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8點見,多一點洞見。每天早晚8點與你準時相約,眺望更大的世界。
「一bu難求」!一款來自中國的潮玩labubu(拉布布)正在風靡全球。其融合精靈風格的產品在海外社交平台爆紅,粉絲為購得心儀款式不惜徹夜排隊,甚至催生了租賃業務。全球「圈粉」無數的背後,中國潮玩為啥能迅速走紅?
6月12日,在深圳市福田區一家泡泡瑪特門店拍攝的labubu玩偶。新華社發(儲焱 攝)
labubu無疑是今年全球最火爆的潮玩消費品之一。2024年labubu系列產品銷售量突破30億。有研報指出,labubu系列今年4月在美國及歐洲市場銷量同比暴漲8倍和5倍,多地門店出現排隊搶購。
《福布斯》雜誌網站援引德意志銀行的分析報告稱,很少有ip能打破文化壁壘,同時既被亞洲文化接納,又被西方流行音樂和體育明星所喜愛。
對中國潮玩品牌來說,精細設計和不斷創新是產品「生命線」。泡泡瑪特創始人王寧受訪時曾提到很多細節,例如怎樣進行線下門店的動線設計,讓消費者逛起來更有節奏感;展櫃擺放如何吸引消費者;裝修維護流程如何優化提升體驗感等。
從《哪吒2》全球流行到labubu一「bu」難求引發搶購狂潮,這些現象級案例的成功,本質上是文化產業在耐心沉澱與創新突破上的雙向勝利。《哪吒2》耗時5年完成製作,其間投入超4000名工作人員,攻克1900餘個特效鏡頭。labubu則經歷了從2019年誕生到2025年爆發的長期培育。泡泡瑪特與中國香港藝術家龍家升持續迭代設計,從初代「森林音樂會」系列到3.0系列,逐步升級「丑萌」人設的文化符號屬性,這都離不開長周期打磨與技術突破。
labubu走紅的背後,更離不開中國製造的支撐。王寧曾說,作為全球製造業大國,中國擁有體系完備的產業鏈與成熟的產業生態,具備顯著的比較優勢。正是依託於這種強大的製造基礎,中國潮玩品牌才能在海外市場獲得強有力的產品支撐,產業鏈供給能力也為持續增長提供了支持。
展望未來,中國潮玩產業在全球市場仍有較大增長空間。根據《中國潮玩與動漫產業發展報告(2024)》,中國潮玩產業總價值預計到2026年將攀升至1101億元,年均增速超過20%。
中國文化ip若想持續破圈「長紅」,離不開創新和耐心,更離不開中國製造的強大支撐。要進一步與消費者建立起關於生活態度和文化認同的情感紐帶,讓「耐心打磨」與「創新突圍」形成共振,在內容創新和商業可持續性中持續發力,文化產品才能更具吸引力與生命力,贏得消費者青睞,最終形成經典,實現「全球流行」的範式躍遷。
專題丨中國潮玩labubu全球爆火
畢業論文寫完那天,王子依進行第一次aigc率(人工智慧生成內容比例,以下簡稱ai率)檢測。結果給了她重重一擊:論文被系統判定70%為ai生成。
王子依社交平台上收藏的降ai率「攻略」。受訪者供圖
過去兩年,湖北大學、福州大學、中國人民大學、中國傳媒大學等多所高校將畢業論文的ai率納入畢業答辯流程,並設置比率紅線。
但許多學生髮現,ai率檢測結果並不穩定:不同平台差別大,有時甚至相互矛盾。寫得越規範、用詞越準確,ai率反而越高。有人引用公式、法條、經典文章被判「ai生成」,有人連致謝也被標紅。
一邊是學生想盡辦法「降ai率」「向ai證明自己不是ai」才能參與答辯。模糊的判定標準下,還催生出一條隱秘的灰色產業鏈。
另一邊是教師在教學中如何感知和把握ai「介入」。查還是不查、用還是不用、在哪個階段使用算「作弊」?這些問題沒有統一答案。
這一學術監管難題,正在困擾全球教育系統。ai率檢測似乎在幫助識別「人」與「機器」的邊界,但已有不少教師開始反思,當論文寫作正好落入ai最擅長的範圍時,當前的考核,是否已經背離了教育的初衷?閱讀全文>>>
6月9日至10日,在上證指數一度站上3400點的當口,多位財經博主的自媒體賬號遭遇「狸貓換太子」。有賬號被盜後發布疑似為股市「殺豬盤」引流的廣告,有賬號被盜後開始冒充號主本人和粉絲「一對一」私聊,將粉絲引向詐騙陷阱。
黑灰產平台發布的廣告以及「過人臉」測試視頻。
據被盜號者自述,其賬號所屬的企業被偽造的「人臉識別」授權更換了法人,之後再通過法人許可權取得了賬號控制權,才有了之後的一系列疑似詐騙舉動。
對此,記者調查發現「代過人臉識別」已經成為一條隱秘的黑灰產產業鏈。多名黑灰產從業者都向記者表示可以代過人臉驗證,價格在560元到1400元不等。
一名黑灰產從業者表示「可以通過工商人臉驗證,收費560元,先款後做。」對於記者的疑問「如果過不了怎麼辦?」對方表示「包過!」另一名黑灰產從業者則表示可以採用擔保交易通過工商人臉識別系統,其採用擔保交易,收費200usdt(一種掛鉤美元的虛擬幣)。還有人報價5000元兜售「可以通過工商人臉識別的技術」。
記者在調查中發現,一些黑灰產從業者甚至在宣傳中明確指出了具體的地方政務系統,包括浙里辦、豫事辦、海易辦等,並表示「基本(攻破)政務都沒問題」。
而在其展示的一個通過人臉驗證的演示視頻中,記者注意到生成出的人臉在極短的時間內可以做出諸如「搖頭」「張嘴」「眨眼」等動作。而在重複兩次人臉識別後,該虛擬人臉恰好「對上」了人臉識別系統要求的「搖頭」指令,成功通過人臉測試。
有熟悉財稅行業的人士告訴記者,上述黑灰產已經形成一個成熟的產業鏈,「你甚至能在一些財稅所里找到寫有『解決工商變更法人股東失聯處理』的廣告。」
螞蟻集團ai核身安全高級專家崔征兩告訴記者,目前人臉識別被攻破一般有兩種情況,一種是人臉呈現突破風險,也就是通過假臉(3d頭模,面具、高清屏等)惡意攻擊刷臉並成功完成人臉驗證,尤其是3d頭模、高清屏類高端手法;另一種是人臉注入突破風險,通過技術注入手法攻擊刷臉並成功完成人臉驗證,「aigc發展迅猛,ai換臉改變了攻擊內容的生成方式,被黑灰產利用,為各行業帶來了非常大的挑戰。」
浙江墾丁律師事務所主任律師張延來表示,盜號並群發詐騙信息涉及非法侵入計算機信息系統罪、詐騙罪、侵犯公民個人信息罪。而要堵住這一詐騙「漏洞」,建議引入多重認證機制,以及為企業關鍵信息變更設置「高風險提醒」機制。閱讀全文>>>
近日,有網友發帖稱,江西瑞金一中南校區,疑似一名教師要求學生在走廊外一字排開,跪在地上寫檢討。6月16日,瑞金市教育體育局發布情況通報:經核查,瑞金第一中學教師徐某某在教學管理中存在體罰學生行為,現已對該教師停職檢查,我局將依規依紀進行處理。
瑞金市教育體育局發布情況通報。
與以往教師體罰學生被舉報往往會引發「學生打不得、罵不得」的爭議不同,對於此事,輿論的意見卻比較統一:教師罰犯錯的學生寫檢討沒有問題,但罰學生跪在地上寫檢討,則明顯「過了」。
這表明,公眾對於教育懲戒、體罰以及變相體罰的邊界感越來越清晰,教師有對學生進行教育懲戒的權利,但教育懲戒不是體罰、變相體罰。家長與社會輿論反對的是體罰與變相體罰,而不是合理合法的教育懲戒。
以前,家長對教師體罰、變相體罰學生的舉報,以及教育部門對涉事教師的處理,經常引來一些爭議。例如,有人認為教師是「為學生好」,還把這些教師的行為美化為「對學生負責」。
但是,教師對學生進行管教,除了體罰、變相體罰,就沒有其他合理合法的教育懲戒措施嗎?答案是否定的。教育部2020年發布的《中小學教育懲戒規則(試行)》就清晰確界定了何為教育懲戒,何為體罰、變相體罰。
就這起事件來說,如果教師只是要求學生寫檢討,教育部門並不會因為有家長舉報,就認定教師的管教措施有問題,而是會支持教師的做法。但讓學生跪地寫檢討,就超出了正常尺度。
讓孩子跪下寫檢討,就是侵犯學生人格尊嚴的行為,這沒有任何含糊。現代教育,要培養學生有獨立人格,哪怕學生犯錯,也不能罰其跪下。讓學生跪下寫檢討,並不能樹立教師的威嚴,反而與現代教育倡導的教育價值理念格格不入。
不但在學校教育中,要禁止這種「罰跪」處罰,就是家庭教育中,也要尊重孩子的人格尊嚴,這是未成年人保護法對學校教育、家庭教育提出的一致要求。
老師、家長在對孩子進行管教時,要審視自己的行為是否會侵犯孩子的人格尊嚴,把握好管教行為的「尺度」。閱讀全文>>>
經過周末的雷雨天氣,周一清早,北京市密雲水庫管理處水生態所內湖管理站站長趙銘靚和同事張宇翔穿上迷彩服直奔北京密雲水庫鳥島,這裡是鳥兒們的生態家園。
趙銘靚說:「我們遵循盡量不打擾鳥兒生活的原則,但現在正是幼鳥學飛的時候,遇到極端天氣時,還是需要儘快上島巡查,得看看小鳥兒們是否安全。」
一個月的時間,幼鳥逐漸長大,在鳥爸爸、鳥媽媽的帶領下,抖擻初長成的羽毛,奮力飛向天空。也正因為活潑的小傢伙們開始嘗試翱翔天際,管護員們也把更多精力放在鳥島。
順著小徑往島深處走,趙銘靚遠遠看到一隻沒太掌握飛行技能的小蒼鷺掛在樹枝中,撲騰了幾下便跌跌撞撞地掉在地面上。小傢伙顯然有些蒙,和趙銘靚這個人類新朋友一打照面,抖了抖羽毛,突然就跑開了。
趙銘靚說:「小蒼鷺個頭長起來了,身體也相對結實,所以即使掉下來也不用太擔心,它自己努力幾次就能撲騰上樹枝,然後再學飛。」
進入鳥島,就需要時刻做好被意外驚喜砸中的準備。走在固定路線上,趙銘靚突然不動了,同事心領神會地笑了笑,「被鳥屎砸中啦?」
其實,不僅是鳥屎,工作人員還會被鳥兒的「午餐」或者「晚餐」,也就是小魚擊中,有時還會被鳥兒撲騰下來的樹枝砸中,走路時還得注意時常出沒的蛇。趙銘靚說,這也是這份工作的魅力,驚喜和驚嚇並存。
經過周末大風雷雨天氣的洗禮,鳥島上的幼鳥經受住了考驗。它們不久就可以和爸爸媽媽一起翱翔於天際,去經歷美好,去克服風雨。閱讀全文>>>
編輯 劉喆 設計 朱靜暉 校對 李立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