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自然資源部網站消息,12月10日上午,中央組織部有關負責同志出席自然資源部領導幹部會議,宣布中央決定:關志鷗同志任自然資源部黨組書記;免去王廣華同志的自然資源部黨組書記職務,另有任用。
准「70後」關志鷗,生於1969年12月,今年55歲,此次履新前任國家林業和草原局(國家公園管理局)局長、黨組書記,自然資源部黨組成員。他是第二十屆中央候補委員。
此番卸任自然資源部黨組書記的王廣華,今年61歲,出生於1963年1月,曾任國土資源部黨組成員、副部長,自然資源部黨組成員、副部長等職,2022年任自然資源部黨組書記、部長,兼任國家自然資源總督察。王廣華是二十屆中央委員。
關志鷗。資料圖
在遼寧省工作多年後跨省調任山東,曾是山東最年輕省委常委
公開簡歷顯示,關志鷗,滿族,遼寧瀋陽人,研究生學歷,中國科學院在職博士。
關志鷗的職業生涯起步於遼寧省瀋陽市計委,在遼寧省工作多年,擔任過瀋陽市副市長,遼寧省農村經濟委員會主任兼省糧食局局長,遼寧省政府秘書長等職。2016年12月,關志鷗任遼寧省委常委,並於次年1月兼任省總工會主席。
2018年3月,關志鷗跨省調任,南下山東,擔任山東省委常委,並後續兼任省委宣傳部部長、省委教育工委書記。他也是當時山東最年輕的省委常委。
據南都此前報道,2019年12月,時任山東省委常委、宣傳部部長的關志鷗在人民日報刊發署名文章《做好新時代公民道德建設的山東答卷》。文中提出,通過徵信體系、文明創建和意識形態工作責任制三個抓手,著力在完善治理體系、強化制度約束、提高治理能力上下功夫。在徵信體系方面,他表示要建立完善守信聯合激勵和失信聯合懲戒機制,推行誠信「紅黑名單」制度,對誠信缺失問題開展專項治理,辦好「法信通·山東省失信被執行人曝光台」,有力懲治失德敗德、突破道德底線的行為,形成扶正祛邪、懲惡揚善的社會風氣。
赴京任職國家林草局局長,積極推動荒漠化防治、國家公園建設等工作
2020年5月,關志鷗進京任職,擔任國家林業和草原局(國家公園管理局)局長、黨組書記、自然資源部黨組成員,直至此次履新。
在國家林業和草原局任職期間,關志鷗積極推動荒漠化防治工作,在2024年11月5日的第十四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十二次會議上,關志鷗提出了要健全完善政策機制,創新項目招標採購機制,支持有治沙經驗的企業或國有林場參與定向招標。同時,鼓勵農牧民以承包、租賃、入股等方式參與防沙治沙,並探索「以獎代補」「以工代賑」做法和項目後期管護長效機制。
此外,他在任期內也致力於推動建立公平合理、合作共贏的全球環境治理體系。在《聯合國防治荒漠化公約》第十六次締約方大會上,關志鷗作為中國代表團團長,強調了中國對於履行國際公約責任和義務的承諾,並積極推動全球荒漠化治理。他提到,中國通過與「一帶一路」國家的合作,建立了中阿、中蒙荒漠化防治中心,並在多個國家和地區開展示範基地建設,加強技術培訓和經驗分享。關志鷗表示,中國願意進一步分享技術和經驗,為實現全球土地退化零增長目標和「G20土地退化倡議」遠景目標貢獻力量。
在關志鷗的任期內,國家公園建設也是國家林業和草原局的重點工作之一。 2023年8月19日,在青海西寧舉辦的第二屆國家公園論壇上,關志鷗表示,繼第一批國家公園正式設立之後,我國將穩妥有序推進設立黃河口、錢江源—百山祖、卡拉麥里等新的國家公園。他強調,中國國家公園是以保護具有國家代表性的自然生態系統為主要目的,實現自然資源科學保護和合理利用的特定陸域或海域。
采寫:南都記者王瑋 發自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