曼谷,華人區輝煌,中國遊客當街被搶。
警員巡邏、監控密布的地帶,這一幕的上一次,似乎在2014年。
然而,泰國飛車歹徒被捕後,否認了簡單的「貪財」動機。
泰國媒體,也將案件報道成了「糾紛」。
只剩下一頭霧水的中國遊客,完全不知道發生了什麼。
人在街上走,鍋從天上來。
泰國男子騎車搶劫中國人被捕!
揚言純屬報復!
據悉,11月25日晚20:24,泰國發生了一起騎手駕駛摩托車搶劫中國人手機事件。事發地點監控錄像顯示,事發後受害者中國人Yang某曾跑步追趕,希望能將手機追回,但由於跑步速度遠不及摩托車車速,最終只能看著騎手慢慢從視線內消失。
事件發生後,泰國曼谷Sutthisan警局立即對肇事者展開追捕行動。經調查得知,肇事者為24歲的班朗(音譯),遂於12月11日安排調查組人員前去將其逮捕。
而班朗則向警方招供稱,他確實拿走了手機,但已經將手機扔棄,原因則是受害者中國人行為讓他感到生氣,對方不願意付錢且對他大喊大叫,他便騎車返回並搶走手機以報復對方,但警方並不相信班朗的說辭。
目前已對其提出騎車搶劫和駕駛無牌照摩托車兩項指控,後續將對其依法處置。
混亂的定性環境
最好的辦法是提前防護
事發後,沒想到簡單的泰國社會新聞,居然能傳出三個版本。
第一版本:泰國電視台——中國遊客之所以被搶,是因為沒支付摩拖車費,還大喊大叫(上方翻譯的是這個版本);
第二版本:泰國主流媒體網站——中國遊客之所以被搶,是因為「拖欠了他人錢財」,但具體是什麼錢,無人知曉;
第三版本:當事人的朋友聯繫泰國網爆料——他就是走著走著,就被搶了,僅此而已。
與此同時,當事人一方還透露了其他細節——搶劫中國遊客的泰國人,自稱曾被中國老闆拖欠薪資,所以把他當成「中國老闆」,直接當街搶了...
事到如今,不懂中文的泰國媒體早已分不清哪一版本的細節才準確。
但作為執法單位,泰國警方卻宣布「不予採信,繼續調查」,同時強調不管是出於何種原因,當街搶劫中國人,一定會被依法制裁,任何借口都無法左右。
顯然,此事暴露了不少「海外風險」。
首先,中國人在海外,確實會因為語言障礙和泰媒隨意兩大因素,有理說不清。
也許,很多中國人都不理解「泰國媒體」意味著什麼。
遍布全泰的泰國媒體,幾乎都是私營,流量為王,營利性自負盈虧,所以那些涉及封建迷信的奇葩故事,他們能刊登至頭版,最好越離譜越好;
Facebook有人爆料,無需核實,直接網站刊登(註明出處即可),如果遇到反轉和假消息,那就明天再登一篇「哦!反轉了!原來是假消息!」
大城府消防隊演習,他們報道「特大爆炸」;曼谷市中心氰化物案件,他們居然能曝出「曼谷市中心槍擊」;中國人拿著假榴槤去市場維權,標題變成了《中國人泰國榴槤自助餐吃白食,還大鬧市場》....
於是在這一環境之下,很多真相似乎不重要了。
真真假假,假假真真,一家報完全泰複製粘貼,一家錯,全錯。
也正因為如此,泰國前總理賽塔特意加強了「假消息打擊中心」,站點每日都是超負荷狀態。
中國人在泰國,最應提防這類缺乏監管,但又敏感至極的「上綱上線」。
倘若真相真的是中國人走著走著就被搶,泰國媒體還要活生生加上一句「中國老闆拖欠工資」,那麼,這件事的評論區就會變成一群泰國人在討論「自己遇到的中國老闆多麼的坑,多麼的愛逼加班,然後還不給錢...」
有些沒必要的矛盾,便是這樣稀里糊塗的產生。
白的,也被弄成了黑的。
也許,這就是一件小事,但這件小事引發的後果並不小。
如同影視里一個撒謊的小孩,在報復老師的嚴厲時,自稱被老師猥褻或打聾了。藝術照進現實,現實豐富虛無,可那些百口莫辯的情況,真實存在,何況是言語不通的海外。
「中國老闆」在泰國,好壞皆有,但如果泰國真的希望塑造「拖欠工資」來對沖「當街搶劫」,去讓毫無分辨力的泰國民眾做出諸如泰劇般的同情和驚訝,那麼,我真的無話可說。
冤枉你的人,最知道你有多冤枉。
一千句謊言傳到最後,也就成了「真話」。
隨口造謠的印象連起來,海馬體也就記住了對應的認知和情感。
未來,又怎能做到「不用有色看待」。
接下來,跨年將至。
泰國網提醒赴泰中國同胞注意保管財物,不在不熟悉的環境中,展現別人一輩子也買不起的手錶,別去炫耀穿金帶銀的自豪,也不要讓本地歹徒看到這就是「一句泰語都不會的有錢傻老外」。
人在海外,遇事之前,請把手機拍照、錄像、錄音調成快捷鍵。
畢竟,沒人會把陌生人當成壞人,但當我們分不出「人之初的性本善惡」之時,請最大限度自保,尤其在「全球經濟都不好」的當下。
海外環境的路人,你分不清他心裡是否只剩下「一根稻草」,還是真的被上司罵成了抑鬱症,也不知道這個人抑鬱到了什麼階段。
意外和突發性肯定會有,就如同今日文章中走路都能被搶的中國遊客。
但做好了一切能做好的應對,剩下的,那就慢慢拿起法律武器,收拾他們吧。
文:布周十面派、泰國網編輯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