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科技社
編輯 | 科技社
«——【·越南的倒行逆施·】——»
上世紀七十年代,中越兩國關係急轉直下,越南政府的所作所為令中國人民愕然不已,背信棄義、倒行逆施的行徑在歷史上罕見。
越南不但肆意驅趕在越華僑,迫使眾多華人背井離鄉,流離失所,還在南方對華僑實施排華迫害,強制充公財產,逼迫華人遣返。
這些無理殘忍的舉動嚴重傷害了海外華人的利益,引發了強烈不滿。
越方的種種惡行猶如一隻伸向華僑的黑手,將中越傳統友誼撕得粉碎。
更令人髮指的是,越南竟悍然出兵推倒中越邊境的界碑,公然侵犯中國領土主權。
一向以睦鄰友好為榮的中國萬萬沒想到,曾經並肩作戰、同仇敵愾的越南會做出如此狼子野心的舉動。
為一己之私利,越南不惜撕毀條約,踐踏邦交,將貪婪的魔爪伸向中國的神聖國土,這是對主權的赤裸裸蠶食,對和平的公然挑釁!
面對如此悖逆人倫的行徑,中國人民義憤填膺。
多少仁人志士曾為越南獨立事業慷慨獻身,如今卻遭到這般恩將仇報,怎不叫人痛心疾首?
歷史將會銘記,是誰無視和平共處的基本準則,是誰背棄革命先烈的遺志,將炮口對準昔日的朋友。
面對越南的步步緊逼和無端挑釁,中國人民終於忍無可忍,決定奮起反擊,捍衛國家尊嚴,維護邊疆和平。
這是一場正義之戰,一場不得不打的自衛戰。
九路英豪浴血疆場,龍的傳人不畏強暴。
來自神州大地的勇士,集結在祖國的邊陲,誓與越軍一決雌雄,他們身經百戰堅強勇敢,用熱血和生命譜寫保家衛國的壯麗篇章。
這九路豪傑,用他們的英勇和熱血向世人昭告,中國不是任人欺凌的弱國!
侵略者終將為自己的罪行付出沉重代價!正義或許會遲到,但永遠不會缺席!
炮火連天硝煙四起,這場自衛反擊戰,讓中國將士們完成了多少懸在心頭的夙願,洗刷了多少民族的屈辱!
從不同戰場傳來的捷報,無不令全國上下振奮,然而,代價也如此慘重,有多少年輕的生命永遠長眠異國他鄉?
那麼這九位軍長分別都是誰,他們在戰場上又有著怎樣的表現呢?
軍長風采錄
陳家貴堪稱百戰老兵,右眼失明,身上大大小小的傷疤不計其數,無一不訴說著這位老兵的崢嶸歲月。
從抗日戰爭到解放戰爭,再到抗美援朝,陳家貴轉戰南北浴血疆場。
當反擊戰打響,他毅然請纓將指揮所放在前線,他以身作則,帶領戰士衝鋒陷陣,鼓舞士氣。
這位滿身傷痕的老兵,用熱血鑄就了一座不朽的豐碑。
閻守慶曾是令越軍聞風喪膽的軍事顧問,當年他與陳賡將軍一同遠赴越南,為越軍傳授作戰技藝。
師出有名威震遠方,時隔多年,閻守慶重踏故土,卻是以昔日學生為敵。
往事如煙物是人非,閻將軍一聲令下,13軍的將士們就沖向了前線,勢如破竹所向披靡。
這場仗他是勢在必得,誓要討回公道!
張景華堪稱剿匪英雄,兼具智勇,解放戰爭時期他在剿匪戰中勇猛精進,活捉匪首於瓮中,誅奸驅惡屢建奇功。
縱橫沙場幾十載,張將軍早已成為軍中楷模,此番奉命出征,他要率14軍一雪前恥,誓殲來犯之敵,他的軍旗所指,必是勝利的方向。
魏化傑人稱「粗獷將軍」,他性格耿直不拘小節,但骨子裡卻是鐵骨錚錚血性男兒。
這次反擊戰,他所部奮勇當先,誓死捍衛國土洗刷國恥,戰場上,魏將軍衝鋒陷陣,身先士卒;生活中,他卻有著柔情的一面。
戰士們親切地稱他「魏大哥」,他把部下視如手足情同父子,鐵血將軍的柔情,讓這位粗獷的將領愈發可敬可愛。
張序登,有「膠東兒郎」的美譽,當年八路軍游擊戰的艱苦歲月,錘鍊了張序登堅毅果敢的意志品質。
抗戰、解放戰爭,他轉戰多年,英勇善戰,他是名副其實的戰場智多星。
鞍海戰役中張序登運籌帷幄,以弱勝強克敵制勝,贏得了「膠東兒郎,智勇雙全」的美譽,此番奉命參戰,又一展雄風再立新功。
褚傳禹,以「抗美援朝戰爭第一功臣」而聞名遐邇,當年志願軍初次與聯合國軍遭遇,就在褚傳禹的部隊埋伏下,打了一個漂亮的伏擊戰一戰成名。
戰場疆場,褚將軍衝鋒陷陣,所向披靡。此番應召入越,更要一展雄風,再創輝煌。
韓懷智, 被譽為「叱吒風雲的邊疆鐵馬」,從抗美援朝到中印邊境自衛反擊戰,這位身經百戰的將軍馳騁疆場建功立業。
他率54軍殺入越南,勢如破竹,韓將軍,就是祖國邊疆的一道銅牆鐵壁,保家衛國的尖刀利劍。
朱月華,「三所里戰神」的威名,早已在朝鮮戰場上響徹雲霄。
這次反擊戰,他臨危受命率55軍出征再展雄風,戰場上朱將軍臨危不懼以寡敵眾。
他的部隊敢打硬仗,善打勝仗,戰無不勝,攻無不克,面對強敵,這位戰神絲毫不懼,誓要將越軍擊潰於腳下。
張福鈺是一位足智多謀的謀略奇士,精通兵法通曉敵情,戰場如棋局,張將軍是運籌帷幄的軍師。
此番他率20軍出征,制定了多個奇兵戰術屢建奇功。
他善於以奇制勝,每次出其不意總能給敵人致命一擊,張福鈺就是毛主席所說的「多算勝算在兵家」的典範。
九位軍長風姿各異,但有一個共同點,為國為民捨生忘死,他們都是平凡而偉大的英雄,都是共和國的脊樑。
隨著反擊戰的勝利落幕,九位英雄軍長也迎來了人生的新篇章。
他們脫下戎裝卸下重擔,以勝利者的姿態回到祖國和人民的懷抱。
戰後歲月
功成名就晉陞將軍,這是黨和人民對他們的褒獎,是對他們卓越貢獻的肯定。
陳家貴這位百戰老兵,因作戰勇猛指揮得力,被晉陞為大校軍銜。
閻守慶昔日軍事顧問,此番力挽狂瀾功不可沒,獲晉陞為上校。
張景華智勇雙全的剿匪英雄,晉陞為大校成為名副其實的高級將領。
粗獷豪邁的魏化傑、運籌帷幄的張福鈺,也雙雙晉陞為上校軍銜,成為軍中矚目的新星。
當年智勇雙全的「膠東兒郎」張序登,此番又立新功被晉陞為中將,成為名副其實的一代名將。
抗美援朝第一功臣褚傳禹,此番再展雄風,喜獲上校軍銜。
邊疆鐵騎韓懷智,叱吒風雲數十載也榮膺中將,成為邊防線上的中流砥柱。
「三所里戰神」朱月華,此番又以寡敵眾奮勇殺敵,被授予大校軍銜成為軍中楷模。
官拜將軍本是無上榮光,但這九位軍長似乎並不以此為傲,他們看來為國戍邊保家衛國,本就是軍人的天職。
無論官居高位還是默默無聞,他們始終堅守一個信念,國家利益高於一切。
晉陞之後,九位將軍並未久留軍中,而是選擇調任地方或者轉業。
他們深知國家在經歷戰火洗禮後,百廢待興急需建設。他們願意退居二線發揮餘熱,為國家建設添磚加瓦。
有的將軍回到故里,為家鄉的建設傾囊相助,陳家貴晚年定居昆明,為雲南的經濟社會發展嘔心瀝血。
有的將軍則轉戰商海,憑藉過硬的意志和超群的領導力,在商界叱吒風雲。
褚傳禹將軍轉業後創辦企業,為國家的經濟建設做出了卓越貢獻。
無論是地方建設,還是商海浮沉,這九位將軍始終保持軍人的本色,發揚革命精神,艱苦奮鬥,無私奉獻。
他們就像一面面高高飄揚的旗幟,激勵著後人前行,即便退役多年,他們依然關注著國家的發展和軍隊的建設,他們的心,始終與祖國同在。
皓首窮經不改其志,垂暮之年,九位將軍依舊精神抖擻、矍鑠不衰。
他們或執教於軍校,培育新一代軍事人才;或奔走於村村寨寨,為基層建設鼓與呼。
他們始終心繫人民,情牽百姓疾苦,在他們的心中,人民利益始終高於個人得失。
革命精神薪火相傳,「忠誠、乾淨、擔當」,是這九位將軍留給後人的精神財富。
如今,他們的故事仍在軍營里傳頌,他們的精神仍在激勵著一代代軍人前行。
參考資料:
【1】贛榆宣傳——國難毅從戎,百戰煉驍將——贛榆驕子朱月華
【2】百度百科——對越反擊戰
【3】人民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