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口可樂、元氣森林爭搶的「糖」:山東小縣城如何卡住全球代糖脖子

2025年05月11日01:40:22 美食 1313

在山東德州,一座名為禹城的小城,既沒有甘蔗田,也不產甜菜,卻以「中國功能糖城」的名號聞名世界。

這裡的玉米地,不僅是農民豐收的希望,更是一座「甜蜜工廠」的起點:

每年,超過80萬噸功能糖從這裡流向全球,佔據全國80%、全球35%的市場份額,成為醫藥、食品、化妝品等領域的「隱形冠軍」。

可口可樂、元氣森林爭搶的「糖」:山東小縣城如何卡住全球代糖脖子 - 天天要聞

禹城地處黃淮海平原,玉米是這裡最常見的農作物。但這裡的玉米,遠不止於填飽肚子。

上世紀90年代,中科院的一項「低聚糖」科研成果,讓禹城人看到了玉米深加工的潛力。

1997年,保齡寶公司建成了國內首條低聚糖生產線,開啟了玉米變「糖」的工業化之路三連跳。

第一跳:澱粉變糖漿。玉米經加工後提取澱粉,通過酶解技術轉化為果葡糖漿,成為可樂、果汁等飲料的甜味來源。

保齡寶正是憑藉這一技術,在2004年成為可口可樂中國唯一的果葡糖漿供應商。

可口可樂、元氣森林爭搶的「糖」:山東小縣城如何卡住全球代糖脖子 - 天天要聞

第二跳:玉米芯變「黃金」。玉米脫粒後的玉米芯,曾被視為廢料,如今卻成了功能糖的寶藏。

龍力生物以玉米芯為原料,提取低聚木糖、木糖醇,甚至將廢渣轉化為纖維素乙醇,實現「吃干榨凈」。

第三跳:糖渣變能源。生產功能糖後的廢渣,被用來發電或生產沼氣,最終連灰燼都成了有機肥料。這種循環經濟模式,讓禹城的功能糖企業幾乎實現「零廢棄」。

可口可樂、元氣森林爭搶的「糖」:山東小縣城如何卡住全球代糖脖子 - 天天要聞

如今,禹城每年加工玉米60萬噸、玉米芯20萬噸,帶動周邊150萬畝玉米種植,農民每畝增收超千元。一顆玉米的附加值,在這裡翻了5倍以上。

功能糖產業的崛起,離不開技術的突破。

上世紀90年代,低聚木糖的生產技術被日本企業壟斷,每噸售價高達50萬元。

為了打破這一局面,龍力生物的程少博帶領團隊攻關,最終研發出國產酶解技術,將成本降至原來的1/10,並拿下國家技術發明獎。

中國低聚糖質量檢測中心、國家功能糖公共實驗室等機構相繼落戶禹城,主導制定行業標準,終結了「進口技術卡脖子」的歷史。

此外,保齡寶每年將8%的營收投入研發,建成國家級技術中心,與中科院合作開發出60多種功能糖產品,低聚異麥芽糖產量全球第一。

可口可樂、元氣森林爭搶的「糖」:山東小縣城如何卡住全球代糖脖子 - 天天要聞

而如今,隨著無糖飲料風靡,禹城的三元生物憑藉赤蘚糖醇產能躍居全球第一,2021年產量達8.5萬噸,營收暴增154%。

如今,全球95%的赤蘚糖醇由5家企業供應,其中3家位於山東。

可口可樂、元氣森林爭搶的「糖」:山東小縣城如何卡住全球代糖脖子 - 天天要聞

禹城的功能糖產業,並非一家獨大,而是形成了「競合共生」的生態圈。

49家功能糖企業中,既有保齡寶、龍力生物這樣的上市公司,也有專攻細分領域的「隱形冠軍」。

為避免同質化,政府引導企業錯位發展。例如,保齡寶主攻低聚糖,龍力生物專註玉米芯綜合利用,福田葯業則深耕木糖醇領域。

此外,功能糖行業協會由市長擔任會長,規定企業不得互相挖角,維護行業良性競爭。

最後,土地優先供給功能糖企業,稅收優惠、人才引進等政策持續加碼,甚至設立2000萬元大豆產業基金推動上游種植。

這種「抱團」模式,讓禹城的功能糖企業既能共享資源,又能各展所長。

如今,保齡寶與可口可樂、雀巢等37家世界500強合作,龍力生物的產品出口30多個國家,三元生物更是成為元氣森林農夫山泉的核心供應商。

可口可樂、元氣森林爭搶的「糖」:山東小縣城如何卡住全球代糖脖子 - 天天要聞

功能糖的崛起,並非一帆風順。

2021年,國際飲料巨頭曾試圖施壓山東赤蘚糖醇企業對中國品牌斷供,以遏制國產無糖飲料的擴張。

但禹城企業選擇了拒絕:他們深知,一旦淪為外資的「代工廠」,將永遠失去定價權。

這場「甜蜜暗戰」的背後,是中國功能糖產業對全球市場的深刻理解。

從原料產量上來看山東玉米產量佔全國1/10,深加工產能全國第一,為功能糖提供充足且低成本的原料。

從市場規模上來看,日本無糖飲料市場佔比從8%增至49%,中國正步入相同軌跡。預計2025年,國內無糖飲料市場規模將突破227億元。

最後從產業抗風險角度看,從玉米種植到功能糖研發,從能源回收到終端食品,禹城已形成閉合循環,抗風險能力遠超單一生產型地區。

2024年,禹城功能糖產業產值達180億元,稅收貢獻佔全市30%,產品出口50餘國。

這顆「玉米糖」的全球化之路,正越走越寬。

可口可樂、元氣森林爭搶的「糖」:山東小縣城如何卡住全球代糖脖子 - 天天要聞

從玉米地到全球市場,禹城的功能糖故事,是農業大省向產業強省轉型的縮影,更是中國製造「以小博大」的經典案例。

這裡沒有得天獨厚的資源,卻憑藉技術創新、產業集群和戰略定力,將一粒玉米的價值發揮到極致。

當我們在便利店拿起一瓶無糖氣泡水時,或許不會想到,它的甜味可能來自山東的一座小城。

但正是這種「看不見的甜蜜」,讓中國製造在全球產業鏈中,找到了屬於自己的「味覺話語權」。

—end—

編輯:小可

作者:老a

美食分類資訊推薦

財經調查丨高端醬香老酒竟是酒精勾兌!總台曝光「假酒」騙局 - 天天要聞

財經調查丨高端醬香老酒竟是酒精勾兌!總台曝光「假酒」騙局

總台《財經調查》記者調查發現,在一些地方,部分商家為了謀取利益,用食用酒精勾兌,冒充純糧釀造酒售賣,還有個別商家虛構白酒的窖藏歷史,以次充好,用「陳釀」「老酒」等模糊概念誤導消費者。有一款宣稱「12年至18年坤沙」的洞藏酒,最大的宣傳賣點就是其「數十米深山洞陳釀」。然而記者來到生產廠家茅淵酒廠卻發現,市...
贊助蘇超的東北燒烤店老闆,兩年前還在路邊擺攤,否認贊助300萬元 - 天天要聞

贊助蘇超的東北燒烤店老闆,兩年前還在路邊擺攤,否認贊助300萬元

一夜之間,常州一家叫「東哈·東北街邊燒烤」的店鋪火了。6月21日晚,蘇超第五輪焦點戰常州VS南京在傾盆大雨中開打,有現場觀眾發現,在一眾知名贊助商企業的場邊廣告牌中,赫然出現一塊「東北街邊燒烤」的牌子。路邊燒烤攤都能進蘇超主賽場做廣告!常州這座城市如此接地氣的做法,引得網友一片叫好,紛紛點贊評論:「純粹...
當我們失去路邊攤帶來的美味和不確定性的時候,我們面對的世界,早已和以前不同 - 天天要聞

當我們失去路邊攤帶來的美味和不確定性的時候,我們面對的世界,早已和以前不同

什麼東西可吃,而什麼東西不可吃?什麼東西我們覺得好吃,它又為什麼好吃?在我們咽下一口食物的時候是否有想過這樣的問題?劉琪新作《看不見水的魚》從我們習以為常的認知出發,提供發現與感知生活的不同視角。今天,小藝給大家帶來《看不見水的魚》的書摘。人類學家很早就揭示出,在已知的人類需求中,吃是最基本的一項,...
夏至撒籽三伏嘗鮮,我的菜園子這樣裝滿夏天! - 天天要聞

夏至撒籽三伏嘗鮮,我的菜園子這樣裝滿夏天!

夏至剛過,太陽火辣辣的,熱得地面發燙。我拎著水瓢站在菜園邊上,盤算著這時候該種點啥,才能趕在三伏天吃上新鮮菜。種了十幾年地,我摸准了夏至這個節氣的門道——夏至前三天就得把菜畦深翻曬透,讓毒日頭殺滅土裡的蟲卵病菌。現在種下去的菜,二十來天就能
新發地國際香蕉集散中心正式啟用 - 天天要聞

新發地國際香蕉集散中心正式啟用

新京報訊(記者陳琳)6月22日,京津冀最大國際香蕉集散中心在北京新發地建成投用。該中心涵蓋儲存、催熟、包裝、銷售等功能,每天能投放市場1.5萬箱香蕉,約佔北京市香蕉日供應量的30%。集散中心位於新發地海鮮冷凍品水產市場,記者在現場看到,一排寬敞的廠房內,整齊排列著香蕉氣調庫,廠房南門處,有一輛裝滿香蕉的大貨...
保山龍陵第四屆芒果節開幕,53歲大媽勇奪「大胃王」稱號 - 天天要聞

保山龍陵第四屆芒果節開幕,53歲大媽勇奪「大胃王」稱號

6月21日,保山市龍陵縣臘勐鎮第四屆「芒果節」暨「松山芒咖文旅節」在松山腳下的大埡口村開幕。活動現場人頭攢動,芒果王、大胃王、人氣王、帶貨王「四王」角逐等特色活動輪番上演,吸引了周邊遊客、果農及商家、電商從業者紛至沓來。一人獨拿兩項桂冠在備受矚目的「芒果王」評選現場,報名參賽的果農們帶著自家種植的象牙...
台灣青年在南寧:從烹飪零基礎到開起5家烤雞店 - 天天要聞

台灣青年在南寧:從烹飪零基礎到開起5家烤雞店

中新社南寧6月22日電 題:台灣青年在南寧:從烹飪零基礎到開起5家烤雞店 作者 蔣雪林 許耀藝 李偉東 「每天吃3隻烤雞,持續吃了一個多月,一共試吃了100多隻,才烤出現在適合南寧消費者的風味和口感。」在廣西南寧市創業的「90後」台青林鳳怡近日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說。 林鳳怡的父親是台灣台中人,母親是廣西南寧人,她從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