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找了兩個月,投了上百份簡歷,沒有收穫offer,迪恩(化名)開始思考自己到底想要什麼,當一家公司的業務主管在面試時說出「科技人員沒有不加班的」,他就對工作失去了希望。
「那個時候我沒想好自己到底想做什麼,特別焦慮,想趕緊找一個工作。」迪恩說,「但在這個過程中,我意識到我想要的是健康和快樂的生活。」
迪恩曾在北京的某所211高校里攻讀材料學博士學位,2023年12月,博士畢業後進入一家企業的博士後科研工作站工作。企業的研究方向和博士期間不同,迪恩面臨著發論文的壓力,工作不到一年便陷入焦慮抑鬱的狀態。「經常失眠,夜裡只能睡三四個小時,情緒不穩定,想到那些任務就想哭。」
去年11月,他離開了工作站,多次求職卻屢遭碰壁。今年4月底,迪恩當起了健身教練,第一個月收入不到3000元。不少人質疑他「書都白讀了」,而他說:「我調整好了心態,要把當下做好,不要想太遠,不然會越想越累。」
現階段,迪恩將健身當成事業,看了許多健康管理的專業書籍,也為接下來的各種比賽做準備,但未來會怎樣,他沒想那麼多。
迪恩。圖/受訪者提供
對話迪恩:
【1】發論文也高興不起來,懷疑職業規劃
九派新聞:博士的研究方向是你喜歡的嗎?
迪恩:我2014年到北京讀大學,後來碩博連讀獲得博士學位,這個專業是我喜歡的,期間也會有科研不順、畢業的焦慮,但當時的博導人特別好,實驗室氛圍也不錯,科研時間可以自由安排,整體學習狀態還挺好的。雖然延畢了半年,但對我來說,在沒有拿到畢業證之前,一切問題都是好解決的。
但在讀博後期,我開始有點懷疑自己的職業規划了,因為當我發論文,取得科研成果的時候,這理論上是一件非常開心自豪的事情,而我則感覺比較累,高興不起來。
九派新聞:你原本的職業規劃是什麼?
迪恩:畢業之前我已經找到了企業的博士後站,拿到畢業證一周之後就去工作了,一切都很順利。進了企業才發現,企業需要的內容和我之前的研究方向跨度太大,有些東西我一年都沒整明白,逐漸產生了一種未知恐懼,兩年的合同期內需要發高質量的論文,我可能無法完成出站的指標。
另外,我在學校待的時間久了,社會化能力有些欠缺,還沒完全適應職場,這也導致我在企業裡面有些吃虧。2024年9月份,我開始準備論文了,就覺得非常緊張,壓力很大,每天都在考慮如何完成博士後要求的成果,能不能順利出站,企業的項目進度如何推進。
緊張的狀態持續太久,情緒不穩定,想到接下來的任務就想哭。經常失眠,夜裡睡眠時間可能只有三四個小時,睡不著的時候會吃點褪黑素,實在睡不著,第二天只能用咖啡「續命」。
【2】投了上百份簡歷,沒有獲得offer
九派新聞:當時如何調節自己的情緒?
迪恩:我去看了醫生,診斷出中度焦慮和中度抑鬱,當時醫生給我的建議是脫離讓我產生壓力的環境,但我沒有這麼做,畢竟換工作的決定多少有點艱難,就想著先緩一緩,可是沒什麼效果,去年11月我離開了這家企業。
我在海南待了十幾天,放鬆心情,還聽取了朋友的建議考了健身教練資格證,想著偶爾做個兼職也不錯,等到今年3月份,春招開始,就繼續找工作了。
九派新聞:找工作效果如何?
迪恩:一開始我基本上是在海投簡歷,會集中在跟上家企業項目相關的行業、期刊編輯等,簡歷投了一百多份,面試十幾次,但沒有結果,有家公司都進入背調了,但不知道為什麼沒有給我發offer。
找工作的過程中,我有那麼幾個瞬間是後悔的。後悔的點在於,博士後是有五險一金的,這一年時間裡我卻沒有完整的項目經歷,沒有積累到工作經驗,也失去了應屆生的身份。在面試的過程中,我沒什麼優勢。
另外,面試時我不經意透露了自己做自媒體和兼職健身教練的經歷,這讓一些公司很抵觸。找工作是一個雙向選擇的過程,我記得一家公司的業務主管說過「科技人員沒有不加班的」,當時我心情就很低落。
剛開始,我腦子比較亂,沒有想好自己到底想要什麼,就想趕緊找一個工作。在這個過程中,我意識到生活體驗對我來說比工作更重要,我想要健康和快樂的生活。4月份之後,我就不再投簡歷了。
【3】要容忍自己停下來一段時間
九派新聞:做健身教練收入如何?
迪恩:我2021年就開始健身了,當時是拿了健身房的傳單,報了10節體驗課,大概一周去兩三次健身房,覺得健身很解壓,運動完之後腦子特別簡單,而且我的體脂明顯下降了,所以就堅持了下來。
找工作失敗後,我休整了半個月,4月底做起了健身教練。工作好找很多,市面上比較缺人,我找了一家工作室,沒有賣課的壓力,比較自由,剛開始店長分配了一些學員,但收入不高,我第一個月賺了不到3000塊,這個月學員多一些,可能收入會翻倍。
九派新聞:會有經濟壓力嗎?
迪恩:其實我不是很擔心。去年在企業裡面做博後,賺到了一些積蓄,存的公積金我提了出來,可以覆蓋房租。另一方面,我在北京很節省,沒有收入的時候,我如果不出遠門,一天的花費不超過30塊錢。
我認為越把賺錢看得太急,財富的積累就越不如我們的心愿,我可以容忍自己停下來一段時間,可以少賺一點,積累一些能力再把這些能力推廣出去,厚積薄發。如果把北京當成一個機會來看待,這個城市還是很適合年輕人發展的,但我大概率不會在北京買房子,畢竟壓力太大了。
迪恩看書時記的筆記。圖/受訪者提供
九派新聞:學員會不會聊一些你讀博的經歷?
迪恩:我有一些學員是被我的自媒體賬號吸引過來的,問的基本上都是我會不會覺得浪費了自己的學歷,或者說後期會有什麼安排,我都告訴他們,我現在心態調整得特別平靜,把當下做好,不要想太遠,想太遠就會越想越累。
短期之內我會把健身當成一個事業,這兩個月我收穫了很多,我看了很多書,學會了健康管理的知識和許多專業技能,在跟會員交流的時候,提升了自己的語言表達能力和市場銷售能力,我也在準備專業技能的比賽和證書的考試。
九派新聞:家人支持你的選擇嗎?
迪恩:他們一開始是有點不看好的,但得知我查出過心理問題之後,他們就告訴我盡量按照自己的意願去生活,怎麼開心怎麼來,不要太勉強自己。
九派新聞記者 馬婕盈
編輯 萬璇 肖潔
【爆料】請聯繫記者微信:linghaojizhe
【來源:九派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