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王秉章—開國中將,曾任二野17軍軍長,空軍參謀長。1914年考入馮玉祥的西北軍無線電學校,隨後加入紅軍參加了著名的寧都起義。抗戰爆發後被編入八路軍115師,參與了山東根據地的創建。1947年被任命為晉冀魯豫軍區第11縱隊司令員、17軍軍長,並率部參加了渡江戰役。建國後被任命為空軍司令,是我國航天事業里程碑的人物。2005年去世,享年91歲。
王秉章
張步峰—安陽市北郊鄉東大姓村人,原解放軍總後勤部衛生部部長。12歲到鐵廠當學徒,後因生活所迫,投奔馮玉祥部當兵。先後擔任74旅一團衛生隊看護、軍醫等。1932年調入紅軍後,進入後方兵站總醫院工作。1935年加入中國共產黨。先後擔任紅一軍團第四師衛生隊副隊長、第四師衛生隊隊長。抗戰爆發後擔任八路軍115師343旅686團衛生隊隊長、魯西軍區衛生部副部長、魯西軍區衛生部部長、晉冀魯豫軍區衛生部部長。建國後擔任西南軍區衛生部副部長、志願軍後勤部副部長、解放軍第四軍醫大學校長、解放軍總後勤部衛生部部長等職。1999年在北京逝世,享年86歲。
3、扈先梅—安陽市郊龍泉鄉南彰武村人,國民革命軍抗日愛國將領。早年考入東北講武堂,因戰功卓著晉陞為連長、營長、團長等職。九一八事變爆發後,隨部駐紮河北。並升任為陸軍第51軍第102師第306旅少將旅長,率部先後轉戰華北。在多次戰鬥中,他身先士卒,親臨前線指揮作戰。1938年4月,在51軍軍長于學忠將軍的率領下,奉命參加了台兒庄會戰。同日軍精銳的板垣師團和礬谷師團展開了激烈的戰鬥,在戰鬥中不幸身中數彈,壯烈殉國,年僅42歲。
扈先梅
4、孟德斯—滑縣人,曾擔任解放軍第50軍軍長、華北軍區副司令員。抗美援朝期間擔任志願軍第50兵團司令員。參加了平壤、清津等戰役,多次執行穿插任務,表現出色。
5、劉孟合—滑縣人,今年71歲,曾擔任河南省軍區司令員,人稱「平民司令」。1969年參加共產黨,先後在陸軍29師85團、49師145團服役。先後擔任排長、參謀、連長、營長、168團參謀長、19軍司令部作訓處處長、19軍166團團長、鶴壁軍分區後勤部部長、開封預備役步兵第136師副師長兼開封軍分區副司令員、三門峽軍分區司令員、河南省軍區副司令員、參謀長、司令員。2005年晉陞為少將軍銜。
劉孟合
6、聶真—原名聶元真,滑縣留固鎮西尖庄人,全國政協原常委。畢業於北平中法大學,1930年加入中國共產黨。抗戰爆發後擔任濟南特委組織部長,長期活躍在晉豫地區,參與創建了晉冀邊抗日根據地。1941年擔任太岳南進支隊政委、386旅政委、野戰部隊第四縱隊軍區司令員。建國後擔任中國人民大學黨委第一書記、副校長,參與創建了中央社會主義學院。2005年去世,享年97歲。
7、賈萬清—滑縣老廟鄉石光村人,今年81歲。1960年參兵入伍。從部隊戰士干起,從軍45載,足跡從祖國西北隔壁大沙漠乃至東北瀚海草原和西南山區,為國防科技實驗和我軍武器裝備發展作出了貢獻。先後擔任裝備部第20試驗訓練基地政治部副主任、第33實驗訓練基地政治委員、第31實驗訓練基地政治委員。第29試驗訓練基地政治委員。1996年晉陞為少將軍銜。2004年退休。
賈萬清
8、劉國雲—滑縣慈周寨鎮慈一村人。原中部戰區空軍副司令員,少將軍銜,現任瀋陽軍區大連空軍基地司令員。曾在2019年國慶閱兵空中梯隊指揮部擔任副指揮員,組織了整個空中梯隊的受閱活動。
9、馬富才—今年89歲,海軍廣州基地副司令員。1951年參軍,先後擔任海軍部隊信號兵、海軍水手長、某潛艇副艇長、海軍某潛艇第二艇長、潛艇支隊副參謀長、副大隊長。1984年從解放軍海軍學院高級班二期畢業,後擔任海軍南海艦隊參謀長助理、海軍廣州基地副司令員、南沙永暑礁施工總指揮、海軍榆林基地司令員等職。1988年授予海軍少將軍銜。1995年退役。
10、劉英—內黃縣東庄鎮喬庄村人,早年考入開封市第一師大,1937年他和三位同學放棄了留校教學的美差,毅然投奔延安的抗日軍政大學。畢業後曾擔任呂梁軍區政治部宣傳部部長、西北野戰軍第二縱隊政宣部部長、六旅政治部副主任。1948年在永豐戰役中被流彈擊中頭部,不幸光榮犧牲,時年32歲。遺骨現葬於河南蒲城縣永豐革命烈士陵園。
劉英烈士長眠於蒲城縣永豐革命烈士陵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