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高考6月10日落下帷幕
這些天,一個個感人瞬間
在考點內外上演——
高考,在學生們的成長中
有著特殊而深遠的意義
相信「天生我材必有用」
每一個夢想都值得我們守護
一起看這些高考溫暖瞬間↓↓
「世界以痛吻我,我卻報之以歌」
6月7日,在安徽省宿州市
患有「成骨不全症」
身高僅為1米3的王子文
被考點工作人員引導著
一步步走進考場
2025年6月7日,王子文進入考場
王子文被確診「成骨不全症」
那時她才七八個月大
人們習慣把成骨不全症患者
叫做「瓷娃娃」
這個看似美麗的稱呼
代表的卻是
飽受疾病和痛苦折磨的人
因為輕微碰撞
便可能造成嚴重骨折
王子文媽媽許成香閑暇時的畫作
在家庭最困難的時候
王子文歷經多次手術
母親許成香輾轉多地求醫
卻從未想過放棄
雖然大部分時間裡
只能坐著或躺著
還很容易受傷
王子文卻勤奮好學
「一次期末考試
王子文考了雙百分得了第一名
我跟班主任都高興得很」
王子文優異的成績
成為媽媽許成香堅持的動力
王子文在教室備考
許成香和王子文在校內宿舍吃飯
王子文十分珍惜上學的機會
疼痛期過了之後
她就會在病床上
重新拿起課本
正在鋼琴演奏的王子文
「我想好好學習參加高考
想給自己更好的未來
想從事音樂治療方向的工作
幫助治癒有心靈創傷的人
渡過難關」
王子文在宿舍掛著的勵志語錄
「世界以痛吻我,我卻報之以歌」
這句王子文最喜歡的話
正是她真實的人生寫照
祝福王子文
希望這個愛笑、堅強
也懂得心疼父母的女孩
能通過自己的努力
實現夢想
綻放出璀璨的光芒
「以父為舟,以筆為槳」
6月7日,在四川廣安鄰水
一位癱瘓父親坐著輪椅
讓先天小腦萎縮的兒子坐在自己身上
兩人去考場的視頻
讓無數網友動容
網友:「這就是以父為舟,以筆為槳」
在考試期間
當地民警背著他上下樓梯出入考場
願少年能考出理想成績
金榜題名,邁進心儀的大學
「願你走向光明未來」
6月7日,廣東深圳
今年廣東唯一的全盲考生
19歲的陳信和
在母親江女士的攙扶下
再次前往高考考場
網友:當他走進考場的時候
他就已經交了一份滿分的卷子
中午12點50左右
高考第一門科目語文考試結束
陳信和在老師的攙扶下
緩慢走出考場
然後老師親自將他的手交給了母親
考試期間
學校安排了一名特殊教育學校教師
一名心理老師,一名醫生進行陪同
保證考生順利考試
為了更好地放置盲文試卷
方便學生答題
考場內將兩張課桌拼在一起
考生媽媽江女士表示
孩子是第二次參加高考了
平常較為自立自強
一直在為自己的目標而努力
托舉1.4萬特殊考生!
每個夢想都值得用心守護
6月7日,全國高考首日,一名家長在背送女兒進入廣西三江侗族自治縣三江中學考點
在今年報名參加高考的1335萬考生中,有1.4萬餘名殘障考生獲批得到合理便利支持。他們是8500多萬殘疾人群體勇敢追夢的代表。
「大家的關心讓我感覺很溫暖。」因病造成視力殘疾的浙江杭州考生季佳瑩說,「只要努力向前沖,就不會有遺憾。」
為了讓每個孩子順利圓夢,教育部要求,繼續做好殘疾人等特殊困難群體的考試服務,為殘疾考生參加考試提供合理便利;中國殘聯指導各地殘聯,及時了解當地殘疾考生情況、對接考務細節,協同相關部門保障護航……
今年有12個省份的16名盲人考生,在特殊考場接到了專門為他們命制的盲文試卷。根據相關規定,使用盲文試卷的全盲考生作答時間為普通考生的1.5倍。
這是自2014年首次使用高考盲文試卷以來,教育部門連續第12年在高考中提供盲文試卷。
類似的溫馨關懷,身有不同殘疾種類和等級的特殊考生,有著切身體會——
視力殘疾考生摸得到:考場提供現行盲文試卷、大字型大小試卷(含大字型大小答題卡)或普通試卷;使用大字型大小試卷或普通試卷的視障考生,作答時間延長30%;允許攜帶盲文筆、盲文手寫板、盲文作圖工具等輔助器具或設備。
聽力殘疾考生看得到:免除外語聽力考試,允許攜帶助聽器、人工耳蝸等助聽輔聽設備。
肢體殘疾考生感受到:考場允許使用輪椅、助行器等,有特殊需要的殘疾考生可以自帶特殊桌椅參加考試;對上肢無法正常書寫或無上肢考生等書寫特別困難考生,作答時間延長30%。
提供合理便利不是某種「特權」,而是解除殘障學生前進路上的障礙,助他們一臂之力。
2012年,全國僅有100餘名殘疾考生獲得高考便利;13年過去,這一數字增長到140倍。申請合理便利成為常態流程,方便殘障考生的辦法舉措走上制度化軌道。
「因為視力障礙,孩子一路求學不容易,尤其是走上高考考場。」廣西馬山縣考生覃玉瓊的母親說,「這些關愛舉措很暖心,給了孩子更多拼搏的動力和信心。」
河北省為殘疾考生配備引導員等必要支持;湖南省殘聯聯合社會力量,為有需求的殘疾考生提供愛心送考服務;四川省針對特殊困難考生,實施「一人一策」精準幫扶,涵蓋心理疏導、營養支持、輔助器具適配等暖心服務……殘障考生的笑臉,凝結著全社會的愛心。
「我參加愛心送考20年,這是一條向善而行的路。」湖南長沙的哥劉繼宏今年自製時間表,連續幾天把失去右腿的曹同學從家送到考點,再從考點接回家。
因脊髓炎導致下肢癱瘓的四川資陽考生蔣欣桐,通過綠色通道可提前30分鐘進入考場,父親也被允許在旁協助進出。
「我相信,通過努力,我們也能回饋社會。」考試結束後,蔣欣桐開始考慮專業,「我想報考建設、交通方面有關專業,促進無障礙設施更多更好,方便殘障人士出行。」
截至2024年底,全國在校殘疾大學生超10萬人。未來,殘障學生的夢想,定會熠熠閃光。
來源:微信公眾號「共青團中央」綜合整理自人民日報、新華社客戶端、光明網,抖音@微觀安徽、@鄰水發布、@單縣融媒、@南方日報·南方+,網友評論等
編輯:李煜
審校:楊學娟 陳昊晴
審簽:劉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