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中國與美國之間存在著諸多矛盾和分歧,但兩國關係並不像美俄關係那樣敵對僵硬,還是有緩和、恢復、並朝著良好方向發展的餘地和機會的。
「佩洛西竄台」事件發生後,包括美國國務卿布林肯、財長耶倫在內的多位高官訪華。從一定程度上來說,這些美高官訪華的目的之一就是為拜登訪華鋪路。
7月24日,在白宮舉行的例行記者會上,來自鳳凰衛視的記者提問,「自從中美恢復外交關係以來,拜登總統將成為為數不多的沒有在任內訪華的美國總統,你可以解釋背後的原因嗎?這不是錯失了一次機會嗎」?
白宮發言人皮埃爾回應,「在過去兩年,美國派出多位高官訪華。去年11月,中美領導人舉行雙邊會晤。美國想要的是與中國不衝突的競爭,未來將繼續讓高級官員前往中國進行這些對話」。
鳳凰衛視記者接著提問,「那現在還剩幾個月時間,拜登還有機會訪華嗎」?皮埃爾回應,「我沒有可以分享的外訪行程。我們對華戰略很謹慎,我們認為它奏效,我們將會以這樣的方式繼續推進」。
去年11月,中美領導人在舊金山舉行會晤,就事關中美關係的戰略性、全局性、方向性問題以及事關世界和平與發展的重大問題交換意見,在政治外交、人文交流、全球治理、軍事安全等領域達成了20多項共識。
按照事物的發展趨勢,中美領導人會晤過後,拜登應當會順勢訪華,推動中美關係重回正軌。但令人意外的是,事情並沒有朝著理想的方向發展,拜登政府依舊在涉及中國核心利益問題上說一套做一套,比如去年12月,美國國務院批准對台最新一項軍售,金額達3億美元,主要包括向台提供指揮、控制、通信、計算機生命周期支持及相關設備。除了台海問題,拜登政府繼續慫恿菲律賓在南海鬧事,並拿出所謂《美菲共同防禦條約》嚇唬中國。
此外,在俄烏衝突議題上,拜登政府變本加厲,給中國扣上了「援俄」的帽子。今年7月19日,拜登國安助理沙利文稱,將對中國實體「實施幾乎前所未有的制裁」,理由仍然是所謂「在俄烏衝突中支持俄羅斯」。在中美關係再次面臨一系列挑戰的背景下,很難去營造出拜登訪華的良好氛圍。
7月23日,在中國新時代深化改革的世界機遇全球對話會美國專場上,中國駐美大使謝鋒表示,中美關係正處於止跌企穩的關鍵階段,進展來之不易,挑戰不容低估。
拜登已經決定退選,在剩餘的任期里,如果拜登執意在相關議題上對中國發難,將會給繼任者留下一個爛攤子,對中美關係倒退負有歷史責任和領導責任。拜登與其痴迷於搞對抗,不如為了自己和民主黨的前景放低姿態,只要能主動放下執念,局面將豁然開朗。
(文/嚶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