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試結束,請考生停止答卷!」6月9日18:15,最後一場考試的鈴聲準時響起,2025年高考正式落下帷幕。在河南南陽市方城縣第一高級中學高考點外,完成高考的學子們魚貫而出,考點外的人群立刻沸騰了,家長們送上鮮花、掌聲、擁抱和祝福……空氣里滿是喜悅的味道。而在這喧囂的人潮中,一位女子安靜地獨自走出考點,與周圍的熱鬧形成了奇妙的對比。
郝火的准考證。 受訪者供圖
她叫郝火。當其他考生在人群中急切尋找各自母親的身影時,她自己早已是一位媽媽了;當其他考生完成人生第一次高考時,這卻是她闊別考場20年後的再次追夢。20年,這漫長的間隔,比應屆考生的年齡還要長。第二次高考,她的目標十分明確:考入中醫藥院校,成為一名中醫。
6月10日,高考結束回到鄭州家中,郝火從容地切換回來多重身份:溫柔的母親、體貼的妻子、幹練的職場人。她抽空接受了記者的採訪,分享了自己的人生故事。
20年後再入高考考場
「還行吧,感覺還可以。」談及此次高考的感受,郝火顯得雲淡風輕。「今年數學難度稍微大一點,感覺比我平時做的練習卷難度要高一些,其他還可以。」
2005年,她以600左右的高分考入四川大學。在川大文學與新聞學院的四年時間裡,她學的是廣播電視新聞專業。而這一次高考,她依然選擇的是文科方向。「2005年的高考,考的就是文科政、史、地,那時候是綜合。今年河南省新高考剛好正式實施,可以自己選科目,我選的還是政、史、地,但三科分開考。」
走進考場,郝火恍惚中感覺和20年前的情形一模一樣。 「考的科目一樣,考場也完全一樣。旁邊全是應屆生,只有我是以社會考生的身份報名參考的。」
郝火介紹,社會考生會與應屆生一起隨機安排考場。因此,她是考場內那個獨特的個體。因為年紀偏大,也有學生朝她多看幾眼。「他們可能感覺我不太像學生。」郝火笑稱,1987年出生的她,上一次參考時18歲,現在已是38歲。「距離上一次高考的時間有20年,比現在參加高考學生的年齡都大。還挺喜劇的。」
讓郝火覺得有趣的是,第一場考完,在學校大門口等待放行間隙,她和保安聊天時居然被當成了應屆考生,對方問:「你們是有家長來接嗎?」監考老師檢查身份證時,也是一臉詫異。「不過很快就反應過來了,是社會考生,也沒多問啥。」
生活中的郝火。 受訪者供圖
人到中年想棄筆從醫
人到中年,再次挑戰高考,郝火說原本自己並不緊張。「但進入考點,過了安檢後,看著大家都拿著資料在複習,也不自覺地被那種緊張氛圍感染了。」高考結束後,她走出考場才長長舒了一口氣。「三天下來,人還是會比較累!」
間隔20年再上考場,是何動機促使她大齡追夢?「為了考取醫師資格!」郝火的答案簡單明了,她想轉型當中醫。
郝火介紹,想要成為一名中醫,就必須取得醫師資格。一般來講,考取醫師資格有全日制中醫教育、中醫師承兩種方式。而通過高考進入全日制中醫大專或本科院校學習,是最直接的方式。「高考只是一個路徑,我清楚地知道,我想要的是什麼。」
20年前,高考進入川大後,郝火學習的是新聞。大學畢業後曾從事記者工作。雖然此後她離開了記者崗位,但幾乎都從事文字工作。人到中年突然要棄筆從醫,轉行當中醫,是一時興起嗎?郝火說「不是」。
大學時期她就對國學感興趣,在2019年瘋狂地迷戀上了中醫學,通過自學逐步掌握了一些基礎的中醫知識。「此後一段時間,偶爾通過一些名中醫在網上分享的小妙招,幫家人解決了一些常見的不舒服的問題。」郝火說,她慢慢自學了一些基礎的針灸知識並嘗試著應用。「無論是艾灸,還是針灸,家人反饋效果都很好,這給了我非常大的信心。」能幫家人解決一些實在的健康問題,堅定了郝火轉行當中醫的信念。
重新開始備戰高考
郝火在乎家人的身體,她的家人在郝火逐夢的路上,也給予了她最大的支持。「包括參加高考,包括今後去上大學,家人都非常支持。」
郝火說,從去年11月份備考開始,丈夫和婆婆承擔了所有家務事,包括接送孩子上幼兒園。「家中的大小事兒,都是以我的時間安排為主,他們也不會有什麼怨言。」
為了能靜下心來備考,郝火常去公司附近的茶室、咖啡館、24小時公共圖書館學習。一方面可以兼顧工作,另外一方面也不打擾同事上班。
談到具體的備考方案,郝火說她沒有報班,也沒有安排課表。「但我知道怎麼去選擇重點,像語文和英語我基本直接就pass了。」郝火解釋,一方面是本身基礎還可以,另一方面備考時間有限。「最難的是數學,其實我當年數學還不錯,但20年後全部忘了。」
由於沒有時間將課本重新學一遍,郝火想著通過刷題、刷考卷的方式複習政、史、地及數學。「邊做卷子,邊發現不太會的知識點,然後去鞏固。」郝火說,但她發現這種方法對數學行不通。「數學題目的答案,我都看不懂。」
於是,郝火在b站找了一個博主老師,「把他講的課程全部過了一遍,然後才逐步上路。」郝火表示,後來她刷題時,數學能得到100分左右。「這次高考,數學題比平時練習的要難,感覺只能得到大概90分,差不多吧!」
郝火坦承,自己這個年齡段記憶力會下降,複習地理和數學的時候,剛開始覺得會了,但沒有辦法通過大量的練習去鞏固,就會忘了知識點。「所以我還是會把重點的知識點梳理出來,再去過一遍。」
郝火的數學複習資料。 受訪者供圖
本科目標河南中醫藥大學
本次高考結束後,郝火併沒有像很多應屆生一樣,著急核對答案。她自己預估,能考到500分左右,「保守點吧。」
對於高考的目標學校,在她的內心深處,早已選定了目標。「我的家在鄭州,再加上已有了孩子,所以我的選擇就不會那麼寬泛,基本限定在鄭州了。」郝火表示,即使自己最終考了一個不錯的分數,可以報更好的學校,也不會選了。「在鄭州,其實已經提前看過學校了。」
郝火認為,自己考上大專肯定是沒問題的,因此鄭州一所大專院校是她的選項。「選本科學校的話,目標是河南中醫藥大學。這是我的理想大學,但這個學校是本科院校。」郝火表示,「之所以積極備考,就是覺得考進去還是有希望的。所以就沖一衝,不留遺憾!」
20年後,郝火再戰高考的消息,讓她的大學室友相當震驚。不過大家在了解到郝火再次參加高考的目的以及備考狀態後,都表達了欽佩和祝福。室友「菜花」說,自己甚至有點羨慕她,郝火找到了自己真正感興趣的職業領域。室友「阿肚」對她說,「真好啊,你能這樣專註地投入到一段學習中。」而在室友「垚垚」看來,郝火如此堅定地去做一件事,早有跡可循。「垚垚」說,郝火當年為了追尋自己想要的生活,毅然從河南一家省級媒體裸辭,然後去迪拜工作。她還當過背包客,足跡遍布東歐、東南亞各國,也走過祖國的很多名山大川。
「我覺得她是一個敢想敢做的人,不管是學中醫還是參加高考。」在「垚垚」內心,不僅珍藏著與郝火大學四年的純真友誼,還有對她的佩服。「人生到底是曠野還是軌道,其實都在個人選擇。人到中年還能有其他的選擇,我很佩服她這種敢想敢幹的勇氣和毅力,也希望她如願考上自己心儀的大學,華麗開啟她的斜杠人生。」
來源:上游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