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報訊(記者劉洋)2025年全國高考正在進行中,一種新型詐騙盯上了考生和家長。近期,多地網友反映,收到自稱××省教育考試院的簡訊,「提示」收信人被「ai監考」監測出「斜眼偷看答案」。6月9日,四川省教育考試院、浙江省教育考試院、江西省教育考試院等紛紛通過官方微信公眾號發布闢謠信息,表示教育主管部門和招考機構絕對不會向考生髮送此類信息,提醒考生及家長注意保管好個人信息,謹防上當受騙。
上圖已被浙江省教育考試院闢謠。 圖/浙江省教育考試院官方公眾號
「[××省教育考試院]同學你好!ai監考監測到你在2025年6月7日3:00-5:00的數學考試中有斜眼偷看附近考生答題卡的行為,成績記為0分,請認真對待後續考試,如果有疑問請致電。」近日,浙江、山東、江西、四川等地網友反映收到了以上述內容為主的簡訊通知,有網友收到簡訊時手機提示「發件人不在你的聯繫人列表中,報告垃圾信息」。
浙江省教育考試院提醒各位考生及家長注意保管好個人信息,收到可疑簡訊,切勿輕信,不點擊鏈接、不回撥電話、不透露信息、不回復、不轉賬;有疑問通過官方渠道核實,遭遇詐騙立即報警。
「在大家全力備考的同時,一些不法分子也蠢蠢欲動,企圖利用考生和家長的急切心理實施違法犯罪。」為保障考生和家長的利益,公安部網路安全保衛局也通過官方微信公眾號提醒考生及家長注意高考相關騙局,包括「「提前查詢分數」 騙局、「偽造錄取通知書」 騙局、「教育補貼」 騙局等。
其中,根據詐騙套路,不法分子會冒充所謂的知名輔導機構負責人、冒充高校招生辦人員、冒充教育部門和高校工作人員等,以索取「預付定金」 、發錄取簡訊討要學雜費、群髮網址鏈接的方式騙取考生和家長的個人信息及錢財。對此,公安部網路安全保衛局表示,不管騙子偽裝成什麼身份,繞多少圈,最終目的都是「轉賬、匯款、騙錢」。提醒考生和家長凡是涉及財物信息的一定要提高警惕,多加核實確認,切勿輕信他人,以免財產受損。並認準考試政策、成績查詢、志願填報、錄取結果等信息獲取的官方渠道,如各省教育考試院官網,切勿輕易將考生及家人的身份信息、准考證號、銀行賬戶等信息泄露給他人。
編輯 繆晨霞
校對 柳寶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