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爺雞:歷史風味與現代味蕾的邂逅

2024年12月12日05:42:03 美食 1818

太爺雞:歷史風味與現代味蕾的邂逅 - 天天要聞

在嶺南美食的浩瀚星空中,有這樣一道菜,它不僅承載著豐富的歷史底蘊,更以其獨特的風味,贏得了無數食客的青睞。這道佳肴,便是太爺雞,又名「茶香雞」。

太爺雞:歷史風味與現代味蕾的邂逅 - 天天要聞

今天,作為一名熱愛美食的博主,我將帶你走進太爺雞的世界,了解其背後的故事,揭秘其獨特的製作工藝,並附上詳細的食譜,讓你在家也能品嘗到這道傳奇美食。

一、太爺雞的歷史淵源

太爺雞的誕生,源於一位名叫周桂生的江蘇人的獨特創新。清末時期,周桂生曾任廣東新會縣知縣,辛亥革命後,他的官職結束,生活陷入了困境。為了謀生,他舉家遷至廣州百靈路,並在街頭開設了一個熟肉攤。憑藉著自己深厚的飲食經驗,周桂生將江蘇的熏制技術與廣東滷水烹飪相結合,創造出一道獨具特色的雞餚。初時,這道菜被命名為「廣東意雞」,名字中蘊含了製作者特殊的身份——一位曾是縣太爺的廚師。

太爺雞:歷史風味與現代味蕾的邂逅 - 天天要聞

這個名字很快便在廣州的街頭巷尾傳開,太爺雞因其獨特的口感和背後的故事,迅速走紅。附近的六國飯店為了引進這道佳肴,不惜重金獲得了其獨家銷售權。從此,太爺雞成為了六國飯店的招牌菜,吸引了無數食客前來品嘗。然而,好景不長,六國飯店因經營不善而倒閉,那位制雞能手也轉而受聘於大三元酒家。在大三元酒家,太爺雞的傳奇故事繼續發揚光大,成為大三元酒家的標誌性菜肴,進而流傳於整個嶺南地區,深受人們喜愛。

二、太爺雞的獨特風味

太爺雞:歷史風味與現代味蕾的邂逅 - 天天要聞

如今的太爺雞,又名「茶香雞」,其色澤棗紅,光滑油潤,皮香肉嫩,茗味芬芳,吃後口有余甘,令人回味。這道佳肴的底味是豉油雞的味道,但同時又帶有茶葉焦糖的煙熏味,兩種味道交織在一起,形成了太爺雞獨特的口感。

太爺雞的製作過程非常講究,每一步都需精心操作。首先,選用兩斤左右的嫩雞,這樣的雞肉質鮮嫩,口感更佳。將鍋燒熱後淋入花生油,再下入晾乾水分的雞,幾面都碌一碌,使雞皮表面均勻受熱。碌到雞皮表面金黃時,倒入姜蒜粒爆香,為雞肉增添香氣。

接著,倒入用味極鮮、廣東米酒老抽片糖和適量的水煮成的料汁,不停地將料汁澆淋在雞的表面,使雞肉充分吸收料汁的味道。水開後蓋上蓋子,每十分鐘翻一下面,確保雞肉受熱均勻。燜煮25分鐘後,用筷子朝著肉厚的地方戳一下,如果沒有血水流出來,就說明雞肉已經熟了。

然而,太爺雞的製作並未結束。為了使其色澤更加誘人,口感更加豐富,還需要進行熏制。另起一個白鍋,放入一張錫紙墊底,在錫紙上放入一些綠茶和白糖,然後擺上蒸架,放上煮好的雞,蓋上蓋子大火熏到冒煙,再改小火繼續熏3—5分鐘,直至雞肉上色。

最後,開蓋後趁熱在雞肉的表面刷一層蜂蜜水,晾涼後顏色會變得更深,切成塊即可食用。這樣製作出來的太爺雞,色澤誘人,口感豐富,讓人一嘗難忘。

三、太爺雞食譜詳解

下面,我將為大家附上太爺雞的詳細食譜,讓你在家也能輕鬆製作這道傳奇美食。

食材清單:

• 嫩雞 1隻(約2斤)

• 花生油 適量

• 姜 適量

• 蒜 適量

• 味極鮮 適量

• 廣東米酒 適量

• 老抽 適量

• 片糖 適量

• 清水 適量

• 綠茶 適量

• 白糖 適量

• 蜂蜜水 適量

製作步驟:

1. 準備食材:將嫩雞宰殺洗凈,晾乾水分備用;姜蒜切粒備用。

2. 煎雞:鍋燒熱後淋入兩圈花生油,下入晾乾水分的雞,幾面都碌一碌,使雞皮表面均勻受熱,碌到雞皮表面金黃。

太爺雞:歷史風味與現代味蕾的邂逅 - 天天要聞

3. 爆香姜蒜:倒入姜蒜粒爆香,為雞肉增添香氣。

太爺雞:歷史風味與現代味蕾的邂逅 - 天天要聞

4. 煮制:倒入用味極鮮、廣東米酒、老抽、片糖和適量的水煮成的料汁,不停地將料汁澆淋在雞的表面,使雞肉充分吸收料汁的味道。水開後蓋上蓋子,每十分鐘翻一下面,確保雞肉受熱均勻。

太爺雞:歷史風味與現代味蕾的邂逅 - 天天要聞

5. 燜煮:燜煮25分鐘後,用筷子朝著肉厚的地方戳一下,如果沒有血水流出來,就說明雞肉已經熟了。

太爺雞:歷史風味與現代味蕾的邂逅 - 天天要聞

6. 熏制:另起一個白鍋,放入一張錫紙墊底,在錫紙上放入一些綠茶和白糖,然後擺上蒸架,放上煮好的雞,蓋上蓋子大火熏到冒煙,再改小火繼續熏3—5分鐘,直至雞肉上色。

太爺雞:歷史風味與現代味蕾的邂逅 - 天天要聞

7. 刷蜂蜜水:開蓋後趁熱在雞肉的表面刷一層蜂蜜水,晾涼後顏色會變得更深。

太爺雞:歷史風味與現代味蕾的邂逅 - 天天要聞

8. 切塊食用:將晾涼後的雞肉切成塊,即可食用。

太爺雞:歷史風味與現代味蕾的邂逅 - 天天要聞

四、太爺雞的文化意義

提起太爺雞,人們不僅能品嘗到其獨特的風味,還能感受到一段歷史的痕迹。它是廣東菜系中的一顆璀璨明珠,承載著一段從官府美食到街頭巷尾美食的轉變歷程。太爺雞的故事,是周桂生智慧與努力的結晶,也是嶺南美食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

在當今社會,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飲食文化的不斷發展,太爺雞已經不僅僅是一道菜肴,更是一種文化的傳承和發揚。它讓人們在品嘗美食的同時,也能感受到歷史的厚重和文化的魅力。

五、結語

太爺雞:歷史風味與現代味蕾的邂逅 - 天天要聞

作為一名美食博主,我深知每一道菜肴背後都蘊含著豐富的故事和文化。太爺雞作為嶺南美食的代表之一,不僅讓我品嘗到了美食的魅力,更讓我感受到了歷史的厚重和文化的傳承。

如果你也是一個美食愛好者,不妨嘗試一下在家製作太爺雞,感受這道傳奇佳肴的獨特風味。同時,也歡迎你關注我的美食頻道,每天更新不同的美食,讓更多的人了解美食文化,探索不同的美食世界。讓我們在美食的道路上,一起前行,不見不散!我們下期見!

------

匯食小提示:

• 製作太爺雞時,選用嫩雞口感更佳。

• 煎雞時火不要太大,以免雞皮燒焦。

• 熏制過程中要注意火候,避免茶葉和白糖燒焦影響口感。

• 刷蜂蜜水可以使雞肉表面更加光滑油潤,色澤誘人。

匯食每日更新:

每天,我都會在這裡與你分享不同的美食故事和食譜。如果你喜歡我的內容,記得點贊、關注、收藏哦!你的支持是我最大的動力,讓我們在美食的道路上一起探索、一起成長!期待與你在下一期的美食之旅中再次相遇!

美食分類資訊推薦

世界中餐業聯合會 | 川菜產業國際化發展報告2024 - 天天要聞

世界中餐業聯合會 | 川菜產業國際化發展報告2024

世界中餐業聯合會發布的《川菜產業國際化發展報告 2024》顯示,川菜憑藉獨特風味和文化魅力,已成為全球中餐國際化先鋒,市場規模近3萬億元,覆蓋180多個國家。在「一帶一路」和數字化浪潮助力下,川菜正以標準化、健康化、文化輸出為核心,加速邁向
怪不得東北人愛吃這玩意!原來好吃還不長肉!太驚艷了! - 天天要聞

怪不得東北人愛吃這玩意!原來好吃還不長肉!太驚艷了!

大家好,我又來給你們分享美食啦!今天給你們分享的是五彩大拉皮的做法!在家閑著沒事就愛刷個美食視頻,特別是東北那邊的,看著就有食慾!碰到做法簡單的就動手嘗試!今天做了五彩大拉皮,又是被全家人誇的一天,超級好吃超級過癮!
讀懂廣州·粵韻 | 悠悠歲月潮州菜 精雕細琢滋味長 - 天天要聞

讀懂廣州·粵韻 | 悠悠歲月潮州菜 精雕細琢滋味長

  讀懂廣州第一四八期  鱟實如惠文,骨眼相負行。蠔相黏為山,百十各自生。蒲魚尾如蛇,口眼不相營。蛤即是蝦蟆,同實浪異名。章舉馬甲柱,斗以怪自呈。其餘數十種,莫不可嘆驚。——唐·韓愈《初南食貽元十八協律》(節選)●開廳點菜須庖宰,半是潮州半廣州。●粥既快美,粥後一覺,妙不可言。...
人民日報每日文摘:與滋養你的人同行,激活能量 - 天天要聞

人民日報每日文摘:與滋養你的人同行,激活能量

與滋養你的人同行激活能量人生海海,我們會和各式各樣的人相處。最重要也最難的,就是選擇跟什麼樣的人在一起。與滋養你的人相伴,彷彿在暖陽下行走,既溫暖舒適,又能讓人充滿能量。他們會解答你心中的困惑,給予你振作的力量;會與你分享寶貴的經驗,幫助你
臘月十四,記得「2事不做,3物要吃」,掃霉運納吉祥,喜迎新年 - 天天要聞

臘月十四,記得「2事不做,3物要吃」,掃霉運納吉祥,喜迎新年

「臘月節多,正月福多」,正如民間人們常說的那般,進了臘月們,天天都是節,臘月,一個古人極其重視的月份,它來自於古人對先祖的一個祭祀,另外也是受到曆法的一個影響,臘月,它代表的是辭舊迎新的一個階段,所有的節日,無外乎都是為春節做準備,以及迎接
年紀大了,建議多吃這些「健腦菜」,補腦益智,提高記憶力 - 天天要聞

年紀大了,建議多吃這些「健腦菜」,補腦益智,提高記憶力

#冬日生活打卡季#​隨著年齡的增長,我們的大腦功能可能會逐漸衰退,記憶力也可能不如年輕時那麼好。但別擔心,通過合理的飲食,我們可以為大腦提供所需的營養,延緩大腦的衰老,提高記憶力。今天,我將為大家介紹幾道簡單易做的「健腦菜」,並附上詳細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