一觀點的有力佐證,證明她的擔憂並非危言聳聽。
一是印度與俄羅斯深化貨幣合作,莫迪訪俄期間,與俄羅斯總統弗拉基米爾·普京舉行會談後,兩國發布聯合聲明,表示將通過使用本國貨幣開發雙邊結算系統。雙方還商定繼續就兩國金融信息交換系統的連接進行磋商。
根據外媒報道,在西方國家對俄羅斯實施全面經濟制裁的背景下,俄羅斯採取了反制措施。莫斯科交易所暫停了美元和歐元的交易,使得人民幣在俄羅斯外匯市場的份額達到了99.6%。換句話說,俄羅斯現在幾乎100%的外匯結算都以人民幣進行。
據國際清算銀行(BIS)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最新數據,美元在全球外匯儲備中的佔比近年來有所下降。截止目前,美元佔全球外匯儲備的59.02%,相比十年前的66.5%有所降低。與此同時,人民幣在全球外匯儲備中的佔比逐漸上升,目前已經達到2.79%,雖然份額較小,但增長迅速。
美國多次用美元作為制裁工具,例如對伊朗、朝鮮和委內瑞拉的經濟制裁,這些國家被切斷了與國際金融體系的聯繫,被迫尋找其他貨幣或金融系統來進行交易。這樣的案例也促使其他國家思考,如果哪一天自己也被制裁,該如何應對。
美元作為全球儲備貨幣,享有鑄幣稅收益與較低融資成本的優勢。但是,若越來越多國家採用本國貨幣結算或者轉向人民幣等其他貨幣,這些優勢將受到侵蝕。此外,美元國際地位的動搖可能導致美國金融市場的波動、資本流出,以及全球金融體系的重新調整。
就以制裁俄羅斯來說,上月中旬,美國拜登政府宣布了一項新的制裁措施,對俄羅斯300多個公司、銀行及數十名個人實施制裁。這一系列行動引發了全球金融市場的震蕩。莫斯科交易所隨後停止了使用美元和歐元進行場內交易,涵蓋了外匯和貴金屬領域。
自俄烏衝突爆發以來,美西方國家為了削弱俄羅斯的經濟實力,將該國踢出了國際SWIFT系統。然而,俄羅斯並未因此垮台,人民幣跨境支付系統(CIPS)在中俄貿易中發揮了不可或缺的作用。根據中國人民銀行的數據,截至目前,CIPS系統日均處理量已達到1,035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了21.0%。這一數據表明,CIPS系統在促進中俄貿易和幫助俄羅斯繞過西方制裁方面起到了關鍵作用。
中俄兩國當前的關係以及戰略互信達到了歷史新高度。相比於美西方國家,俄羅斯對中國有著更高的信任度。2018年,中俄雙邊貿易額首次突破1000億美元大關,2021年更是迅速攀升至1468億美元。此外,根據俄羅斯海關總署的統計,2024年第一季度,中俄雙邊貿易額同比增長了28.7%,達到了385億美元。
除了經濟層面,中俄在外交、政治、軍事等多領域的合作也日益強化。今年3月,中國高層對俄羅斯進行了訪問,並在與俄羅斯總統普京會談時強調了兩國之間的戰略夥伴關係。這不僅僅是象徵性的友好訪問,更標誌著兩國在各個領域的合作將進一步深化。
從政策環境來看,中國政府近年來積極推動人民幣國際化,為人民幣在全球範圍內的應用提供了政策支持。《人民幣國際化報告》顯示,中國已與30多個國家達成了不同程度的貨幣互換協議,總額度超過3萬億元人民幣。特別是在「一帶一路」倡議框架下,越來越多的國家開始接受人民幣作為貿易結算貨幣。
可以看出,俄羅斯將人民幣作為「底牌」來應對美元霸權的做法並非一時興起,而是經過深思熟慮的戰略決策。中俄兩國的關係基礎牢固,經濟互補優勢明顯,雙方的戰略合作也在不斷深化。在未來,可以預見,中俄將在更多領域展開合作,人民幣在全球金融體系中的地位也將進一步提升。這不僅對中俄兩國具有重要意義,也將對國際金融秩序產生深遠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