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級數學,「滿減」購物問題,孩子總忘減,不知道省錢就多練

2025年06月14日13:10:13 時尚 3863

文|凝媽悟語

孩子學完《歡樂購物街》後,遇到一類新題型——「滿減」購物。題目要求根據優惠活動計算實際花了多少錢。

比如下面這題:

一年級數學,「滿減」購物問題,孩子總忘減,不知道省錢就多練 - 天天要聞

孩子能很快計算出一共花了多少錢,卻總是忘記扣除優惠部分。第一次做時漏了,訂正了;第二次再做,依然漏掉;遇到新題,還是老問題。

比如下面這題又選成了96,讓他注意看優惠活動,他又不知道該減80還是減15了。

一年級數學,「滿減」購物問題,孩子總忘減,不知道省錢就多練 - 天天要聞

顯然,這個問題需要拿出來進行專項練習

其實,孩子不能立即掌握情有可原。

雖然「滿減」促銷在現實生活中非常普遍——商場促銷、店慶、節日活動,乃至「618」、「雙十一」購物節隨處可見。

但孩子們很少親身參與。通常由大人代勞,孩子缺乏實際體驗,自然就沒有「要扣除優惠金額」的意識

對孩子來說,滿減」完全是一個新知識點。過去計算總價,「求和」就是終點;現在需要額外一步「減去優惠」。思維模式的轉變,孩子必然需要一個適應過程

那麼,如何幫助孩子真正理解「滿減」問題,不再遺漏關鍵步驟,學會計算「省了多少錢」呢?我們需要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一年級數學,「滿減」購物問題,孩子總忘減,不知道省錢就多練 - 天天要聞

首先理解購物相關術語的含義

在「滿減」購物問題中,孩子會接觸到「滿減」、「實際應付」這些新術語,理解它們是正確解題的第一步。

1、理解「滿減」:

  • 「滿」: 指「達到或超過」某個錢數。

  • 「減」: 指「減去」指定的優惠錢數。

  • 合起來,「滿減」的意思是: 當購物總錢數達到或超過規定數目時,就可以減去相應的錢數。

孩子常常犯的錯誤是不知道該減「滿」後面的數,還是「減」後面的數。所以,特別需要強調「滿」和「減」的不同。

  • 「滿」後面的數是門檻,是用來比較判斷能否享受優惠的。

  • 「減」後面的數是優惠的錢數,達到門檻後是需要減掉的錢數。

舉例說明: 「滿100元減20元」

  • 如果購買的商品總價 ≥ 100元,那麼付款時就要減掉20元,也就是能少付20元。

  • 如果總價 < 100元(比如99元),則不能享受減20元的優惠,需按原價99元支付。

一年級數學,「滿減」購物問題,孩子總忘減,不知道省錢就多練 - 天天要聞

2、理解「實際應付」:

  • 「應付」: 指「應該支付的錢數」,也就是物品原本的總價。

  • 「實際應付」:最終真正需要支付的錢數。它是在「應付錢數」基礎上,扣除滿減之後的錢數。

舉例說明:

  • 一本書20元,一個文具盒10元。

  • 應付錢數 = 20 + 10 = 30元 (這是沒優惠時的總價)。

  • 情況一(無優惠): 實際應付錢數= 應付錢數= 30元

  • 情況二(有「滿30元減2元」活動): 因為應付錢數30元達到了「滿30元」的門檻,所以可以享受「減2元」優惠。實際應付錢數 = 應付錢數 - 優惠錢數 = 30 - 2 = 28元

一年級數學,「滿減」購物問題,孩子總忘減,不知道省錢就多練 - 天天要聞

其次,建立清晰的解題步驟

明確的解題步驟可幫助孩子有條理的解決問題。

第一步,讀題圈畫重點

圈出題目中的滿減規則:帶「滿......減......」的信息,比如「滿80元減10元」、「滿60減5」等等。

圈出物品的價格:比如「10元」「20元」等等。

圈出需要解決的問題:比如「買了兩本書,實際花了多少錢」「買了一支鉛筆、一塊橡皮,實際應付多少錢」

第二步,計算應付錢數:

根據題意列算式,計算出所有物品原價的總和。比如:一件衣服是45元,買兩件衣服多少錢?就是45+45=90元。

第三步,比較判斷:

將第二步得到的應付錢數與滿減規則中的「滿」金額比較。如果應付錢數 ≥ 「滿」金額,則滿足滿減;否則不滿足。

用到的知識點就是比較兩個數的大小,比如:90>80。

第四步,計算實際應付錢數:

如果滿足滿減規則,則需要用應付錢數減去「減」後面的金額。否則直接付應付錢數。

比如:應付錢數是90元,滿減規則是「滿80元減10元」,90元>80元,滿足條件,那麼實際應付就是90-10=80(元)。

一年級數學,「滿減」購物問題,孩子總忘減,不知道省錢就多練 - 天天要聞

再次,專項練習

有了清晰的解題步驟,要真正運用起來,在練習中進行實戰體會。

以孩子曾遇到的一道真題為例。

1、讀題圈畫重點

滿減規則:滿50元減5元。

物品價格:36元、18元。

解決問題:買兩本書實際花了多少錢?

一年級數學,「滿減」購物問題,孩子總忘減,不知道省錢就多練 - 天天要聞

2、計算應付錢數:

根據題意,買兩本書花的錢數就是把兩本書的原價加起來:36+18=54元。

3、比較判斷:

54元>50元,滿足滿減規則。

4、計算實際應付錢數:

因滿足滿減規則,需要扣除優惠。那麼實際應付錢數:54-5=49元。

有了做題步驟的指引,做題是不是很簡單的呢!

孩子會做一道題,不代表會做這一類題,還要再找些題目讓孩子練練手,以達到熟練內化的目的。下面是幫孩子找來的一些題目,可以參考練習。

一年級數學,「滿減」購物問題,孩子總忘減,不知道省錢就多練 - 天天要聞

模擬滿減購物,玩中學

有真實的體驗,孩子會理解夠透徹。

不過,現在都是電子化支付,商場活動也早給計算好,「滿減」只是讓我們考慮想不想省錢的問題,幾乎沒有機會去體驗真實的「滿減」算錢,要讓孩子有實際體驗,剩下的方法就是在家裡模擬演練。

準備道具:學習幣,貼好價格標籤的玩具、文具、書本、零食等等(價格都用整數,比如5元、10元、5角等等)

設置規則:寫滿減規則「促銷:滿50元減5元」。

輪流當老闆和顧客:

孩子當顧客:讓孩子選幾樣物品,算出總價,問孩子:看看夠50元了嗎?能減錢嗎?算算實際應付多少錢?操作付錢找零的過程。

孩子當老闆:家長挑選幾樣物品,讓孩子算總價、判斷是否滿減,家長給錢,讓孩子找零。

關鍵:每次結算都要強調「滿50元了嗎?能減錢嗎?」強化這個滿和減的判斷步驟。

一年級數學,「滿減」購物問題,孩子總忘減,不知道省錢就多練 - 天天要聞

寫在最後:

「滿減」購物問題是一年級數學必考難點之一,孩子往往缺乏「省錢」概念,容易陷入慣性思維——算出商品總價便以為大功告成。

對孩子來說,滿減的確是全新的知識,需要一個逐步理解和內化的過程。

我們可以幫助孩子建立清晰的解題步驟,通過循序漸進的專項練習和實戰應用,引導他們熟練掌握解題方法,最終達到靈活運用、融會貫通的目的。

時尚分類資訊推薦

葉一飛登《時尚先生fine》封面:希望更多人關注賽車運動 - 天天要聞

葉一飛登《時尚先生fine》封面:希望更多人關注賽車運動

近日,勒芒24小時耐力賽冠軍葉一飛登上《時尚先生fine》封面,他表示:希望更多人關注賽車運動。談未能衝線「這個時候庫比卡的體能狀態良好,讓他繼續駕駛能把風險降到最低,而勒芒是一個團隊運動,不是說一個人榮耀最大化。不管在車庫裡面待著還是說在
山姆不再是中產的「好麗友」? - 天天要聞

山姆不再是中產的「好麗友」?

文 | 唐辰同學山姆會員店,正在透支中產的信任。好麗友有一句經典的廣告詞,叫「好麗友,好朋友」。但好麗友最近惹起的輿論風波,似乎在一夜之間,讓山姆背刺了500萬山姆中產會員,不再是他們的「好朋友」。起因是,有會員發現,山姆下架了蛋黃酥、米布丁、楊枝甘露等多種爆款好評商品。而好麗友派、衛龍魔芋爽、溜溜梅、盼...
南京是二百五嗎?怎麼形象變成鴨子了? - 天天要聞

南京是二百五嗎?怎麼形象變成鴨子了?

上午在熙南里逛逛…看到蘇超的宣傳畫,還合影了,但回頭越想越不對勁… 不是!南京的形象怎麼變成鴨子了?愛吃鴨子就是鴨子嗎? 南京隊的隊徽,不是辟邪嗎? 所以,形象難道不該....
熱戀的「小楊」姓趙,35歲,男! - 天天要聞

熱戀的「小楊」姓趙,35歲,男!

「警察同志,我的女朋友可能是個騙子……」近日,山東省淄博市市民小劉神色慌張地來到了淄博市公安局淄川分局商城路派出所報警,稱自己被「女友」騙了9000多塊錢。經了解,今年2月,小劉通過社交軟體結識網友「小楊」,隨後兩人很快發展戀愛關係。「老公,給我轉點錢。」「老公,你能給我一二百塊錢用嗎?」……在此期間,...
首發經濟「點燃」城市活力  政策助力培育消費新場景 - 天天要聞

首發經濟「點燃」城市活力 政策助力培育消費新場景

央廣網北京7月18日消息(記者 樊瑞 實習生 徐愷昕)首發經濟正在深入城市,成為提升消費能級、打造新消費增長點的重要策略,為城市發展帶來新動能。各地政府積極推動首發經濟的發展,提出各種政策助力,支持新產品發布、首店開設等活動,以激發消費新動
2025減肥排行首的產品,中國口碑極佳減肥產品來襲 - 天天要聞

2025減肥排行首的產品,中國口碑極佳減肥產品來襲

在這個「以貌取人」「顏值至上」的時代,減肥已然成為人們在形象賽道上激烈角逐的 「必爭高地」。打開購物軟體,琳琅滿目的減肥產品令人目不暇接,究竟該如何抉擇?別焦慮!今天,作為深耕減肥領域的 「資深課代表」,我將為大家揭曉 2025 年減肥界的
古裝美女 #十二金釵紫衣仙女 #氣質美女 #清純美女 #圖文欣賞 - 天天要聞

古裝美女 #十二金釵紫衣仙女 #氣質美女 #清純美女 #圖文欣賞

在歷史的長河中,古裝美女總是以她們獨特的韻味和魅力成為人們心中永恆的綺夢。那些身著華服、儀態萬千的佳人,彷彿從古老的畫卷中緩緩走來,帶著歲月沉澱的優雅與神秘。「十二金釵紫衣仙女」這一形象,宛如夢幻般綺麗。十二這個數字,在中國文化里向來寓意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