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成都日報】
淡粉色、淡紫色、粉白色,5萬株芙蓉花簇擁成海,湖邊、棧道、草地間都被花朵圍繞……進入11月,成都市天府芙蓉園換上「蓉」裝,景觀靚麗。作為我市的一個「無廢景點」點位,該園區通過綠化垃圾堆肥處理等積極踐行低碳環保、綠色「無廢」理念。
近日,「無廢蓉城·美麗成都」景點行活動在武侯區天府芙蓉園組織舉辦,旨在提升市民對「無廢城市」建設的知曉率和參與度。「現已建成全國首座日壓縮轉運量2000噸的全地埋式城市資源處理中心、武侯區再生資源分揀中心、11個小微診所醫療廢物智能化集中暫存點……」活動現場,成都市武侯區生態環境局相關負責人分享了武侯區「無廢城市」建設取得的階段性成果,表示正大力實施固危廢「減量化、資源化、無害化」,積極助推「無廢城市」建設。
在城市可持續發展中,資源化利用固體廢物是不容忽視的一環,需要得到全社會的關注和參與。今年9月,由成都市生態環境局主辦、成都市生態環境宣傳教育與對外交流合作中心承辦的「繪綠公園城 美麗成都行」美麗成都——2024年生態文明媒體採風活動中,20餘人的採風團就曾探訪過國家環境保護機動車污染控制與模擬重點實驗室(成都基地)、四川省成都危險廢物處置中心等點位。科技賦能下的成都低碳環保之「源」正從源頭、處置、回收等各環節為城市綠色發展豐富內涵。
這只是成都全力推進「無廢城市」建設試點的一個切面。自成功入選國家「十四五」時期「無廢城市」建設名單後,成都市因地制宜研究制定了《成都市「無廢城市」建設實施方案》,構建了工業、生活、農業、其他四大領域共47個指標,形成一套完整的特色指標體系,並著力建設制度、技術、市場、監管「四大體系」,全力打造資源循環與減污降碳的「成都答卷」。
其中,「無廢景點」是「無廢城市細胞」的重要單元。成都市生態環境局持續通過多種措施對其進行無廢化改造——實現景點內廢棄物的減量化、資源化和無害化處理,助力環境保護與公園城市建設;舉辦豐富多彩的「無廢」主題活動,讓市民更加積極地參與「無廢蓉城·美麗成都」建設。今年,成都市已累計舉辦「無廢蓉城·美麗成都」校園行、鄉村行、小區行、景點行、工廠行、機關行6場系列宣傳活動,助力營造共建共享的良好氛圍。
景點、工廠、小區、學校……「無廢城市細胞」是「無廢城市」建設的抓手,今年以來,在全面完成頂層設計的基礎之上,成都積極引導建設無廢工廠、無廢園區、無廢機關、無廢小區等22類「無廢城市細胞」,將綠色發展方式和生活方式融入社會的細小單元,並通過營造「無廢城市」建設濃厚氛圍、加速形成無廢特色工作等多措並舉,加快有序推進「無廢城市」試點建設。
隨著「無廢細胞」日益增多,綠色出行、節能生產、垃圾回收等低碳行為在成都進一步引領著城市文明新風尚。截至目前,我市已建成318個「無廢城市細胞」,其中西門子工業自動化產品(成都)有限公司的數字化賦能廢棄物全生命周期管理無廢生產模式和全友家私有限公司的家具行業多線路資源利用無廢模式入選了工信部、生態環境部聯合公示的「無廢企業」典型案例。
眼下,成都市正紮實推進「十百千萬無廢細胞」工程、深化「無廢城市」建設工作,推動生活垃圾分類、再生資源回收利用,倡導節能減排,形成簡約適度、綠色低碳的生活方式。瞄準《成都市「無廢城市」建設實施方案》中明確的「到2035年固體廢物管理達到中等發達國家水平」,成都市正進一步「碳」尋更綠色的未來。林依/文
聲明:此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若有來源錯誤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權益,您可通過郵箱與我們取得聯繫,我們將及時進行處理。郵箱地址:[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