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幾年,澤連斯基的名字在國際舞台上幾乎無人不知。這位在戰爭初期被稱為「烏克蘭精神象徵」的喜劇演員出身的總統,用強硬態度和出色的外交手腕,在抗擊俄羅斯的過程中贏得了廣泛的關注和一度的高民望。然而,這份光環如今正在迅速暗淡。最新民調數據顯示,他的民意支持率已經跌到49%,而一位曾在他手下工作過、現在卻成為他最大對手的人——烏克蘭前武裝部隊總司令扎盧日內,支持率則飆升到了高達72%。
如此大的反差,難免讓人開始思考:如果扎盧日內真的接過了總統的接力棒,烏克蘭的未來會改變嗎?而澤連斯基,他會被自己的「手下」清算嗎?
扎盧日內靠什麼打敗澤連斯基?
在人們的印象中,澤連斯基是抗俄戰爭的「代言人」。這沒錯,但扎盧日內顯然搶走了屬於他的「塔尖光環」。民眾這麼愛扎盧日內,靠的不光是他拋頭露面的次數少,而是真正靠戰功打下的軍心和民心。
扎盧日內是誰?放眼整個烏克蘭,他堪稱頂級戰術大師。作為烏克蘭武裝部隊總司令,他在戰場上的指揮能力可以「封神」——就拿2022年初俄軍對基輔發動的猛烈攻勢來說,扎盧日內憑藉一連串正確的戰術部署,硬是讓俄軍鎩羽而歸,把基輔從危在旦夕的處境中拉了回來。一時間,他成了軍人、前線士兵甚至普通民眾眼中的英雄。
但事情卻在這之後發生了微妙的變化。按理說,扎盧日內本該是澤連斯基政府的一塊「金字招牌」,結果澤連斯基卻對他心生忌憚,甚至在風頭正盛之時將其調任為英國大使。表面上看這是對扎盧日內功成身退後的獎勵,實際上許多人將這次任命解讀為一次「流放」。潛台詞很簡單:你太搶風頭了,我得讓你低調點。
然而令人意想不到的是,這位「流放的大使」並沒有被遺忘,反而由於「距離產生美」的道理,讓扎盧日內的形象更加強大。他成為了烏克蘭人的「替代希望」,特別是在民眾對澤連斯基的戰爭策略逐漸失望時,扎盧日內的「務實停火論」顯得尤為吸引人。
為什麼澤連斯基丟了人心?
曾經民眾眼中的戰爭領袖,如今支持率斷崖式下跌,澤連斯基到底做了什麼「失誤操作」?
首先,戰爭的拖延讓不少烏克蘭人感到迷茫和疲倦。雖然西方國家持續加大對烏克蘭的軍援,但普通民眾的日子卻越來越難熬。根據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提供的數據,烏克蘭的經濟在戰爭期間下降了至少30%,通脹率飆升,失業率更是達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在如此艱難的生活現實下,大量民眾開始質疑,這場戰爭的堅持究竟是為了「獨立自主」還是為了澤連斯基的政治資本。
其次,就是軍隊的態度問題。扎盧日內上調之前曾是軍方的權威人物,他在前線的領導被士兵們視為榜樣,而澤連斯基的調任策略卻讓軍中不少人寒了心。另外,據部分烏克蘭軍方內部人士透露,澤連斯基在戰爭中的一些決策並未聽取過前線指揮官們的建議,這讓他的形象從「領袖」變成了「政客」。
更大的問題是,澤連斯基的強硬立場雖然博得了西方盟友的掌聲,但並未讓國內民眾看到光明的終點。長期衝突讓許多人開始思考,是否到了該尋找另一條路徑的時候。而扎盧日內無疑給人們提供了一個「可能的答案」。
扎盧日內會走向哪裡?
雖然扎盧日內的支持率遠超澤連斯基,但如果他真的取而代之,情況也不會簡單。
首先是國內問題。烏克蘭現在幾乎成了一艘「漏水的船」:經濟崩潰、基建被毀、外債高企。僅戰後重建一項,就需要超過2500億美元的資金。這個爛攤子扎盧日內不得不接著,但沒有快速立竿見影的解決辦法,這將成為其執政的最大掣肘。
其次是外交問題。他會如何處理與美國和俄羅斯的關係?如果扎盧日內選擇服從美國的路線,繼續推動強硬反俄政策,那西方的軍援和資金支持或許不會斷,但俄羅斯的問題依舊解決不了;如果他選擇停火甚至直接與俄羅斯開展談判,他則將面對西方強烈反對,且國內親俄、親西方陣營的對立可能引發更大的政治亂局。
最後,是他如何處理澤連斯基的問題。烏克蘭的政治史告訴我們,任何政府在更替之後,幾乎都避免不了要清算前朝政府。扎盧日內會不會對澤連斯基實行徹底的權力清算?還是會試圖避免內鬥,專註於國家重建?這決定了未來烏克蘭內部政治穩定與否。民眾和分析家們都迫切想知道答案。
美國和俄羅斯:在烏克蘭棋局中的博弈
扎盧日內的崛起不僅僅是一次國內的政治浪潮,其背後還隱藏著複雜的國際博弈。
從目前披露的情況來看,美國對烏克蘭未來領導層的態度開始出現微妙的調整。據《紐約時報》報道,共和黨一些高層議員曾與扎盧日內的團隊秘密會面,討論有關戰後政策問題。而拜登政府對於澤連斯基越來越強硬的態度,也暗示著美國已經在為「後澤連斯基時期」做準備。一些專家甚至推測,美國人可能更傾向於支持扎盧日內這種「軍人出身」的務實領導者,畢竟對希望和平解決問題的西方來說,戰爭的長期化並不是最優選項。
相反,俄羅斯也在密切關注扎盧日內的上位動向。雖然他在抗擊俄羅斯的戰爭中立下了赫赫戰功,但俄方對其可能促成停火的謹慎態度顯然保持著一絲興趣。如果扎盧日內放軟立場,莫斯科或許將主動尋找合作的機會,以早日結束戰鬥消耗。對俄羅斯來說,如果扎盧日內能以部分領土讓步換取停火協議,那也是一場間接勝利。
烏克蘭未來的「鋼絲繩之舞」
如果說澤連斯基讓全世界看到了烏克蘭面對強敵時的頑強,那麼扎盧日內的崛起則揭示了一個更為現實的問題:戰爭最終需要談判桌來解決。然而,這張戰爭與和平之間的棋盤並不好下。
作為軍人,扎盧日內或許更清楚戰局的勝負底限,也更了解如何平衡願望與現實。然而,外有大國博弈,內有千瘡百孔的經濟基礎,這些無一不考驗著他是否真能扛起烏克蘭未來的希望。
至於澤連斯基,他是否還能上演「背水一戰」的逆襲?或者,他會如許多人所預言的那樣,倒在政權清算的路上?這場從戰爭走向內政再到外交的變局,或許將決定烏克蘭這片土地的命運走向。
扎盧日內是救世主還是一次新的賭博?一切答案都留在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