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山萬壑,銅壁鐵牆,抗日的烽火燃燒在太行山上,氣焰千萬丈。」抗戰老歌《在太行山上》的歌詞,瞬間將我們的思緒拉回到了那段崢嶸歲月。1937年全面抗戰開始後,八路軍挺進山西,開闢了以太行山為依託的抗日根據地。此後八年,巍巍太行見證了一場又一場艱苦鏖戰,也見證了偉大的太行精神的誕生。
毛澤東曾評價一場戰役「真是令人興奮」,它就是在太行山上打響的百團大戰。本篇讓我們一起透過由何紅舟、傅紀中聯合創作的油畫作品《百團大戰——正太鐵路破擊戰》,重溫百團大戰第一階段戰役,在磅礴的藝術氣象中,感受八路軍排山倒海般的衝鋒氣勢!
《百團大戰——正太鐵路破擊戰》
何紅舟、傅紀中|油畫
2017年
260cm×350cm
中國人民革命軍事博物館藏
歷史背景
為堅決遏制投降和妥協暗流,打破日本侵略者的「囚籠政策」,1940年8月20日至1941年1月24日,在彭德懷的指揮下,八路軍總部在華北對日軍發動了一次大規模的進攻。因陸續參戰的部隊達到105個團,故稱「百團大戰」。
百團大戰分三個階段,第一階段便是正太鐵路破擊戰。正太鐵路橫穿太行山,東起河北石家莊,西止山西太原,是日軍在華北的重要戰略運輸線之一。1940年8月20日夜,八路軍第129師、第120師及晉察冀軍區大舉破擊正太鐵路。
彭德懷親臨前線指揮百團大戰
聶榮臻在回憶錄中曾這樣描述正太鐵路破擊戰的場景:「一顆顆攻擊的紅色信號彈騰空而起,劃破了夜空,各路突擊部隊簡直像猛虎下山,撲向敵人的車站和據點,雷鳴般的爆炸聲,一處接著一處,響徹正太路全線……」
百團大戰是全民族抗戰以來八路軍在華北發動的規模最大、持續時間最長的一次帶戰略性進攻的戰役,粉碎了日軍的「囚籠政策」,推遲了日軍的南進步伐,打出了中國共產黨和八路軍的聲威,進一步振奮了全國人民奪取抗戰勝利的信心。同時,八路軍也付出了巨大犧牲。
八路軍在破壞正太鐵路
作品賞析
作品《百團大戰——正太鐵路破擊戰》生動呈現了1940年8月八路軍如猛虎下山,破擊正太鐵路、打響百團大戰第一槍的恢弘場面。
作品場面浩大而不雜亂,人物眾多而各異。通過運用近大遠小的透視關係和虛實結合的技法,作者成功地勾勒出史詩般的戰事全貌,更刻畫出八路軍英勇果敢、所向披靡的戰鬥姿態。
作品《百團大戰——正太鐵路破擊戰》局部
作品《百團大戰——正太鐵路破擊戰》局部
近景中鐵軌的延伸、衝鋒戰士的前傾,遠景中滾滾濃煙的蔓延,巧妙為畫面增添了一種形式感和張力。
作品《百團大戰——正太鐵路破擊戰》局部
作品《百團大戰——正太鐵路破擊戰》局部
在氛圍營造上,灰黑的硝煙、亮黃的火光和赭褐色的土地,從色彩上強化了戰鬥的激烈和雄壯,給人以強烈的視覺衝擊力。
作品《百團大戰——正太鐵路破擊戰》局部
作者以純熟的油畫語言、巧妙的敘事手法,藝術性地再現了這一氣壯山河的偉大戰鬥,淋漓盡致地展示了八路軍的作戰能力和戰鬥氣勢,謳歌了八路軍勇往直前、無堅不摧的英雄形象。
作品《百團大戰——正太鐵路破擊戰》局部
作品《百團大戰——正太鐵路破擊戰》局部
紅色加油站
《八路軍軍歌》
詞:公木
曲:鄭律成
鐵流兩萬五千里
直向著一個堅定的方向
苦鬥十年
鍛煉成一支不可戰勝的力量
一旦強虜寇邊疆
慷慨悲歌上戰場
首戰平型關
威名天下揚
首戰平型關
威名天下揚
嘿
游擊戰
敵後方
剷除偽政權
游擊戰
敵後方
堅持反「掃蕩」
游擊戰
敵後方
剷除偽政權
游擊戰
敵後方
堅持反「掃蕩」
鋼刀插在敵胸膛
鋼刀插在敵胸膛
巍巍長白山
滔滔鴨綠江
誓復失地逐強梁
爭民族獨立
求人類解放
這神聖的重大責任
都擔在我們雙肩
這神聖的重大責任
都擔在我們雙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