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德十年正月初三,明宣宗朱瞻基在短期內病情惡化,撒手人寰,崩於乾清宮,享年三十六歲。死時僅僅留下一位年僅8歲的皇太子朱祁鎮,也就是後來的明英宗。
可是8歲的孩子心智都未發育成熟,何以做人主?
所以國家重務都落在了皇太后張氏身上。而宣德朝著名的「三楊」自然也成了重要輔政大臣。由張太后、楊士奇、楊榮、楊溥四人組成的攝政集團,迅速的填補了朱瞻基去世後的權力空白。
但隨著朱祁鎮年齡的增長,這四個人,就像是四座大山壓在他的身上。太監王振摸透了少主的心思,在朱祁鎮的支持下,逐漸奪取了大明帝國的統治權。自此,宣德皇帝的餘暉終於被蕩滌地一乾二淨。王振引導著貪玩的小皇帝,成為了明朝第二位風流天子。君臣一起將大明帝國推向了萬丈深淵。
所以後人說,土木堡之變,就是宣德一朝政治弊病的總爆發,這也是不無道理的。
上文談到明英宗是大明帝國的第二位風流天子,那本朝第一位就是他的父親——宣宗朱瞻基。
(1)從太孫到太子:自帶光環的候補皇帝
談及明宣宗朱瞻基,一定要先在其父親朱高熾身上花些筆墨。朱高熾是明成祖朱棣的長子。他還有兩個弟弟,漢王朱高煦和趙王朱高燧。朱高熾喜靜厭動,雖然他學習過箭術,但體弱多病、又肥胖貪吃,從武資質確實不敢恭維。雖然有個行伍老爹,他卻專心致志學習經籍和文學。明太祖朱元璋曾問他:唐堯、商湯時爆發水旱災害,百姓能憑什麼度過。朱高熾說,百姓渡過災害是因為聖明的君主有好的恤民政策。朱元璋因此誇他有「君人之識」。
靖難之初,燕王朱棣命身為世子的朱高熾留守北平,他以萬人之軍成功地阻擋了大將李景隆的50萬大軍,保住了北平城。這是他一生中少有的軍功。但由於朱棣本人是一個出色的將領,所以他更偏愛他那兩位年幼好武的兒子,並常常帶他們去參加征戰。
朱棣稱帝後不久,以丘福、王寧為首的靖難功臣紛紛上書要求將朱高煦立為太子。幸得諸位大臣以 「曆數古嫡警事」,才讓朱棣打消念頭。
雖然朱高熾不受父親朱棣喜歡,但其子卻深受朱棣喜愛。永樂二年朱瞻基就被立為皇太孫。名臣解縉藉此強調「好聖孫」,暗示朱棣立長子為太子,可以興三代。直到此時,朱棣才下定決心冊立高熾為太子;封次子高煦為漢王;三子高燧為趙王。
其後在太子監國期間,漢王朱高煦屢次捕風捉影搜集證據,向成祖朱棣告密。每當父親朱高熾挨罵,朱瞻基總是指斥其父軟弱無能,不與漢王鬥爭。朱棣以藩王反,所以也對自己的兒子不放心。這就逐漸形成了以朱棣、朱高熾、朱高煦為首的三角矛盾體。朱瞻基始終站在父親一邊。當父親受到責罵,他就以皇太孫身份面見爺爺,從中調和。
不得不說,除了朱高熾本人寬仁、忍讓受到朱棣青睞,以及群臣的支持外,長孫朱瞻基也是未使父親被廢一個重要因素。
永樂二十二年的九月七日,朱高熾正式登基,史稱明仁宗。不久,立朱瞻基為太子。朱高熾在位極短,僅僅在位八個月就與世長辭。洪熙元年這位由成祖欽點的皇帝候補人,即將正式登上了歷史舞台。
(2) 從南京到北京:即位前的刺殺
明仁宗朱高熾做了十餘年的太子,從青年到中年一直受到父親朱棣打壓,還要時時提防來自兄弟的誣陷。所以朱高熾一輩子都是小心翼翼甚至壓抑著自己在做每一件事。當緊繃的弦突然斷裂,朱高熾終於開始放縱自己。繼位不久他就開始使用權力去盡情追求享樂、發泄情慾。據朝鮮史料記載:「洪熙沉於酒色,聽政之時,百官莫知朝暮。」洪熙就是朱高熾的年號。
朱高熾年輕時就體態臃腫,後來就患上了肥胖病。隨著年齡增長哮喘也愈發嚴重。每次生病時,病情都十分兇險。就是在這樣的身體下,明仁宗竟然開始放縱自己。洪熙元年五月,明仁宗朱高熾因病去世。
據《病逸漫記》載,洪熙皇帝死於「陰症」。何謂陰症?即行房事後受涼所至絕症。這一記載是否準確且先放下不表。即使坊間傳言也可略窺一二。
洪熙皇帝死時,朱瞻基還在南京城。許多史書因此說朱瞻基是由宦官海壽和禮部官員況鍾告知仁宗皇帝去世後,才動身前往北京的。這顯然有誤。早在仁宗病重時,朱高熾就派人秘密召太子回京。所以在收到這封信後,朱瞻基就已經動身,只是此時尚不知父親已經殯天。
朱瞻基的二叔,漢王朱高煦在第一時間得到其兄高熾去世後,就立刻派出部隊在太子回京必經之路上截殺朱瞻基。不料截殺部隊晚了朱瞻基一步,空手而歸。應當說造成這個時間差的,即是因為先收到了朱高熾召太子回京的命令。太監和禮部官員的遺詔則是在朱瞻基已經動身後才遇上的。
這裡講兩個小插曲。朱瞻基動身時,有人建議他用重兵護衛,取小道歸京。但他卻不以為然,胸有成竹。料定沒有人會想到他剛到南京又會立即折返,且大隊人馬反而影響他的速度。到了京城後,距離仁宗下葬還有些日子。朱瞻基認為天氣炎熱,下令取消戒嚴,讓士兵休息。這兩件小事不難看出27歲的明宣宗是個膽識過人的精敏之人。
(3)率性的君王:大明第一位風流天子
洪熙元年六月,朱瞻基正式登基。他放棄了父親遷都南京的思路,仍舊以北京為都。宣德元年八月,漢王朱高煦就立刻謀反。當朱瞻基了解到情況後,反而不像百官一樣驚慌失措。他表示:濟南城堅固,漢王不會冒險攻打。而漢王手下將士的家屬大多都在安樂城,因此朱高煦也不會南下攻取南京。從事後來看,也確如朱瞻基所料,朱高煦毫無主見,竟然真的在樂安束手待斃。不久,漢王之亂即被平定,政局趨於穩定。
大明自開國以來,還沒有哪位皇帝認真享受過宮廷生活。說朱瞻基是大明第一位風流天子還真不是我信口開河。他為了豐富自己的生活開創了許多新措施,如《罪惟錄》載其:鬥雞走馬,園情鷁首,往往涉略。尤愛促織,亦豢馴鴿,萬姓頗為風俗,稍漸華靡。文中促織即蟋蟀。朱瞻基也因為喜歡鬥蟋蟀這件事被百姓戲稱「蟋蟀天子」。
在明代新年元旦也是重大節日(此處元旦乃指舊曆)。一般來講元旦會放假十日,全國均可飲酒作樂。皇城內也會張燈結綵,解除宵禁。朱瞻基還允許京城內外百姓前來觀賞燈會,詩云:天上重開不夜城,人間佳節近新正。說的正是這盛世浮光。
皇帝和百姓其樂融融,群臣自然也不甘落後,以「三楊」為首的台閣派也獻詩助興。台閣派其實在永樂年間就已成型,在仁宣兩朝走向極致。他們為文雍容安閑,一片太平之音。如果說唐詩反映了「大唐盛世」,那台閣派就是要用文章展示「明之治盛」。
宣德三年,明宣宗召楊士奇、楊榮等18位大臣同游萬歲山。這不禁讓人想到唐太宗與18學士的故事。不難看出朱瞻基以明君自比的心思。其後他也約不同的大臣出去遊山玩水。這位天子不僅有閑雲野鶴般的情趣,還喜歡賦詩作樂,以記載他同蜂碟燕鶯一同賞花的故事。
倘若認為上述愛好還算閒情逸緻,那他的日常活動便多為世人所不取了。早朝之後,朱瞻基喜歡與宦官玩樂。踢球、擺弄樂器、打鞦韆、鬥蟋蟀,他是樣樣精通。尤其鬥蟋蟀這件事多為後世詬病。
由於皇帝大力推崇,竟使得鬥蟋蟀風靡全國。百官紛紛上疏拍皇帝馬屁。朱瞻基也漸漸不能滿足僅僅在京城挑選蟋蟀,於是下令宦官到全國各地採辦蟋蟀。阿諛奉承的地方官,也不再有心思處理政務。惹得多方騷亂,民有怨言。這種現象又以江南最為突出。百姓奉父母官之令尋找蟋蟀,導致蟋蟀市價暴漲,多則十餘兩黃金方可購買。更有甚者因尋蟋蟀不力而獲罪,或因折損蟋蟀而殞命。連軍人都嘆氣,上陣殺敵竟比不得尋找蟋蟀所立功大。
宣宗生活奢靡,自然少不得喜好搜羅奇珍異寶。故而著名的宣德爐,就出在此時。除此之外他還喜歡朝鮮美食,所以又下諭讓朝鮮派些會做菜的女廚來京掌勺。
曆數宣宗癖好,並非說他一無是處。譬如他不過分沉迷女色,也不沉湎於修仙、煉丹。作為一個盛世皇帝生活奢侈、喜歡玩樂也是人之常情。但明朝奢華的宮廷生活也是在此開了頭。
(4)守成政治:對內整飭,對外防守
即使宣宗生活奢靡,但也並未耽於政務,他廣開言路、善於納諫。他曾對大臣說:「漢、唐諸君,文帝、太宗能納諫,文帝幾致刑措,太宗致貞觀之治,亦皆受善之效。」單倚靠廣開言路,皇帝也不可能一個人處理完所有政務。
為了分擔壓力,朱瞻基進一步完善了內閣。宣德元年他又下令,設置「內書堂」,教導宦官們讀書。後設司禮監掌印太監、司禮監秉筆太監。此時內閣——司禮監結構的體制終於完善,一直沿用到明朝末年。
在講述永樂帝的時候,提及閣臣地位雖然有所提高,但仍是皇帝「私人秘書」。掌管實權的依舊是六部長官,即尚書。明仁宗時期,以閣臣兼尚書,終於從本質上提升了內閣地位。例如楊士奇入閣後又任兵部尚書。後又因永樂朝大肆搜捕靖難建文同黨,造成許多冤假錯案。仁宗便令閣臣插手三法司的會審,意圖矯正積弊。從此內閣又擁有了一定的司法權。
朱瞻基繼位後將自己的老師張瑛、陳山調入內閣,一時間內閣擴大至七人。不久後因各種原因,內閣僅剩楊士奇、楊榮、楊溥(三楊)。宣宗事無大小都要過問三楊。自此以後閣權日重,楊士奇等人擁有了一定的人事任免決定權。因為三楊本身所兼官職的緣故,朝廷每有重大事務也必須和他們商量,這就從顧問轉化到了決策層。而在永樂朝中提及的票擬制度,也在此時成為定製。
值得注意的是,在太祖、成祖兩朝,內閣是沒有封駁權的。所謂封駁即皇帝發出的命令,內閣不同意,可以拒不執行或者要求更改,又將詔書封還皇上。這在過去是只有言官們才具有的權力。內閣制度始於太祖,成於成祖,傳至宣宗終於被固定並完善。
上文提到的內閣被後人稱為「外廷」,而「內廷」則是指司禮監。司禮監管轄全國各大機構的大多數太監。如:負責皇帝日常生活的二十四衙門、特務機構東西廠的提督、各省各地的鎮守、守備等等。他們的活動都不受外廷政府的干涉,僅受司禮監管制。而司禮監只對皇帝個人負責。宦官干政在成祖一朝出現苗頭,在宣宗一朝則得以確定。
司禮監秉筆太監可以按照內閣意見簽批實行,一定程度上,這位太監便是皇帝的代表。而司禮監的掌印太監則相當於首腦。他是可以和後來的內閣首輔「對柄機要」的。自此宣德年間內閣——司禮監共同輔政制度終於形成。
在宣宗在位期間,他是能夠控制宦官勢力的擴張的。宦官篡奪皇帝權力的能力歸根結底,是取決於皇帝本人的執政能力。宣德時期太監首腦金英、范弘等人比較正直、馭下有術。且鄭和第七次南下西洋,也是一件盛事。所以宦官干政的制度在當時並未受到太多詬病。
在其後的發展中,部分皇帝長期不朝,各位官員議事見不到皇上。他們就會上疏,而其中傳遞奏章的宦官就能在皇帝不知情的情況下上下其手。從而導致明朝的宦官可以濫用皇帝的特權。但就當世而言,太監干政是成、仁、宣三代行政發展的結果。
由於朱棣常年對外征戰,朱高熾為人和善,國家監察機構便形同虛設。朱瞻基繼位時就發現都察院貪污成風。宣德三年,他罷免貪官劉觀,任命清官顧佐為都御史。又將都察院的43名不稱職的官員罷免。接著他又擴大了御史的職權範圍,要求他們重建兵員名冊和視察邊境各省。在爺爺朱棣的基礎上確立巡撫制度,加強了中央集權。同時整頓吏治,改革科舉制度,力求有一支得力的官僚隊伍。
雖然從小朱瞻基就被朱棣帶在身邊,他自己也確實學到了不少軍事知識。但他並未繼續大動兵戈,反而繼承其父與民休息的政策。他體恤民情、保護農業,史載其「坐皇宮九重, 思田裡三農」。宣德七年,為了減輕因遭受水災的嘉興、湖州等地百姓的壓力。他減免了這些地區的賦稅。此外他還多次蠲免稅額、積欠柴炭草,免除在京工匠中年老殘疾和戶內無丁力者的匠籍。
在軍事上,宣宗採取以撫為主,以剿為輔,力保少數民族的地方穩定。在蒙古問題上,宣德九年以前,尚屬一片散沙,直到脫懽帶領瓦剌部擊潰了阿魯台並將其殺死。從此成為了支配蒙古的力量。但脫懽始終保持著與明朝的友好關係。反觀明軍這邊,在要地開平衛之南,在一些城市構築防禦工事。此後為了縮短供應線,便放棄開平的前沿戍區。也正是這一決定,限制了明朝軍隊。在也先繼位後,不得不採取守勢。
成祖時武力征服安南,確實弊大於利,朝廷負擔不了如此巨大的戰爭赤字。朱瞻基本人也有意放棄安南。但他卻先後派出三支軍隊,妄圖武力擊潰當地叛軍,然後再冠冕堂皇地放棄安南。這是一種妄自尊大的心理在作祟。事實上安南一役,宣宗折損數萬兵馬,糧餉不計,人心盡失,他自己的顏面也一掃塗地。最後還是免不了冊封黎利為安南國王,允其以藩屬存在。
安南撤省不僅標誌著明軍經略西南的重大失敗,還影響到明廷在東南亞聲望,加深了半島諸國的民族認同感。以至乾隆皇帝再想以中華勢力,武力征服安南,已猶如天方夜譚。
(5)好名浮慕 :盛名之下其實難副
歷史學家孟森評論宣宗道:歷代閹禍,豈非皆自宣宗造之?當即位初,詔求直言,有湖廣參政黃澤上書言十事,其言遠嬖佞,即反覆以宦官典兵干政為戒,帝嘉嘆而不能用,旋即設內書堂,可知嘉嘆之為好名浮慕。
雖然這話不免有事後諸葛之嫌,卻很好的概括了朱瞻基其人浮於表面。明朝自英宗起,到萬曆結束是為中期。宣宗所治十年,則屬於前期向中期過渡的轉折期。這是一個守成時期。
仁宣盛世很大程度上得益於成祖一朝的慣性。宣宗也多次說自己僅僅是「恪守祖宗成憲」。很多制度的完善也確實是在永樂、洪熙年間就已經有了不錯的底子。說朱瞻基是站在巨人肩膀上完成的改革一點也不過分。客觀來講,宣宗的態度是積極的,因此他「恪守祖制」還是有一定創造性。
朱瞻基的個人經歷導致其同時擁有虛榮心理和憂患意識。所以他既擁有風流天子的一面,也有勤於政務、先天下之憂而憂的一面。這位天子的個人素質並不低,其思想也非保守。但宣德時代社會背景和他所恪守的祖制亦至其不會有太大成就。他對太祖、成祖馳騁疆場,開疆拓土一直是充滿嚮往和敬佩之情的。同時他又對自己「太平天子」的稱號感到心滿意足。
兩者相權,瞻基自然常常是心懷遺憾。人在不開心的時候總想著找點樂子,消遣時光。皇帝也是普通人,偶爾沉迷促織、盪鞦韆也就見怪不怪了。
倘若瞻基長壽,他會不會在國家發展好之後,因為驕傲,或者承平日久而怠政。然後把國家從狂歡帶入深淵,我們就不得而知了。但這一次天不假時,三十六歲的朱瞻基就英年早逝。終究只是為我們留下了無限遐想的空間。
永宣盛世是封建制度下最具代表的盛世之一。這個盛世不是因為哪一位皇帝而陡然形成。它雖歷經三世,卻前後不過三十餘年。客觀來講,這三位皇帝都是從小飽經鍛煉,身逢戰時,除成祖朱棣外又都英年早逝。這些因素限制了皇帝的發揮空間但也保證了盛世的傳遞。
偌大一個國家,興亡居然全靠皇帝自己的品性和他們的壽命長短來決定走向,不覺得可笑嗎?倘若父親和兒子性格迥異,就會造成執政風格和政策的突變,到時候又少不了腥風血雨。倘若皇帝出生太平盛世,又年幼無知、剛愎自用。比如因為明英宗朱祁鎮引起的土木堡之變,迅速就將大明帶入一個劫難。倘若這個皇帝過於獨裁,大搞個人崇拜,就很容易在晚年栽跟頭,將帝國帶入深淵。比如唐玄宗、清高宗二帝。
這樣充滿隨機性的封建王朝又怎麼可能長久興盛?我們去研究一個朝代的盛世,不應當僅僅注意它出現的原因。更要深挖制度的改進和盛世的關係。我們只有依賴健全的制度,儘可能地減少人為因素,才能讓國家機器一直維持正常運作。
永宣盛世,不過是人治下的政治巧合所帶來的短暫盛世。終明一朝也再也沒有這樣的契機和英明皇帝創造這樣的盛世了。沒有完善的制度,盛世的出現又怎麼可以被複制呢?
朱瞻基作為這個盛世最後的代言人應該算是合格的,但說不上多麼英明神武。不可否認,在封建時代,他也算一位好君王。雖然他奢靡好玩,愛慕虛名,至少對百姓還是不苛刻的。明宣宗在軍事上採取守勢確是時代使然。但也正是太平盛世悄無聲息的掩蓋了國防危機,為後世埋下了禍根,造成了土木堡之變。
夕陽的形狀從圓形、半圓形,到不規則的形狀,越來越小...它用盡一切把它最後的光芒灑向了人間,無限眷戀著這個世界。終於,潛伏在一旁的黑夜抓住了機會,青山遲滯之間,一把將殘陽拽入谷底。一切歸於寧靜。
天邊一輪孤寂的月影,悄悄訴說著陳年心事。田地間蟋蟀聲此起彼伏,不知是慶祝上天賞賜的甘甜夜露,還是因為被蛙們捕捉後發出的慘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