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地的《統計年鑒》,是我們了解一個區域社會經濟發展最為集中、數據最為詳細的信息來源。
如果你想通過《統計年鑒》了解一個區域的宏觀發展情況,大多城市的《統計年鑒》,可在當地的政府或統計機構的官方網站上找到。
當然,這個來源也有缺點,那就是數據收集時間較長。比如2023年的數據,通常會在2025年初才披露。
另一個缺點是,由於歷史的原因以及《統計年鑒》並無強制格式要求,所以各地披露的項目,差異會比較大。
有些城市的《統計年鑒》,披露了戶籍人口的婚姻情況,這能讓我們能通過《統計年鑒》,了解一個區域的婚姻或生育情況。
比如《成都統計年鑒2024》,就披露了成都全市及下轄或代管的區縣市已婚育齡婦女(這是官方的標準用語,沒有歧視小仙女的意思)數量,以及生育的子女數量分布情況。

數據顯示,到2023年末,成都全市共有育齡婦女304.99萬人,其中13.23%的婦女(約40萬)暫未生育。
結合當年13.45萬的結婚登記人數,可知全市大約有33萬結婚一年了、但仍然沒有生育的女性。
這其中,哪些是處於十月懷胎狀態中的、哪些是因為生理原因不能生育的、哪些是個人意願主動選擇不生的,不在官方的統計範圍內,或許只有當事人自己才清楚。
去掉沒生的,剩下就是已經生育的,佔比為86%。這說明,生育是大多女性的選擇,不生是少數現象。
具體到成都不同的區縣市,生和不生的比例,區別還是很大的。錦江區未生育的女性比重達到19%,成華區為17%,遠高於彭州市、金堂縣和蒲江縣的7%。
《成都統計年鑒2024》並沒有說明這組數據的統計範圍(戶籍人口?還是常住人口?),我們不去推測產生這種現象的原因。
另外,圖表中還有一個值得關注的現象,那就是:不管是發展水平更高的市轄區,還是成都下轄的縣,生育三個子女的婦女,都屬於少數現象,所佔比重普遍在5%以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