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國婦女報】
無論是南方人還是北方人,最暖都不過冬日一碗湯。「冬天進補,開春打虎。」滋補正當時,喝碗養生湯。清代美食家李漁在《閑情偶寄》中寫道:寧可食無饌,不可飯無湯。無湯下飯,即美味盈前,亦有時食不下咽。冬日的湯,不僅給身體補充水分提供熱量,更喚醒了我們兒時的記憶和對家的懷念。
■ 吳道
作為一個喝湯大國,中國的湯羹,隨著飲食文化和烹飪技藝的提升,發展至今已然百花齊放,並在不同的地區,或受地域文化影響,或因食材獨特品優,或憑技藝傳承創新,形成品類豐富的湯品,幾乎全國各地都能找到「一碗」頗具本地代表的湯品。尤其在冬天,喝一碗暖湯,可以在白煙升騰中感受治癒人心的慰藉。
在中國,飲食不可無湯。南方人要是聽見一句「喝湯啦」,就意味著開飯了。一勺湯便是飯前的一口鮮。而北方人要是開始喝湯,那便是已經吃完飯菜,放下筷子,喝口湯,溜溜縫兒。
無論是南方人還是北方人,最暖都不過冬日一碗湯。「冬天進補,開春打虎。」滋補正當時,喝碗養生湯。
廣東「萬物皆可煲湯」
說到喝湯,人們肯定先想到廣東的老火靚湯,但似乎又選不出一個代表,因為廣東的湯鍋里藏著一個菜市場。
廣東的湯料五花八門,烏雞、老鴨、茯苓、荷葉、椰子、霸王花……外地人看見都驚呆了:「廣東是不是萬物皆可煲湯?」
不止湯料應有盡有,做湯的時間也很講究。老火慢煲三小時、慢燉四小時,就是所謂的「煲三燉四」。煲出的湯綿滑干濃,可口鮮美,基本一年四季都能喝到。而燉湯,則是最適合冬天的方法,相比煲湯的濃郁,燉湯靠蒸汽,湯更加清澈。
椰子燉烏雞就是燉湯中的經典。用水果做湯料,椰子殼來裝盛,而且每份湯料都是為食補而生。椰子大補,適合體寒的人,烏雞甘平,補肝益腎。
來一碗永遠不會重樣的廣東湯,嘗著各種驚喜的湯料,就嘗盡了對生活的所有體驗和希望。
雲南菌湯養胃又養心
總覺得冬天的湯里必須有大肉,不然便不叫滋補。可當你來到雲南,會發現素湯也能養胃又養心。曾聽過一句俏皮話:吃四條腿的不如吃兩條腿的,吃兩條腿的不如吃一條腿的。這「一條腿」便是菌類,言下之意,食用菌的營養價值很高,在植物性食品中達到了頂峰。
一般的菌菇湯一定會有香菇、金針菇。有人說,熬湯不能沒有竹蓀,吃起來脆爽鮮嫩。若要讓湯中多幾分香,那便不能忘了羊肚菌。不愧是「草八珍」之一,不管煮什麼,只要加上羊肚菌,就會生出鮮美奇香。看著菌菇們在鍋中浮浮沉沉,便忍不住夾一筷子。湯汁被菌菇吸足,在口中迸射,溫暖、滿足又清爽。
江西「天下美味一罐收」
江西「天下美味一罐收」,瓦罐精妙之處就在於食材的鮮香都能被瓦罐鎖住,而且在小小罐中,藏著豐富到極致的搭配。最暢銷的瓦罐煨湯則是雞蛋肉餅湯,還有香菇肉餅湯、桂圓排骨湯、蘿蔔排骨湯、海帶排骨湯、冬瓜排骨湯……這些組合最常見,最樸實,無論你來自何處,喝上一口都覺得親切。
瓦罐湯的名聲起於南昌,多虧當地的水土。景德鎮為南昌提供了上好的陶器,而瓦罐跟其他的器皿相比,它保溫的時間最少要翻兩倍。一個個小瓦罐放在大瓦罐里,在炭火中六面受熱,慢煨七小時以上,於是所有的鮮美和精華都在湯里。
同時,瓦罐湯的核心在於湯。南昌周邊多河湖,而且水質含硒等礦物質,所以口感偏甜,最適合煨湯。持久溫暖,遵循自然,似乎是每份瓦罐湯的健康之道。
湖北藕湯「最思鄉」
對湖北人而言,愛喝的湯里,一定有碗叫蓮藕排骨湯。蓮藕被李時珍稱為「靈根」,味甘生津。而湖北蓮藕聞名全國,這種藕又面又甜,粉嫩白凈,不少人直接生吃。
其中,洪湖蓮藕被譽為「水中之寶」,不僅瑩白如玉,吃起來更是粉軟。選幾塊略肥的排骨,燉在一起。文火煨上一個多小時,肉爛脫骨。白湯里有著淡淡緋紅,煮熟的蓮藕,性子由涼變溫,祛燥清火。一口咬下去沙沙的,還連著絲。
藕養著人,人想著藕。一到冬天,離家的湖北人,便開始思念家鄉的藕,開始期待過年的藕湯、藕夾和藕圓子……
河南「一杯山藥進瓊糜」
來到河南,很多人說一定不能錯過胡辣湯。但在冬日時節,不如先嘗嘗河南的山藥。因為在山藥中,最出名的就是河南溫縣的鐵棍山藥。質地綿密、肉質細膩,水分少、口感干綿、甜香。多吃一點兒也不怕上火、滋補脾胃腎的功效顯著。溫縣當地有句俗語:「山藥秋冬補,開春能打虎。多喝山藥湯,臉色紅杠杠。」
詩人陸遊活了80多歲,被稱為長壽詩人。有人說,這也許跟他常吃山藥有關係。「秋夜漸長飢作祟,一杯山藥進瓊糜。」
十月山藥就已成熟,一碗熱騰騰的排骨山藥湯暖身正好。只需稍燉一會兒,山藥就變得綿密軟糯,而且吸足了排骨香。秋冬時節,來一碗山藥排骨湯,又滿足又養生。
許多人相信不時不食,順時養身。清代美食家李漁在《閑情偶寄》中寫道:寧可食無饌,不可飯無湯。無湯下飯,即美味盈前,亦有時食不下咽。冬日的湯,不僅給身體補充水分提供熱量,更喚醒了我們兒時的記憶和對家的懷念。
聲明:此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若有來源錯誤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權益,您可通過郵箱與我們取得聯繫,我們將及時進行處理。郵箱地址:[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