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要推行火葬摒棄土葬?屍體下葬後的一個月,到底發生什麼?

2024年12月09日18:43:04 國際 1471

為何要推行火葬摒棄土葬?屍體下葬後的一個月,到底發生什麼? - 天天要聞

本文內容均是根據權威資料,結合個人觀點撰寫的原創內容,文中已標註文獻來源及截圖

文 | 實用電腦手機技巧

編輯 | 陸陸叄

【前言】

中國作為一個擁有悠久歷史和燦爛文化的國度,在漫長的歲月中形成了獨特的喪葬文化。

自古以來「入土為安」的觀念根深蒂固,人們相信只有將逝者安葬於土地之中,才能使其靈魂得到安息,後世子孫才能得到庇佑。

土葬,作為在中華大地傳承數千年的傳統喪葬方式,近乎成為一種文化符號,深深地鐫刻於人們的思想觀念里,然而隨著社會的發展和進步,傳統的土葬方式逐漸暴露出其弊端,與現代社會的需求格格不入。

為何要推行火葬摒棄土葬?屍體下葬後的一個月,到底發生什麼? - 天天要聞

來源網路

新中國成立以來,中國從政治、經濟、思想、文化等各個領域都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殯葬改革也隨之提上日程。

國家正積極倡導新的殯葬理念,鼓勵人們選擇更加環保、節約資源的喪葬方式,推動殯葬事業朝著現代化、科學化的方向發展。

2023年8月,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政部發布了關於深化殯葬改革、推動殯葬事業高質量發展的文章,表明了政府整頓傳統喪葬方式、推行新型殯葬形式的決心和展望,這預示著中國的殯葬文化正經歷著一場深刻的變革,從傳統走向現代。

為何要推行火葬摒棄土葬?屍體下葬後的一個月,到底發生什麼? - 天天要聞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政部——2017-03-24——淺析樹葬對社會發展的作用

【傳統土葬的弊端】

首先土葬帶來的鋪張浪費令人咋舌,傳統的土葬儀式繁瑣複雜,從死者臨終前的準備、入殮、出殯到下葬,每一個環節都充滿了儀式感,同時也意味著高昂的費用支出。

壽衣、棺木、墓地、宴席等等,每一項開銷都構成了一筆不小的負擔,尤其是一些名貴木材製成的棺木,價格更是令人望而卻步,甚至催生了「棺材本」的說法,讓人們不得不為身後事提前準備一筆巨款。

為何要推行火葬摒棄土葬?屍體下葬後的一個月,到底發生什麼? - 天天要聞

來源網路

其次土葬對土地資源的佔用日益嚴重,中國是一個人口大國,土地資源相對有限,傳統的土葬方式需要為每一位逝者建造墳墓,佔用了大量的土地資源,這對於人多地少的中國來說無疑是雪上加霜。

在農村地區墳墓散布在田間地頭,擠佔了寶貴的耕地,影響了農業生產;在城市周邊,墳墓也逐漸蠶食著城市發展的空間,影響了城市規劃和建設,一座座墳墓不僅割裂了土地的完整性,也阻礙了城市化的進程。

為何要推行火葬摒棄土葬?屍體下葬後的一個月,到底發生什麼? - 天天要聞

來源網路

此外土葬還容易滋生封建迷信活動,在一些地區人們迷信風水,認為選擇一塊「風水寶地」下葬能夠保佑後代子孫,因此不惜重金聘請「風水先生」尋找墓地。

然而這些所謂的「風水先生」往往缺乏專業知識,甚至利用人們的迷信心理進行詐騙,不僅沒有找到真正的「寶地」,反而讓家屬蒙受經濟損失,這種封建迷信思想不僅浪費了金錢,也擾亂了社會秩序。

除了以上幾點,土葬過程本身也存在人力物力的浪費,挖掘墓穴需要耗費大量的人力,而製作棺木則需要砍伐樹木,消耗森林資源,在資源日益緊張的今天,這種浪費無疑是不可持續的。

為何要推行火葬摒棄土葬?屍體下葬後的一個月,到底發生什麼? - 天天要聞

來源網路

【土葬後會發生什麼】

根據科學研究,人在死後的幾分鐘內身體溫度就會逐漸下降,一個小時大約可以下降0.5℃,但這個溫度不會持續下降,一般與周圍的環境相同後便會停止運動。

在此過程中,人體內細胞會因缺氧而死亡破裂,這意味著人真正走向死亡,之後的1至3小時內,局部關節會變得僵硬,此即所謂的屍僵。

為何要推行火葬摒棄土葬?屍體下葬後的一個月,到底發生什麼? - 天天要聞

來源網路

在長達36小時的進程中,死者皮膚會漸呈紫色或暗紅色,屍體開始散發腐臭氣味,死亡約一天時,屍體將開始發綠,同時會出現大量腐敗氣味

由於屍體內部壓力過大,血液會被氣體擠壓而鑽出皮膚表層,進而形成大家所說的巨人觀現象。

為何要推行火葬摒棄土葬?屍體下葬後的一個月,到底發生什麼? - 天天要聞

來源網路

若土葬之人真正被埋於地下達一個月乃至數月,屆時其身體已逐漸腐爛,一月之後體內細菌會分解機體從而產生屍臭。

歷經數月之後,體內各種組織皆已腐化為泥,頭髮與指甲會脫落,僅余骨骼,此即所謂的白骨化白骨化之後人便漸漸回歸自然。

為何要推行火葬摒棄土葬?屍體下葬後的一個月,到底發生什麼? - 天天要聞

來源網路

就身體腐爛這方面來說,火葬其實是更值得提倡的一種辦法,雖說這和傳統觀念不太一樣,可它既能節省土地,又能防止白骨化。

有的家庭甚至還會把一部分骨灰放在家裡用來寄託思念,正因如此,願意選擇火葬的家庭也變得越來越多了。

為何要推行火葬摒棄土葬?屍體下葬後的一個月,到底發生什麼? - 天天要聞

澎湃新聞——2022-01-05——人死後,身體會發生什麼變化?

【火葬的優勢與不足】

與土葬相比,火葬無疑是一種更加進步的喪葬方式,它不僅節省了土地資源和費用,也簡化了喪葬流程。

火葬只需要將遺體進行火化,然後將骨灰存放在骨灰盒中,或者安葬在專門的墓地或骨灰堂,整個過程簡單快捷,省時省力。這不僅減輕了家庭的經濟負擔,也避免了土葬帶來的環境污染和土地佔用問題。

為何要推行火葬摒棄土葬?屍體下葬後的一個月,到底發生什麼? - 天天要聞

火葬

然而火葬也並非完美無缺,首先火化過程會產生一定的污染氣體,雖然相比土葬來說污染程度較輕,但仍然需要引起重視。

其次隨著近年來經濟的發展和城市化進程的加快,火葬費用和墓地價格也出現了上漲趨勢,這給一些家庭帶來了新的經濟壓力。

此外由於傳統觀念的影響,一些人仍然難以接受火葬這種方式,認為火化是對逝者的大不敬,難以接受「挫骨揚灰」的觀念。

為何要推行火葬摒棄土葬?屍體下葬後的一個月,到底發生什麼? - 天天要聞

來源網路

【新型殯葬方式的探索】

除了土葬和火葬這兩種傳統的喪葬方式之外,近年來一些更加環保、節約資源的新型殯葬方式也逐漸興起,為人們提供了更多選擇,冰葬、樹葬、遺體堆肥等新型殯葬方式,以其獨特的理念和方式,逐漸被人們所接受。

冰葬就是一種利用液氮冷凍遺體,然後將其震碎成粉末的方式。這種方式不僅環保,而且佔用的空間極小,然而由於技術成本較高,冰葬的價格相對昂貴,目前還不容易被大眾廣泛接受。

為何要推行火葬摒棄土葬?屍體下葬後的一個月,到底發生什麼? - 天天要聞

冰葬

樹葬則是將逝者的骨灰埋藏在樹木的根部,讓樹木吸收骨灰中的養分,實現人與自然的和諧統一,樹葬不僅節約土地資源,還能綠化環境,是一種非常環保的殯葬方式,它既滿足了人們「入土為安」的傳統觀念,又符合現代社會可持續發展的理念。

然而樹葬也存在一些不足之處,例如樹葬通常無法立碑,而且需要由國家無償提供土地,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其推廣和應用,目前樹葬主要在城市周邊的森林公園或荒地進行,與城市綠化相結合,既經濟實惠,又具有生態效益。

為何要推行火葬摒棄土葬?屍體下葬後的一個月,到底發生什麼? - 天天要聞

樹葬

遺體堆肥是一種將遺體轉化為肥料的新型殯葬方式,這種方式將逝者的遺體與木屑、稻草等有機物混合,通過微生物的作用將其分解成肥料,最終回歸自然,這種方式不僅環保,而且具有不一樣的意義,象徵著生命的循環和延續。

為何要推行火葬摒棄土葬?屍體下葬後的一個月,到底發生什麼? - 天天要聞

遺體堆肥

【殯葬改革的意義和展望】

殯葬改革不僅僅是喪葬方式的改變,更是社會觀念的進步,它體現了人們對環境保護、資源節約的重視,也反映了人們對生命意義的重新思考。

選擇何種殯葬方式是每個公民的自由,但我們應該以尊重逝者、保護環境為前提,選擇更加環保、可持續的喪葬方式。

為何要推行火葬摒棄土葬?屍體下葬後的一個月,到底發生什麼? - 天天要聞

來源網路

殯葬改革的最終目標,是建立一個更加科學、文明、和諧的殯葬體系,這需要政府、社會和個人的共同努力。

政府應該加大宣傳力度,引導人們轉變觀念,接受新的殯葬方式;社會應該積極探索和推廣新型殯葬方式,提供更多選擇;個人應該理性看待死亡,選擇符合自身需求和社會發展方向的殯葬方式。

為何要推行火葬摒棄土葬?屍體下葬後的一個月,到底發生什麼? - 天天要聞

來源網路

未來殯葬改革將朝著更加多元化、人性化、生態化的方向發展,隨著科技的進步和社會的發展,相信會有更多新型殯葬方式出現,為人們提供更多選擇,我們應該以開放的心態,積極擁抱新的殯葬文化,為建設美麗中國貢獻一份力量。

為何要推行火葬摒棄土葬?屍體下葬後的一個月,到底發生什麼? - 天天要聞

來源網路

【結語】

死亡是每個人都無法迴避的終極命運,殯葬是人們對逝者的最後告別,也是對生命的尊重和緬懷。

無論選擇何種殯葬方式,最重要的是表達對逝者的懷念和敬意,讓生者得到慰藉,讓逝者安息。

為何要推行火葬摒棄土葬?屍體下葬後的一個月,到底發生什麼? - 天天要聞

來源網路

人死如燈滅,生命雖然有限,但愛與記憶卻可以永恆,與其糾結於形式,不如珍惜當下,好好生活,讓生命綻放出最絢麗的光彩。

走出悲痛,擁抱新的生活,才是對逝者最好的告慰。殯葬改革的意義,不僅在於改變喪葬方式,更在於引導人們樹立正確的生死觀,積極面對人生,讓生命的終點,亦是新的開始。

國際分類資訊推薦

省政協委員楊傑:建議設立兒童青少年心理健康信息管理平台 - 天天要聞

省政協委員楊傑:建議設立兒童青少年心理健康信息管理平台

在本次省「兩會」上,廣東省政協委員、南方醫科大學南方醫院新生兒科主任楊傑在提案中建議,建立兒童青少年心理健康信息管理平台,以提高兒童青少年心理健康問題的發現率和干預率,促進兒童青少年心理健康服務的協同與整合。問題:青少年心理健康服務缺乏協同聯動作為兒科醫生,楊傑一直在關注兒童青少年心理健康問題。當前...
俄羅斯在烏克蘭「今天這個樣子」是什麼樣子? - 天天要聞

俄羅斯在烏克蘭「今天這個樣子」是什麼樣子?

1月17日,一條題為「耿爽當面戳穿美國三點謊言」視頻新聞火了。 據央視新聞,中國常駐聯合國副代表耿爽16日在安理會審議烏克蘭問題時表示,對美國代表在烏克蘭問題上對中方進行的污衊抹黑,進行了....
國家會議強調:2025年將徹底整治內卷!西方的風終於吹到中國了? - 天天要聞

國家會議強調:2025年將徹底整治內卷!西方的風終於吹到中國了?

聲明:本文內容均引用權威資料結合個人觀點進行撰寫,文末已標註文獻來源,請知悉。從每天早高峰的地鐵,到996的辦公室,再到電商平台上價格戰殺紅了眼的商家,內卷就像空氣一樣,包圍著我們,讓人喘不過氣。2024年各行各業都在喊「卷」「內卷」大戰,不僅讓企業苦不堪言,也讓消費者叫苦不迭。好消息是這場曠日持久的「內...
日本公布,對付中俄高超彈新方案 - 天天要聞

日本公布,對付中俄高超彈新方案

要問中俄手中什麼武器最具威懾力,高超音速導彈當仁不讓,尤其是解放軍的「東風」導彈,讓美日「島鏈計劃」形同虛設,對此,日本很是不甘心,於是又推出了新的打擊方案。 1、日本要將對抗,延伸到外太....
自治區十四屆人大三次會議勝利閉幕 - 天天要聞

自治區十四屆人大三次會議勝利閉幕

原標題:自治區十四屆人大三次會議勝利閉幕陳剛主持並講話批准政府工作報告、自治區人大常委會工作報告等1月17日上午,廣西壯族自治區第十四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三次會議圓滿完成各項議程,在廣西人民會堂勝利閉幕。大會應到代表677人,出席閉幕會代表639人,符合法定人數。1月17日上午,廣西壯族自治區第十四屆人民代表大會第...
俄羅斯全國斷網40分鐘,普京在為什麼做準備? - 天天要聞

俄羅斯全國斷網40分鐘,普京在為什麼做準備?

俄羅斯全國斷網40分鐘,克里姆林宮正在為最壞的情況做準備? 俄羅斯近日發生全國性網路連接中斷,包括首都莫斯科、第二大城市聖彼得堡在內,境內大部分地區同時斷網約40分鐘,幾大主要電信運營商的....
記者手記|美國鬧「蛋荒」 - 天天要聞

記者手記|美國鬧「蛋荒」

新華社華盛頓1月17日電(記者熊茂伶)缺貨、限購、高價……美國當下的「蛋荒」,讓不少美國家庭「心慌」。 記者近日持續觀察了位於美國弗吉尼亞州阿靈頓一家超市的雞蛋貨架。12日,貨架上出現不少空缺,只剩下為數不多的幾盒雞蛋;14日,貨架徹底清空。據了解,這種情況在美國很多地方出現,一些地區超市裡買不到雞蛋,能買...
又一個韓國憲政史上首次 韓公調處向法院申請拘留尹錫悅 - 天天要聞

又一個韓國憲政史上首次 韓公調處向法院申請拘留尹錫悅

總台記者獲悉,當地時間17日,韓國高級公職人員犯罪調查處(簡稱公調處)已向韓國法院申請對總統尹錫悅的拘留令。韓國被停職總統尹錫悅1月15日上午於漢南洞總統官邸被捕,隨後接受公調處調查。當地時間16日,尹錫悅方面兩次拒絕出席公調處調查訊問,而在此前一天的調查中他始終保持沉默。按照韓國法律,公調處在逮捕尹錫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