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沒喝過的老字號飲料,背後藏著中國咖啡的90年故事

2025年06月15日12:30:18 美食 2739

前段時間,我們在某寶上閑逛時,發現了一款神奇的固體飲料:

明明是「福建三明特產」,卻又標榜「上海老味道」。年代感十足的紙盒包裝,拆出來是白色小方塊,加上熱水就能衝出一杯咖啡……

你沒喝過的老字號飲料,背後藏著中國咖啡的90年故事 - 天天要聞

這款「咖啡茶」是什麼來頭?它跟上海、福建都有什麼關係?我們好奇研究了它的身世,沒想到,卻挖出了一段中國近代咖啡的傳奇故事。

中國第一家華人咖啡行的誕生


故事要從民國說起。

清末民初,上海作為通商口岸,已經出現了一些咖啡館。早期的咖啡館主要是外國人在經營,咖啡豆呢,大多是通過洋行進口。

你沒喝過的老字號飲料,背後藏著中國咖啡的90年故事 - 天天要聞

後來,外國移民越來越多,一些中國人也開始欣賞咖啡館的「異國情調」,上海咖啡館生意日漸繁榮起來。

1935年,一個在洋行工作過的舟山小夥子張寶存,就瞄準了這波咖啡浪潮,辭職創業,開出「德勝咖啡進口行」

你沒喝過的老字號飲料,背後藏著中國咖啡的90年故事 - 天天要聞

這是第一家中國人創辦的咖啡行。在此之前,咖啡進口、烘焙大多由外商把持,而出於成本考慮,市面上常見咖啡豆也以越南的羅布斯塔為主,品質不算太好。

而張寶存想辦法從巴西、瓜地馬拉、葉門等產地進口生豆,還自學烘焙,在工廠里多番打樣、測試,調整出風味比較穩定的拼配豆,出售給各家咖啡館。因為品質不錯,定價也合理,漸漸在上海做出了一些名氣。

你沒喝過的老字號飲料,背後藏著中國咖啡的90年故事 - 天天要聞
德勝咖啡行的進貨單

就在德勝創立兩年後,中國發生了一件大事:

七七事變爆發、淞滬會戰打響,上海的港口全面封鎖,原本依賴海運的咖啡豆通通斷貨,原本七八角一磅的咖啡豆,出價到一百多元一磅都很難買到。

沒想到這場危機,卻成了德勝咖啡行的轉機:

張寶存此前從海外訂購的兩櫃咖啡豆,恰巧趕在港口封閉之前到港,手握珍貴貨源的他,一躍成了上海咖啡的熱門供應商。

張寶存也沒有囤積居奇,哄抬物價,而是藉此擴大銷路,打響名聲。1940年的廣告上可以看到,上海的國際飯店、沙利文咖啡館等幾十處時髦場所,都有出售德勝的產品。

你沒喝過的老字號飲料,背後藏著中國咖啡的90年故事 - 天天要聞

咖啡豆生意興隆,張寶存還做起了「自營渠道」。他註冊自家的c.p.c咖啡品牌(「張寶存」的韋氏拼音chang pao cheng首字母縮寫),並在靜安寺路上,自家的烘豆廠附近,開出了c.p.c咖啡館。

你沒喝過的老字號飲料,背後藏著中國咖啡的90年故事 - 天天要聞

店裡提供時髦的虹吸壺現煮咖啡,也賣自家的豆子和咖啡粉——現在流行的「自烘焙咖啡館」,張寶存老早就開得風生水起了。

你沒喝過的老字號飲料,背後藏著中國咖啡的90年故事 - 天天要聞

1944年,他被推選為咖啡館業同業公會的理事長。同年12月,又在淮海中路開出c.p.c分店,供應「冰淇淋咖啡」這樣的「網紅單品」,上海不少導演、明星也常常拜訪。

你沒喝過的老字號飲料,背後藏著中國咖啡的90年故事 - 天天要聞

說到冰淇淋咖啡,那不就是阿芙佳朵嘛!

抗戰勝利後,咖啡價格大漲,很多咖啡館的一杯咖啡要賣到一千八百元,但c.p.c只售五百元,性價比超高,自然成了滬上頂流咖啡館,張寶存也被報刊稱為「上海咖啡大王」

國產咖啡薪火相傳


此後十年間,德勝咖啡行堪稱上海咖啡的風向標,不僅實力雄厚,名聲響亮,還把持著各種少見的貨源。

你沒喝過的老字號飲料,背後藏著中國咖啡的90年故事 - 天天要聞

1948年,它受國民政府委託,加工了一批美國戰略剩餘物資中的咖啡豆,還獲得許可,在南京西路總店中售賣。

1956年,第一批在雲南種植的咖啡豆上市,也首先運到上海,在德勝咖啡行加工,據說出品不輸進口的巴西豆。

你沒喝過的老字號飲料,背後藏著中國咖啡的90年故事 - 天天要聞

但很快,中國咖啡迎來了低谷期:

在特殊年代的文化氛圍下,咖啡被扣上了「資字頭」帽子,全國的咖啡製造商幾乎盡數消失,唯有一個例外:由德勝咖啡行,與另兩家製造商合併而成的國營上海咖啡廠

你沒喝過的老字號飲料,背後藏著中國咖啡的90年故事 - 天天要聞

作為全國僅存的一家咖啡廠,在最艱難的時代,它依然在頑強延續著國產咖啡的點點微光。

招牌產品是紅色鐵罐裝的咖啡粉,買回去用紗布包著,在鋼盅鑊子里煮成咖啡。喝完的鐵罐也要洗乾淨擺在玻璃櫥里,是很有腔調的裝飾。

你沒喝過的老字號飲料,背後藏著中國咖啡的90年故事 - 天天要聞

再後來,咖啡豆供應愈發緊張,聽裝咖啡粉也成了奢侈品,上海咖啡廠的主要產品,變成了這款咖啡茶:

你沒喝過的老字號飲料,背後藏著中國咖啡的90年故事 - 天天要聞

用特別便宜的咖啡豆磨成粉,配上糖粉,裝入模具壓成一大塊,烘乾之後再切成方方正正的小塊,開水一衝,就能獲得一杯褐色的甜飲料。

這樣的咖啡,當然談不上什麼風味,據喝過的人回憶,比起咖啡,它衝出來的味道更近似板藍根。但放在當時,也是一種聊勝於無的安慰。

「咖啡茶」這個產品,其實也不是上海咖啡廠的發明。早在1930年代,上海市面上已經有類似的速溶產品,其中以三星咖啡製糖廠出品的「鵝牌咖啡茶」最為出名。

你沒喝過的老字號飲料,背後藏著中國咖啡的90年故事 - 天天要聞

在公私合營時,德勝咖啡行也曾短暫歸屬三星糖果廠。而到了1960年,三星糖果廠響應國家支援工業建設的號召,整個廠搬遷到了福建三明。

上海咖啡廠接起了三星的傳承,繼續在上海生產咖啡茶,而三星食品廠,則把鵝牌咖啡茶帶到福建市場,做成了當地出名的老字號。

你沒喝過的老字號飲料,背後藏著中國咖啡的90年故事 - 天天要聞

當時小朋友身體不舒服,家長常常會沖一杯咖啡茶解「積食」。也有嘴饞的小朋友,會冒著挨打的風險偷拆一塊,把甜甜的外殼舔著當糖吃。

你沒喝過的老字號飲料,背後藏著中國咖啡的90年故事 - 天天要聞

甜中帶苦的上海老味道,就這樣刻進了福建人的童年回憶,直至今日,依然是那段特殊年代的鮮活見證。

讓雲南咖啡更好喝一點


咖啡茶的故事講到這裡本該結束,但我們發現,從德勝咖啡行開啟的國產咖啡史,還有一段奇妙的後續。

1980年代,在改革開放的風潮下,雲南咖啡產業獲得政府支持,嘗試重新起步。

你沒喝過的老字號飲料,背後藏著中國咖啡的90年故事 - 天天要聞

為了做出更好喝的雲南咖啡,雲南農墾商業公司咖啡廠來上海考察,隨後聘請張寶存出任公司的技術顧問。

也許是看到了雲南咖啡發展的潛力,也許是出於「做好中國咖啡」的信念,時年70的張寶存,對此事非常熱心:

他去雲南待了三年,幫助改進烘焙技術,提升咖啡口味,改進包裝,打開了雲墾咖啡的銷路。

你沒喝過的老字號飲料,背後藏著中國咖啡的90年故事 - 天天要聞

他把雲南咖啡帶到上海,請幾位美國人盲品,對方還以為是進口咖啡,可見咖啡品質的提升頗有成效。

據說,張寶存還在雲南創辦了一家雲嶺咖啡公司,但在辦公室意外毀於大火之後,他返回了上海。他在雲南帶領過的團隊,據說後來參與創辦了本土品牌「後谷咖啡」,一度是國內最大的速溶咖啡原料供應商。

你沒喝過的老字號飲料,背後藏著中國咖啡的90年故事 - 天天要聞

晚年的張寶存隨子女移居美國,但直至生命末尾,他在病榻上依然懷著一個夢想:要攢一筆資金,回到上海,重新創辦一家自己的咖啡公司。

張寶存於1992年在美國去世,這個夢想最終沒有實現。

但是,曾經播下的國產咖啡種子,如今已在各地生根開花,而當年在外商環繞下突圍而出,引領浪潮的本土品牌,直至今日仍有動人的迴響。

當年的三星糖果廠,已經改名為三明食品廠,依然在生產包裝樸實的鵝牌咖啡茶,見證幾十年來的懷舊味道。

你沒喝過的老字號飲料,背後藏著中國咖啡的90年故事 - 天天要聞

上海咖啡廠如今歸屬光明集團,從2021年開始,陸續開出了幾家「上咖咖啡館」。

你沒喝過的老字號飲料,背後藏著中國咖啡的90年故事 - 天天要聞圖/光明食品集團


店裡賣紅色包裝的上海牌咖啡,也用麥乳精、樂口福(同樣是上海咖啡廠的拳頭產品)做老上海風味十足的咖啡。招牌上的since 1935,正是德勝咖啡行創立的年份。

你沒喝過的老字號飲料,背後藏著中國咖啡的90年故事 - 天天要聞

圖/光明食品集團

而當年在德勝行加工過的雲南咖啡豆,如今也有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在國際賽事中接連得獎,在國內登上越來越多精品咖啡館的豆單,既有精心引種、培育的瑰夏,也有適合本土的新品種薩奇姆、卡斯蒂羅……

你沒喝過的老字號飲料,背後藏著中國咖啡的90年故事 - 天天要聞

雖然最早的德勝、c.p.c已不存在,但「讓中國咖啡更好喝」的信念,總會在一代代人手中,薪火相傳。

你沒喝過的老字號飲料,背後藏著中國咖啡的90年故事 - 天天要聞

參考文獻

章斯睿. 滬上咖啡往事:從「c.p.c」到「上海牌」咖啡. 澎湃新聞:私家歷史.2023

百年國潮溯源. 城市會客廳-吳問東西. 2025

胡守訓口述、章斯睿採訪整理. 老上海咖啡館點滴. 史林, 2009(b05):3.

陳文文. 1920-1940年代上海咖啡館研究. 上海師範大學2010年碩士論文

欣風.從「c.p.c」到「上咖」.上海輕工業,2024,(04):12-14.

陳瑤. 一代咖啡大王的傳奇人生. 舟山日報. 2024

老克勒必去的「國民記憶」咖啡店回來了?加樂口福、鹽汽水的咖啡你喝過嗎?. 新聞晨報周到app. 2022

王海. 【獨家老照片】1956,德勝咖啡往事. 上觀新聞. 2015

文 - 黃穗穗 
部分圖片來自網路
感謝上海社科院出版社編輯章斯睿對本文的幫助!你沒喝過的老字號飲料,背後藏著中國咖啡的90年故事 - 天天要聞

美食分類資訊推薦

涼風!美食!遂昌「浙BA」第二現場夠爽!夠嗨! - 天天要聞

涼風!美食!遂昌「浙BA」第二現場夠爽!夠嗨!

遂昌球迷們沒搶到現場門票不必沮喪!遂昌這些線下大屏幕觀賽點早就為大家備好 「沉浸式主場」 高清大屏讓每一個進球瞬間都清晰到心跳加速 線下圍睹第二現場大屏,籃球激情零距離 江泰領悅廣場青鄰里城東星爺大排擋蘭蓬翠溪雲峰街道新路灣鎮湖山鄉高坪鄉選一個地點和一群小夥伴並肩嘶吼大屏里的攻防激戰與身邊的沸騰熱浪無縫...
夜讀|了不起的酸棗糕 - 天天要聞

夜讀|了不起的酸棗糕

一年中總會有某個時節,我媽罕見地主動給我打電話,用得意的口吻說,她回鄉下做了酸棗糕,太陽正好,很快就能晒乾,過幾天給我寄一包過來。還說另做了酸棗粒,也給我一罐。我向來不愛吃零食,下意識婉拒。我媽說,咸甜兩個口味都有,都給你寄。話已至此,我只能表示期待。酸棗糕是老家鄉下的自製小零食,但製作周期和陣仗堪...
新颱風正在生成,最強可達強颱風級,或「奔向」廣東 - 天天要聞

新颱風正在生成,最強可達強颱風級,或「奔向」廣東

7月16日14時,原位於菲律賓以東洋面的熱帶擾動發展為熱帶低壓。截至16日20時,該熱帶低壓位於距離菲律賓馬尼拉偏東方向約930公里,預計將以每小時20公里左右的速度向西偏北方向移動,最強可達颱風級或強颱風級,並逐漸向海南島東部到廣東中西部
煙台父子靠雞鴨零食翻身:代工廠逆襲全球寵物巨頭,坐擁70億 - 天天要聞

煙台父子靠雞鴨零食翻身:代工廠逆襲全球寵物巨頭,坐擁70億

1998年,亞洲金融危機席捲外貿行業,36歲的煙台國企高管郝忠禮辭去鐵飯碗,租下一間小廠房,帶著十幾名員工做起了雞肉乾生意。只不過,這些肉乾不是給人吃的,而是寵物的零食。二十多年後,他創辦的煙台中寵食品股份有限公司,成了中國寵物食品行業的第一家A股上市公司,市值超70億元,產品賣遍全球67個國家。這個頭頂鴨舌...
葯企賣水求生,意外闖出解酒賽道,年入40億! - 天天要聞

葯企賣水求生,意外闖出解酒賽道,年入40億!

2014年,河南焦作一家葯企的會議室里,幾位高管正對著一堆滯銷的蘇打水發愁。他們推出這款「健康弱鹼水」已近十年,市場反響卻始終平平。會議室里沒人能想到,十年後,這個不起眼的葯企副業會年入40億元:壟斷中國蘇打水市場半壁江山,更在白酒江湖中開闢出一條「酒水共生」的黃金賽道。2004年,焦作市明仁天然藥物有限責任...
「零下80度咖啡」火出圈,是熱愛還是從眾?| 魚眼·探問 - 天天要聞

「零下80度咖啡」火出圈,是熱愛還是從眾?| 魚眼·探問

近日,#上海多人暴雨中排隊喝「零下80度咖啡」#登上熱搜。雨後的永康路尚有積水未退,街角這家咖啡店門前卻已排起長龍。事實上,排隊從暴雨中就開始了:有人撐傘淋雨站著等,有人拖著行李箱匆匆趕來,只為那一杯近期在上海咖啡圈爆紅的「零下80度咖啡」
卡士007酸奶以「科技+天然」破局 - 天天要聞

卡士007酸奶以「科技+天然」破局

中國酸奶市場近年來增速顯著,但同質化問題嚴重。卡士007系列另闢蹊徑,以「科技賦能天然」的理念打開新局面,成為行業創新典範。在信息爆炸、選擇過剩的時代,「簡單純粹」反而成了稀缺品。卡士007深諳此道。
出發!帶上我剛摘的黃桃,還有那甜蜜的味道在盛夏 - 天天要聞

出發!帶上我剛摘的黃桃,還有那甜蜜的味道在盛夏

繽紛夏日,桃果飄香。眼下正值黃桃上市,位於吳房村上海佳賢農業專業合作社的黃桃大量成熟,迎來豐收季。跟著小編一起去瞧瞧吧~走進桃園,濃郁的桃香沁人心脾,成行成排的翠綠枝葉間,一個個套著「外衣」的黃桃掛滿枝頭。打開紙袋,一顆顆圓潤飽滿的黃桃色澤金黃,讓人一看就心生歡喜。合作社負責人翁正賢介紹,「黃桃幼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