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少人都有一個錯誤的觀念:只要我退休了,領到養老金了,就幸福了。
這邏輯,從表面上看,是正常的。可是,當我們細細深究,就會發現,這裡邊存在一定的風險,並不是退休了就會幸福。
舉個例子,你是70後的男性,那你能保證按時按點退休嗎?你無法保證。有可能,還要活到老,干到老,繼續奉獻自己的人生。
同樣的道理。你還未退休,那你能保證未來的養老金,足夠你生活花銷嗎?你無法保證。有可能,那一點蚊子肉連讓人溫飽都困難。
所以說,所謂的「退休等於幸福」或者「領到養老金等於幸福」的觀念,就不要有了。更何況,沒到手的東西,終究是存在風險的,也是不屬於自己的。
決定晚年質量的,並不是養老金,而是這些底牌。
底牌一:半生積累的存款。
還未到手的錢,有可能不屬於自己。而已經到手的錢,才徹徹底底、真真正正、完完全全屬於我們自己。
比如說兜裡邊的存款,只要它沒有被賊偷走,那它就永遠屬於我們自己。自己想什麼時候用,就什麼時候用,基本不用看別人的臉色,也不用擔心什麼風險。
有人會說,跟養老金相比,難道說是自己的存款更重要嗎?答案是肯定的。自己的存款,比所謂的養老金,重要一百倍。
如果你是編製內的職工,那自然是養老金更重要。可如果你是編製外的打工人,那就不要有太多的期待了,好好存錢才是硬道理。
存錢,看似保守的行為,實際上更有利於老年人養老。舉個例子,你存款百萬,他0存款,等到了晚年,哪怕你沒有養老金,日子也比他過得滋潤。
養老靠的,永遠都不是什麼虛頭巴腦的東西,而是兜裡邊實打實的存款。早年賺來晚年用,閑時賺來急時花,這是千古不變的永恆定律。
底牌二:跟子女、老伴的關係。
雖然說,人與人之間的感情,有點靠不住,但跟子女、老伴的感情,還是要好好珍惜。這兩人,算是人到晚年的我們最後的依靠了。
子女,有可能會做出「久病床前無孝子」的事兒。不過,只要我們有一定的存款,不用麻煩到子女,那「久病床前無孝子」的概率就會大大降低。
老伴,有可能會向子女靠攏,而遠離我們。不過,我們跟老伴的利益是一致的,那就是為了養老。註定,我們跟老伴的關係不會差到哪裡去。
有一個很殘酷的現實:養老,並不是社會的責任,到頭來還是家庭的責任。家庭的年輕一代,終究要贍養家庭的年老一代。
其實很好理解。你是村民,家中有老人要養老。別人是村長,家中也有老人需要養老。哪怕是村長,也只能先顧及自己家的老人,哪有精力顧及你呢?
我一直認為,做人不要過分「妄想」。妄想別人不顧自己的家人,來顧及我們,這是現實中不可能發生的。白日夢,還是少做為妙。
底牌三:身體的健康程度。
經歷了這幾年,相信無數人都會感覺到:健康危機正在加劇,生病的概率越來越高,跟醫院打交道的次數越來越多。
健康,已經成為了現代人所面臨的大問題。缺乏健康,有這三個危害。
首先,一場大病,就有可能掏空整個家庭的家底,讓家庭一夜返貧。而貧窮的家庭,終究是不幸的。因為貧窮的本身,就是最大的原罪。
其次,老人卧病在床,需要孩子端屎端尿,影響了孩子的正常生活,那孩子就有可能撂挑子不幹。久病床前無孝子,久貧家中無賢妻,這是赤裸裸的人間真相。
第三,現階段的中老年人,都有可能需要活到老,干到老,倘若中途出了問題,既沒有錢,也沒有健康的身體去賺錢,那不就等於「走向絕路」了嗎?
貧窮和安穩之間,只隔著一張病床的距離。悲劇和幸福之間,也隔著一張病床的距離。好好保重身體,切勿讓悲劇,成為了不可逆的現實。
寫到最後
人到晚年,要靠這三點——老底、老伴(子女)、健康。
有一定的老底,就不用等待養老金過日子。試想,當你有了幾十萬,甚至百萬存款,那你還需要靠那一點蚊子肉嗎?
現階段,養老的危機愈發嚴重,需要養老的老人越來越多。養老的社會壓力,只能分散下來,由家庭來承擔。等於是,子女來養老。
上邊談到的這些,都不是重點。對於老人而言,只要有健康,沒啥太大的毛病,不僅自己過得舒心,就連孩子也沒啥壓力,
一場大病,就能毀了一個家庭。沒有病痛,就給家庭省了一筆大錢。所以說,健康為主,錢財、家人為輔,晚年就安穩了。
文/舒山有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