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6月,馬來西亞《福布斯》富豪榜中,有「魚蛋大王」美稱的謝松坤,以18億美元的身價在大馬富豪榜中位居第十名。
這也是闊別七年,謝松坤再次躋身馬來西亞十大富豪之列。
而謝松坤家族旗下的全利集團,不僅是馬來西亞無人不知的魚蛋巨頭,也是亞洲第三大雞蛋供應商。
近幾年,謝松坤加速了商業上的戰略布局,成功拿下了全球第二大便利連鎖店「全家(FamilyMAartCoLtd)」的特許經營權。
從籍籍無名的漁夫到馬
來西亞的「魚蛋之王」,謝松坤的這一生堪稱一部傳奇。
創業40載,他用實際行動激勵著更多年輕人為實現夢想而努力。
1930年,謝松坤的父親謝兩賜,居住在汕頭澄海縣新溪鎮北中村。
後來,謝兩賜為了謀生,不得已離開新婚妻子,隻身一人遠走馬來西亞。
他在雪蘭莪州北的一個小漁村——雙武隆落腳,後來以捕魚為生。
在那個戰火紛飛的年代,謝兩賜倍感想念家中的妻子,可家中一直音訊全無,日子就這樣一天一天過著。
直到1947年,謝兩賜才把家中的妻子接到雙武隆生活。
一家人彼時終於團聚了,雖然日子過得捉襟見肘,可只要一家人在一起就是最開心的事。
網圖
1948年,謝松坤呱呱墜地,在家中排行老三。
謝松坤從小就十分愛讀書,只是可惜要升六年級時,由於學校的生源少,學校很難開新班。
彼時謝家並不富裕,父母希望謝松坤停學,好去幫助家裡捕魚來補貼家用。
校長得知消息後,親自上門耐心地勸說謝松坤的父母,希望他們能讓謝松坤能回到學校接受教育。
最終,謝松坤的父母無奈之下只得同意讓他回到學校讀書。
多年後,謝松坤不負眾望如期大學畢業,取得了馬來西亞大學的一級榮譽學位。
兩年後,謝松坤在馬來西亞的公立大學授課,還收穫了和謝木蘭的愛情。
教師的生活很穩定沒有什麼波瀾,謝松坤原本還渴望靠著自己的能力,為家人遮風擋雨。
可家裡的兄弟依然每日早出晚歸,靠捕魚維持生計,生活始終沒起色。
看著家人過著窘迫的生活,謝松坤心如刀絞,萌生了辭職的念頭,他暗自發誓一定要通過自己的努力改變家人的生活。
於是,在經過一番思量後,最終他下定決心辭職了。
可通往財富自由的道路談何容易,辭職後的謝松坤,為了尋找賺錢的機會,整日四處遊走。
那一日,他來到雙武隆的海灘,一眼望去,白色的貝殼沙鋪滿了整個海灘,那一刻,他只覺自己發現了一個巨大的商機。
貝殼沙富含豐富的鈣質,正好村裡的養殖戶需要貝殼沙,而粉碎的貝殼沙正好可以當做飼料,售賣給養殖戶。
說干就干!他當即聯繫了本地的飼料供應商,經過數日的努力,謝松坤如願以償的拿到了採集貝殼沙的採集證。
採集證一到手,謝松坤興高采烈地組織兄弟們開始開採貝殼沙。
網圖
在兩年多的摸爬滾打中,謝松坤帶領兄弟們逐漸摸索出了一條發家致富之路。
漸漸地,謝氏在飼料行業站穩腳跟。
之後,謝鬆開始坤又向當地的漁民收購魚粉,再把魚粉轉售給飼料加工產,就這樣正式開啟了魚粉市場的藍圖。
創業初期,謝松坤的「謝氏殼粉公司」,只是一間擁有一部電話,且上不了檯面的小公司。
眾所周知,潮汕人以「重親情」名揚海外,因而他們大都會選擇「抱團」創業。
與謝松坤一起創業大都是謝氏兄弟,以及妻子謝木蘭的娘家兄弟。
他們齊心協力只想把生意做大做強,於是,大家紛紛出資,購買了更大的漁船,來到漁港開始收購魚鮮。
之後,謝松坤又創立了全利飼料貿易,在魚粉和殼粉的生意之外,擴大了玉米、印度米糠、等原料的業務。
網圖
1987年,謝松坤正式將公司更名為「全利」。
6年後,在謝松坤的領導下公司進行了股份制改革,當初與他一起打拚的所有人。都獲得了相應的股權。
而全利集團在1977年時,還是個只有兩艘舊漁船的小魚販。
那時,整個企業的凈值只有8.5萬元的人民幣,40年來,公司股票的凈值就算打上5折來計算的話,現如今已經增長到了4萬倍,複利增長高達30.3%。
這潑天的富貴,謝松坤算是接住了。
40多年來公司的市值一直在不斷增長,即使在2008年,席捲全球的金融危機下,全利公司的市值也沒有受到影響,而是始終保持著穩定的增長。
謝松坤認為一個企業想要發展的穩定,就一定要有創新能力,不能一味的只做一個產業。
「不要小瞧了漁夫和雞農」,是謝松坤常常掛在嘴邊的話。
謝松坤的全利集團主要分為3個部分:第一部分主要是用魚肉做成的海產品;
第二部分是棕櫚油,全力在印尼有2萬公頃的種植地,在沙巴持有並管理1200公頃的園丘,棕櫚油的年產能達到50萬噸;
第三部分是家禽養殖,每年分銷60多萬公頃飼料、雞蛋的日產量達到320萬粒、每天有700萬隻可烘焙的嫩雞及孵化出的4000萬隻小雞。
網圖
時至今日的全利資源,榮獲馬來西亞市值百強公司,也是亞洲的魚漿生產巨頭,亞洲第三大雞蛋生產商。
2016年年底,是全利集團最為萬眾矚目的一年。
這一年,全利的「海產加工、綜合畜牧、棕油種植,攜手全球第二大的連鎖便利店「全家」,再次開啟了一個嶄新的輝煌領域。
也是在這一年,謝松坤對外宣布,馬來西亞的便利店每天的盈利有超過20%的營收來自於自產魚丸為主的關東煮食品。
網圖
早在全利誕生初期,謝松坤侄子謝維德加就入了全利,且十分看好全利的魚丸產業。
謝韋德為了開拓好全利的魚丸市場,親自來到新加坡的魚丸工廠學習,在那裡他了解到魚丸可以用機器大批量生產加工。
謝維德學成後,回到馬來西亞建議集團建廠生產魚丸。
因此,全利集團的魚丸,是馬來西亞第一家使用機器批量生產加工的魚丸產品。
當大家都覺得傳統的魚丸只能在本地售賣時,而全利靠著冷凍技術把魚丸送到千家萬戶的餐桌。
全利開發的魚丸,解凍後仍然保持著鮮嫩Q彈的口感,同時又通過魚糜的加工技術後冷藏,還製造出蟹柳、魚丸、魚餅等一系列的食品遠銷海外。
這也使得全利食品在剛成立的三年內,就摘得馬來西亞魚丸生產的頭魁。
謝松坤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就連業內人士也認為魚蛋行業是一片紅海」。
當同行都在本地銷售自己的魚丸時,全利已經開發出魚丸的冷凍技術,將魚丸銷往國際。
眾所周知,很多馬來西亞的企業家,一生大都執著於教育事業。
網圖
謝松坤也不例外,雖然是備受關注的馬來西亞魚蛋巨頭,但他多年來一直走在公益的路上。
早年間,謝松坤和太太謝木蘭創辦了「松木基金」,該基金向巴生濱華中學捐獻了300萬令吉(馬幣)作為學校的新教學樓的建設經費。
尤為值得一提的是,40多年來,謝松坤雖然在生意場征戰,但一直沒有忘記自己的根。
1985年-2014年間,謝松坤與好友聯創的英迪大學學院,早已成為馬來西亞首屈一指的私立大學。
如今,已步入晚年的謝松坤對未來依舊充滿信心,未來全利在他的帶領下必定會更上一層樓。
-END-
作者:你的輪廓
編輯:一乙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