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夷山下,茶香四溢;九曲溪畔,群賢畢至。
11月16日,第十六屆海峽兩岸茶業博覽會在武夷山市武夷會展中心拉開帷幕,懷揣著熱情與活力,八方賓朋再次匯聚於此,見證一場又一場精彩的展示、一筆又一筆重要的交易、一次又一次深入的文化交流。
本屆茶博會以「『三茶』統籌·融合發展」為主題,「緣聚武夷·茶和天下」為宣傳口號。聚焦文化賦魂、科技賦能、產業融合,注重加強茶文化弘揚,茶產業展示,茶科技交流。規划了「茶和天下」館、茶創意館、茗茶館、新茶飲館等四大主題展館,通過成果展示、貿易洽談、合作交流、茶旅體驗等形式,進一步強化「對台交流、區域輻射、產業聯動、品牌帶動」,展示「三茶」統籌理念,以茶促融,推進海峽兩岸融合發展,推動福建茶業強省建設。
茶博會設置2200個室內展位,全鏈條展銷商品茶、茶器具、茶包裝、茶機械、茶飲料、茶食品、泡茶水等茶業及茶衍生產品,新增「一帶一路」展區和200個室外展位,吸引了來自斯里蘭卡、南非、俄羅斯、越南、紐西蘭、韓國、馬來西亞等國家茶企參展。
從凝聚共識到深化互利
2010年,在裊裊茶香中,海峽兩岸茶博會永久落戶武夷山,翻開了海峽兩岸茶文化交流與合作的新篇章,也成為兩岸茶產業互動與發展的重要平台。茶博會不僅見證了海峽兩岸茶文化的深度交融,更推動了雙方在經貿、文化等多領域的廣泛合作。
行而不輟,履踐致遠。歷屆茶博會碩果累累:累計吸引了6000餘家企業參展,其中台灣參展商1100餘家;海內外嘉賓和客商25萬人次……一串串亮眼的數字,是十五屆海峽兩岸茶業博覽會璀璨成果的見證。
近年來,茶博會緊跟時代步伐,不斷創新辦展模式與活動內容。增設電商展區,推動兩岸茶產業與電商平台的深度融合;舉辦茶產業論壇,邀請茶產業界專家與學者共商茶產業發展大計;開展茶文化研學活動,讓兩岸茶人親身感受武夷茶文化的魅力與傳承等。這些創新舉措不僅豐富了茶博會的內容與形式,更提升了其影響力與吸引力。
茶博如約而至,金秋續寫精彩。
第十六屆茶博會突出創新發展,圍繞全產業鏈,全方位展示茶飲料、茶食品、茶器具、茶包裝、茶機械、泡茶水、茶護膚品等茶業及茶衍生產品成果。
突出茶融兩岸,組織開展兩岸青年百家茶館主理人交流、兩岸青年「喫茶去」體驗營、南台職工茶技藝交流、「親,來品茶」兩岸青年武夷山打卡季等系列活動,吸引更多台胞到南平、到武夷山觀光旅遊、研學交流、創新創業。
突出茶旅互動,充分挖掘利用非遺制茶技藝的文化元素和「萬里茶道」的底蘊內涵,邀請萬里茶道沿線城市參加茶博會,舉辦以「回到起點武夷山」為主題的系列交流活動,拓展萬里茶道市場,致力讓「萬里茶道」重新煥發生機、展現新貌;並邀請來自各國的嘉賓、茶人茶企,體驗茶足徑、茶莊園、茶空間等,開展茶文旅體驗式營銷。把茶文旅融合打造成文旅經濟的靚麗名片。
據統計,本屆茶博會邀請採購商近萬家,其中重點採購商4658家,參展商850家。展示展銷的產品將達萬餘種,涵蓋烏龍茶、紅茶、白茶、綠茶、黃茶、黑茶、普洱茶、花茶、茶包裝、茶機械、茶器具、茶配套、茶食品等茶全產業鏈產品。
從文化交融到民心相通
閩台兩岸同根同源,茶葉貿易往來頻繁,茶產業融合發展淵源深厚。
海峽兩岸茶業博覽會是打響閩茶品牌、建設福建茶葉強省,促進海峽西岸經濟區建設和海峽兩岸農業合作與交流的重要平台。今年1月,商務部、中央台辦國家發展改革委、工業和信息化部聯合印發《關於經貿領域支持福建探索海峽兩岸融合發展新路若干措施的通知》,提出「深化閩台優勢產業融合發展;助力在閩台企融入國內大循環,支持福建對台會展交流」等措施。
海峽兩岸民間鬥茶賽、閩台兩岸武夷山藝術家採風、「武夷之友」南台青年茶會、兩岸青年茶文化交流周………在海峽兩岸茶業博覽會的引領下,一系列內容豐富、創意無限的茶文化交流活動紛至沓來,不斷為海峽兩岸茶文化的交融與創新提供養分,同時也為兩岸教育特別是茶文化教育的交流合作搭建起了堅實的橋樑。近年來,兩岸間因茶而起的互訪與交流人數顯著增長,青年一代在茶文化的引領下,交流更加頻繁,為構建海峽兩岸更加緊密的文化共同體注入了新鮮活力。
茶之交在於心之通,心之通則情誼長。為了進一步深化兩岸合作,第十六屆海峽兩岸茶業博覽會將積極響應政策,借鑒往屆成功經驗,以海峽兩岸融合發展為著力點,結合時代和產業發展特點,整合全國茶產業鏈資源,優化展品多元化展銷;同時,踐行「兩岸一家親」理念,梳理台灣烏龍茶與閩北烏龍茶的歷史淵源,通過茶博會搭建兩岸經貿交流平台,加快建設兩岸融合發展示範區,將舉辦「武夷之友」兩岸青年「喫茶去」體驗營活動、兩岸青年茶館主理人交流活動;將邀請台灣茶人代表、「首來族」、台青等參觀展會、開展遊學活動……一系列精彩紛呈的茶事活動,促進兩岸茶文化交流,增進兩岸茶文化認同,弘揚和傳播中華優秀茶文化,深化兩岸茶產業的交流與協作。
從務實平台到共贏舞台
一片小小樹葉,牽動的是數百億產值的大產業。
多年來,茶博會吸引了眾多兩岸政要、茶界精英及茶文化愛好者的廣泛關注與積极參与。累計有上百位兩岸領導、數千位茶產業界知名人士蒞臨盛會,共襄盛舉。茶博會期間,舉辦了數百場專業論壇及文化交流活動,涵蓋了茶葉種植、加工、品鑒、銷售以及茶文化研究等多個領域,構建了全方位、多層次的「兩岸茶業合作機制」。
茶博會致力於凝聚茶人共識,弘揚中華茶文化精髓。通過開幕式、兩岸茶人交流會、茶文化研討會、茶藝表演及主題展覽等形式,茶博會不斷增進兩岸茶人的相互了解與信任,推動茶文化在兩岸的廣泛傳播與深入交流。在茶博會的推動下,兩岸茶產業合作日益緊密,茶文化交流日益頻繁。
在經濟合作方面,茶博會已成為兩岸茶產業互利共贏的重要橋樑。通過茶博會平台,兩岸茶產業交易額持續增長,為兩岸茶農、茶商帶來了實實在在的利益。同時,茶博會還推動了兩岸茶產業的技術交流與合作,促進了茶葉新品種、新技術的研發與推廣,提升了兩岸茶產業的整體競爭力。
值得一提的是,隨著茶博會的持續舉辦,其影響力已不僅限于海峽兩岸,更吸引了來自世界各地的茶文化愛好者與茶產業從業者的關注與參與。茶博會已成為展示中華茶文化魅力、推動國際茶產業交流與合作的重要窗口。
緣聚武夷,茶和天下。海峽兩岸茶業博覽會已連續成功舉辦15屆,本屆茶博會不僅承載著過往十五屆的輝煌與榮耀,更是開啟武夷山茶產業高質量發展的新階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