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遺址發掘現場
9月13日,「考古中國」重大項目重要進展工作會發布了河南方城八里橋遺址的最新考古成果。據國家文物局披露,八里橋遺址位於河南省方城縣,是一處二里頭文化的大型環壕聚落遺址,年代為公元前1700—1600年前後,是豫南地區已發現規模最大、等級最高的二里頭文化聚落,該聚落大型夯土建築等重要遺迹的發現,為探索夏文化地方城邑聚落形態、社會結構提供了新線索,是夏文化考古工作的重要突破。
八里橋遺址的考古發現和研究,對於研究二里頭文化,新增了哪些考古資料?它的存在,對於二里頭文化的擴張,起到了哪些重要的作用?9月15日,封面新聞記者獨家專訪了八里橋遺址考古現場負責人、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館員王豪。
考古發掘人員在八里橋遺址發現了夯土建築基址、牆垣、環壕等遺迹,出土有玉器、綠松石嵌片和鑄銅相關的遺物。正是這些遺迹和遺物,揭示了八里橋遺址的重要地位。
受夏王朝管控的銅礦和綠松石
彰顯八里橋與二里頭王都關係緊密
從已有的發掘跡象來看,考古工作者能夠確定的是八里橋遺址有大型夯土建築區,大面積的夯土分布於八里橋遺址平面圖的c區,面積約4.8萬平方米。1號基址也被確實證明為夯土建築區。
△八里橋遺址平面圖
考古工作者還在圖中a區發掘出了與冶鑄銅器相關的遺物,檢測分期含有鉛、錫、銅的合金,勘探也發現這個區的灰黑土較多,與別的區域堆積不同,推測是手工業作坊區。
此外,考古工作者還發現有骨料的存在,推測遺址可能存在制骨作坊。較多的、大小不一、出土於不同灰坑中的綠松石嵌片,被排除了是一件器物的可能性,加之存在少量廢料,考古工作者推測遺址內還可能存在綠松石加工作坊。尋找這些作坊存在的考古證據,也是接下來八里橋遺址開展考古工作的方向之一。
△八里橋遺址出土綠松石
「一般認為,在二里頭時期,銅礦、綠松石這些資源是受管控的,只有二里頭王都才能進行銅器製造。八里橋遺址發現的這些冶鑄青銅跡象,首先體現了八里橋遺址較高的社會地位,也暗示了八里橋遺址與二里頭遺址具有緊密的聯繫。」王豪介紹。
綠松石龍形器、鑲嵌綠松石獸面紋銅牌飾、青銅爵、青銅斝、青銅盉……二里頭王都需要大量的銅礦資源和綠松石資源,用以彰顯禮制和強大的社會。而這兩種資源在湖北、陝南都有發現。如果需要這些資源運往二里頭王都,途徑方城埡口進入中原腹地是最便捷的通道,八里橋遺址恰恰位於這一特殊的地理位置上。
這樣特殊的地理位置,表明了八里橋遺址是二里頭遺址外圍的一道重要防禦屏障。考古工作者發現的與二里頭遺址相似的「多網格」布局、夯土基址、城垣底部的人祭遺存、道路,還顯示了八里橋遺址是夏王朝在豫南地區設立的一處重要的核心聚落。
夏代次級中心聚落研究
首次發現如此地位與規模的遺址
這種地位和規模的遺址,在以往夏代次級中心聚落研究過程中很少發現。
學術界一般認為,二里頭文化是夏代中晚期文化,文獻有「太康失國」「少康中興」的記載。二里頭文化一期時,夏文化的分布範圍還集中在洛陽盆地和嵩山南麓的潁汝河一線。二期時,二里頭文化有了較大的發展。在二里頭王都,一系列諸大型宮殿基址,道路系統、官營作坊區等重要遺迹出現。二里頭文化不再拘泥於一期的分布範圍,開始向外擴張。目前,在豫東、豫南包括豫北等區域發現的二里頭文化遺址大多是從二期開始的。這裡就包括了八里橋遺址。
但是,南陽盆地出現的一系列二里頭文化遺址,規模都不大。僅有位於方城埡口的八里橋遺址規模較大且內涵豐富,顯示出了與眾不同的地位。
雖與夏都關係緊密
但仍有其他文化因素存在
正是因為特殊的地理位置,也註定了八里橋遺址文化因素的多樣性。儘管顯示出與二里頭王都的緊密聯繫,但是八里橋遺址也體現了少量的其他文化因素。例如,八里橋遺址出土的肩部飾牛鼻耳的大口尊和幾乎沒有肩部的大口尊,分別與商洛東龍山和駐馬店楊庄同類器相似;遺址出土的夾砂陶陶質比較粗糙,又延續了豫南地區龍山以來砂質裸於器表的風格。
△八里橋遺址出土陶器
王豪介紹,目前八里橋遺址的聚落形態已經初現端倪。八里橋遺址在聚落布局、出土遺物等各個方面體現出的與二里頭王都的一致性,也為考古工作者探討兩個遺址之間的內在關係,如八里橋遺址是否受二里頭遺址直接控制等社會問題提供了材料。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歡迎向我們報料,一經採納有費用酬謝。報料微信關註:ihxdsb,報料qq:3386405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