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不是李績、李道宗,唐太宗御駕親征高句麗還能贏嗎?

2024年12月09日06:42:04 歷史 1458

話說公元645年,唐太宗李世民御駕親征高句麗,這可不是一時興起,是有原因的。

高句麗那邊出了個狠角色蓋蘇文,不僅殺了國王自己掌權,還老是挑釁大唐,切斷大唐和百濟的交通線,簡直是太歲頭上動土。二話不說,就帶著大軍浩浩蕩蕩地殺過去了。

如果不是李績、李道宗,唐太宗御駕親征高句麗還能贏嗎? - 天天要聞

打仗這回事,情報工作可是重中之重。

李道宗主動請纓,帶了一百多騎兵深入敵後偵察地形。你想啊,人生地不熟的,萬一遇到埋伏,那可不是鬧著玩的。

如果不是李績、李道宗,唐太宗御駕親征高句麗還能贏嗎? - 天天要聞

李道宗藝高膽大,與李世民約定二十日完成任務,孰料僅十日便歸,其效率之高,著實驚人。李世民龍顏大悅,賞賜他諸多金銀財寶,此乃對其能力的認可。

有了情報,大軍就能有的放矢了。李道宗與名將李績聯袂出擊,旋即攻克蓋牟城。接下來,他們打算攻打遼東城,未曾想在此處遭遇了高句麗的四萬援軍。

如果不是李績、李道宗,唐太宗御駕親征高句麗還能贏嗎? - 天天要聞

唐軍這邊只有四千人,這兵力差距,想想都讓人頭皮發麻。有人建議先固守待援,但李道宗不這麼想。他思忖,敵軍長途跋涉,定是疲憊不堪。此刻發動突襲,使其措手不及,勝算想必更大。

不過,戰鬥初期並不順利,唐軍前鋒吃了點虧,士氣有些低落。這可不是什麼好兆頭,本來就人少,要是軍心再散了,那可就真懸了。

如果不是李績、李道宗,唐太宗御駕親征高句麗還能贏嗎? - 天天要聞

關鍵時刻,李他冷靜觀察敵陣,發覺高句麗軍隊雖人數眾多,然陣型散亂,軍心惶惶。

李道宗立馬組織了一支敢死隊,親自帶隊衝鋒陷陣。李績亦率部予以策應,兩位主將奮勇當先,身先士卒,這極大地振奮了唐軍的士氣。

如果不是李績、李道宗,唐太宗御駕親征高句麗還能贏嗎? - 天天要聞

唐軍將士們仿若被注入無盡的力量,個個熱血沸騰,呼喊著沖向敵陣,那氣勢猶如洶湧的潮水,勢不可擋。《舊唐書》載此戰鬥「大破之」,斬首千餘級,《資治通鑒》亦有斬首千餘級的記錄

這場勝利不僅提振了唐軍士氣,也為接下來的戰鬥奠定了基礎。沒過多久,李世民的大部隊就趕到了。遼東城很快被攻破,唐軍斬首一萬多人,俘虜了超過五萬人,其中包括一萬多士兵和四萬多平民。李道宗在這場戰爭中立下了赫赫戰功。

如果不是李績、李道宗,唐太宗御駕親征高句麗還能贏嗎? - 天天要聞

這場以少勝多的戰役,充分體現了李道宗的軍事才能和膽識。他能夠準確判斷形勢,抓住戰機,並敢於身先士卒,這都是他取得勝利的關鍵因素。

唐太宗李世民,那可是雄心勃勃,想把高句麗這塊硬骨頭給啃下來。

如果不是李績、李道宗,唐太宗御駕親征高句麗還能贏嗎? - 天天要聞

大軍浩浩蕩蕩兵臨安市城下,本以為勝券在握、垂手可得,豈料卻遭遇頑強抵抗,宛如碰上鐵板一塊,前進不得。安市城這城,修得跟鐵桶似的,硬是攻不下來。

負責主攻的李道宗,急得像熱鍋上的螞蟻。思來想去後,決意堆砌一座土山。欲站於高處,以望遠景,且可居高臨下展開攻擊。

如果不是李績、李道宗,唐太宗御駕親征高句麗還能贏嗎? - 天天要聞

這主意聽著不錯,可真幹起來,那可是個大工程。士兵們沒日沒夜地挖土運土,累得夠嗆。

除了堆土山,唐軍也沒閑著,各種攻城武器齊上陣,衝車撞城牆,拋石機砸城頭,那動靜,估計方圓十里都能聽到。

如果不是李績、李道宗,唐太宗御駕親征高句麗還能贏嗎? - 天天要聞

城牆已被砸得千瘡百孔,然高句麗守軍極為硬氣。這邊剛現破洞,那邊即刻補上,修補速度之快,堪稱神速。

此攻城之戰已持續六十餘日。唐軍所築之土山愈堆愈高,眼瞅著即將完工,勝利仿若近在咫尺。可偏偏在這個節骨眼上,土山塌了!沒錯,就是塌了!還把城牆給砸塌了一塊。

如果不是李績、李道宗,唐太宗御駕親征高句麗還能贏嗎? - 天天要聞

這真是偷雞不成蝕把米,給了高句麗軍隊反擊的機會。人家一看這情況,立馬就殺了出來,佔領了土山。

這下李道宗傻眼了,之前有多得意,現在就有多尷尬。趕忙赤足奔至李世民跟前請罪,心中惶恐,惴惴不安,深恐掉了腦袋。

如果不是李績、李道宗,唐太宗御駕親征高句麗還能贏嗎? - 天天要聞

還好李世民念在他之前的功勞,再加上他之前偵查地形、衝鋒陷陣也挺賣力,最後還是饒了他。

強攻不行,那就只能智取了。李世民靈機一動,便思得誘敵之策。他讓李績和長孫無忌帶兵埋伏好,然後派小部隊去騷擾安市城,把高句麗軍隊引出來。

如果不是李績、李道宗,唐太宗御駕親征高句麗還能贏嗎? - 天天要聞

高句麗軍隊果中圈套,傾巢而出,旋即一頭栽入唐軍包圍圈,結果被打得落花流水,死傷兩萬餘人。附近幾百里都成了無人區,可見這一仗打得有多慘烈。

雖然打贏了這場仗,但安市城還是沒攻下來。李世民權衡利弊,決定撤軍。畢竟此仗已持續七個多月,糧草耗費甚巨,且高句麗的援軍日益增多,若繼續作戰,恐得不償失。

如果不是李績、李道宗,唐太宗御駕親征高句麗還能贏嗎? - 天天要聞

他讓李績和李道宗率領四萬精兵斷後,掩護主力安全撤退。

這場安市城之戰,雖然沒達到預期目標,但也並非一無所獲

唐軍斬獲頗豐,且彰顯出強大的戰鬥力。李績之子緣此被封郡公,然李道宗因土山之事未獲任何賞賜。

如果不是李績、李道宗,唐太宗御駕親征高句麗還能贏嗎? - 天天要聞

從長遠來看,沒拿下安市城或許是件好事。如果安市城被攻破,高句麗必然會拚死抵抗,唐軍深入敵境,後勤補給線拉長,戰局會更加複雜。

此役亦盡顯唐軍將領之勇猛,李道宗與李績奮勇當先,陷陣衝鋒,宛如「敢死隊隊長」。

如果不是李績、李道宗,唐太宗御駕親征高句麗還能贏嗎? - 天天要聞

大唐那會,有兩個將軍的故事特讓人感慨,一個叫李道宗,一個叫李。倆人都牛,為大唐打下不少江山,可結局卻差老遠了,一個落寞離世,一個壽終正寢,真是命運弄人啊。

李道宗此人背景頗為深厚,其為唐高祖李淵的堂侄,實乃不折不扣的皇親國戚。十九歲那年,李績前來歸附李世民,而自己亦追隨李世民征戰沙場。

如果不是李績、李道宗,唐太宗御駕親征高句麗還能贏嗎? - 天天要聞

要說這緣分也挺奇妙的,兩人都在619年嶄露頭角,一個初出茅廬就顯露出將帥之才,一個歸順明主開啟了輝煌的軍旅生涯。

史書記載,其追擊敵軍達二百餘里,且率一萬多騎兵與敵鏖戰,最終竟大獲全勝。這絕非虛言。他驍勇善戰,還曾護送文成公主入藏。

如果不是李績、李道宗,唐太宗御駕親征高句麗還能贏嗎? - 天天要聞

長安直至青海,一路保駕護航,直至目睹松贊干布派人前來迎親,他才返程。甚至有人說,文成公主是他女兒,這就更讓人對這段歷史好奇了。

按理說,這麼牛的人物,後半輩子應該挺滋潤的吧?然世事常難如人願。房玄齡之子房遺愛高陽公主,竟妄圖謀反,此案件牽涉者眾多。

如果不是李績、李道宗,唐太宗御駕親征高句麗還能贏嗎? - 天天要聞

長孫無忌借著這個機會,把跟他不和的李道宗也給整了進去。吳王李恪荊王李元景、名將薛萬徹皆含冤被殺,李道宗亦受株連,被流放至彼時的廣西象州,那在當時實乃荒僻之地。

李道宗本就征戰致一身傷病,最終客死他鄉,年僅54歲。

反觀李績,其本姓徐,因戰功赫赫,皇帝直接賜姓李。他近乎參與了唐朝建立後的全部戰爭,為大唐開疆拓土,實乃李世民極為倚重的將領之一

如果不是李績、李道宗,唐太宗御駕親征高句麗還能贏嗎? - 天天要聞

更令人欽佩的是,他年逾古稀,已達75歲高齡,卻依舊披甲執兵,奔赴戰場征伐高句麗。李績享年七十六歲溘然長逝。

唐高宗李治停朝七日以悼念,更依衛青霍去病墓葬規格將其安葬。

如果不是李績、李道宗,唐太宗御駕親征高句麗還能贏嗎? - 天天要聞

如此待遇,足見皇帝對其重視之深。李績名列凌煙閣二十四功臣,且為後世七十二名將之一。他臻於出將入相之境,一生榮華盡享。

如果不是李績、李道宗,唐太宗御駕親征高句麗還能贏嗎? - 天天要聞

同樣是功臣,李道宗和李的命運咋就差這麼多呢?李道宗的悲劇令人喟嘆,從中亦可見政治鬥爭的黑暗。而李績的成功,則彰顯出其實力與運氣。

兩人的故事也給我們留下了一個思考:如何在亂世中保全自身,實現自己的價值?

如果不是李績、李道宗,唐太宗御駕親征高句麗還能贏嗎? - 天天要聞

信源:《李世民(唐 太原)》山西省人民政府官網 2021-01-18

如果不是李績、李道宗,唐太宗御駕親征高句麗還能贏嗎? - 天天要聞

歷史分類資訊推薦

程凱率隊拜訪民進中央 - 天天要聞

程凱率隊拜訪民進中央

圖為全國政協副主席、民進中央常務副主席朱永新會見程凱一行1月17日,中國殘聯主席程凱率隊拜訪民進中央。全國政協副主席、民進中央常務副主席朱永新會見程凱一行。雙方就進一步深化合作、推動殘疾人事業高質量發展進行了座談交流。民進中央副秘書長黎曉英參加會見。程凱介紹了黨的十八大以來殘疾人事業發展的新進展,感謝...
山西2024年煤層氣產量創歷史新高 - 天天要聞

山西2024年煤層氣產量創歷史新高

記者1月21日從山西省統計局獲悉,2024年山西省煤層氣總產量134.3億立方米,創歷史新高,約佔全國同期煤層氣產量的80.6%。煤層氣俗稱「瓦斯」,是產自煤層中、以甲烷為主要成分的非常規天然氣,其資源的開採對於減少煤礦瓦斯事故、擴大天然氣供給、降低環境污染都具有重要意義。山西煤層氣資源富集,全省埋深2000米以淺的煤...
如果被政治左右,將會是創新葯的悲哀 - 天天要聞

如果被政治左右,將會是創新葯的悲哀

文 | 氨基觀察特朗普二次登基,關於創新葯國界的問題,註定會被探討更多。在日前的JPM大會上,這一問題,就被廣泛提及,而答案也是喜憂參半。有人說,擔心有人說,不用擔心。隨著特朗普上台後的動作,這一討論可能仍會繼續成為熱點。但不管怎麼說,從醫藥產業的本身特點來說,醫藥不應該有國界。如果被政治因素左右,讓全球...
高級軍士群體風采錄│唐興春:炊事班長的軍令狀 - 天天要聞

高級軍士群體風采錄│唐興春:炊事班長的軍令狀

你可能想不到,某旅一級軍士長唐興春的兵之初是在炊事班餵豬。「從小就在家打豬草,餵豬這活我能行。」當兵第一年,營里交給他13頭豬崽,他認真琢磨科學餵養之道。年底,13頭豬養得肥肥壯壯。靠著勤奮與好學,他在炊事班幹得很出色,鍋碗瓢盆樣樣玩得轉。他入了黨,當上了班長,一干就是5年。後來,他卻出人意料地提出了改...
孤城長春(168):轉機 - 天天要聞

孤城長春(168):轉機

又一個早晨來臨的時候,滿眼血絲的史說,很快便見到了龍國鈞,龍國鈞向他說明,彭克立等人見到了曾澤生、隴耀等人,他們為新7軍的起義爭取了時間,共軍和暫編第61師正在對壘,可並沒有立即發動攻擊,而是在陣前喊話,發動著政治攻勢。
英國人得了「美國艾滋」 - 天天要聞

英國人得了「美國艾滋」

hello大家好,我是酷溫將艾滋病患者的血液,輸給血友病患者。聽著匪夷所思,確是資本主義的基本操作。英國政府公布的一份2575頁的調查報告稱,從美國進口血液製品,已經導致3萬人感染艾滋病毒或丙肝病毒,其中已經3000人死亡,而且這一數字還在增加。英國首相蘇納克公開道歉,稱這是英國的「國家恥辱」,並承諾將賠償受害者...
一覺醒來,日本突然做出重承諾,這一次,中方徹底把話說透 - 天天要聞

一覺醒來,日本突然做出重承諾,這一次,中方徹底把話說透

在訪華前,日本外相岩屋毅接受了專訪。對日本國內存在「台灣有事,就是日本有事」的論調,日本外相岩屋毅直接表示,他不喜歡這種論調,日本在中日恢復邦交時就已在中日聯合聲明中明確了對台灣的立場,石破茂政權繼續堅持這一立場,與台灣保持非正式的實務關係。
黔西南:紅色精神跨越時空 創新發展譜寫奮進新篇 - 天天要聞

黔西南:紅色精神跨越時空 創新發展譜寫奮進新篇

1月20日,央視總台貴州總站刊發《偉大遠征︱黔西南:紅色精神跨越時空 創新發展譜寫奮進新篇》。報道如下:紅色基因薪火傳,盤江大地煥新彩。90年前,紅軍長征在黔西南布衣族苗族自治州留下了許多紅色故事。跨越時空的紅色精神,激勵著黔西南人民勇毅前行,奮力譜寫中國式現代化的黔西南篇章。1935年的4月16日至25日,中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