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5電影網專稿 2024年是女性創作者爆發和豐收的一年。大銀幕上,開年的票房領跑全年市場、中秋檔的以及正在上映的口碑表現出色,更是創造評分與票房雙佳績。
小熒屏中,成為首部入圍戛納國際電視劇節主競賽單元的華語劇集。
女導演和女演員聯手製造了揮拳的「樂瑩」、出走的「李紅」、以身入局的「余笑琴」、獨立堅強的「鐵梅」、清醒的戀愛腦「小葉」和認真生活的「張鳳俠」等深入人心的女性角色。
本期節目我們邀請影評人馬戎戎為我們細細拆解「她創作」之下,女導演和女演員究竟帶來怎樣的「好東西」。
女性形象的重新塑造
在今年,女性創作者對全年齡段、全社會階層的女性都進行了不同於以往的書寫,打造出了許多形象各異,又深入人心的女性角色。這些女性形不會過多地顯示性別上的魅力與風情,更傾向於傳達女性自然的生活狀態。比如,在《熱辣滾燙》中,樂瑩的日常穿搭是t恤+短褲的休閑風格;在《好東西》中,職業女性王鐵梅在日常生活中也很少穿高跟鞋。
「我覺得這是基於女性之間的惺惺相惜,女性導演用更加敏銳的觀察力捕捉到了不同女性身上的獨特魅力。」馬戎戎說。
導演曾在採訪中表示,身上有一種在壓抑下想要抗爭和跳出來的洶湧;《好東西》的導演也曾談到身上有一種快樂的氣息,很堅毅很勇猛;則有一種可愛又脆弱的氣質。
在電影《我談的那場戀愛》之中,和女導演合作的在形象上達到了一次脫胎換骨般的變化。導演捕捉到了她身上理性、獨立、冷靜的一面;鍾楚曦在之前的銀幕作品中均以「有侵略性、攻擊性」的美麗形象出現,但在《好東西》中,邵藝輝導演反差性地呈現出了她非常天真、感性的氣質。
女性題材的深入挖掘
2024年的「她創作」區別於、、等過往女性導演的創作視角,越來越多地傾向於凸顯女性的個體價值,多元化地展現女性的生活方式。而性別文化體系對女性角色的壓迫,在表現過程中也較為隱晦,比如,電影《出走的決心》通過呈現女主角李紅的微小遭遇,來表現她在家庭關係中被動地位:當丈夫希望她去做家務勞動的時候,不會以語言來進行交流,而是以「敲桌子」「 敲窗戶」等動作示意。
從女性意識的表達上來看,女性導演鏡頭下的女性形象大多是勇敢且自主的,她們走出世俗的掌控和規訓,勇敢地探尋自我。比如,《熱辣滾燙》中的樂瑩在影片的結尾拒絕了前男友複合的請求;《出走的決心》中50+的家庭婦女李紅勇敢地開車上路,追尋自己;《我的阿勒泰》中,導演鏡頭下的張鳳俠顯現出了一種不同於傳統母親的特質,她的內心強大、情緒穩定、對於陌生的環境展現出極強的適應能力。
馬戎戎認為,目前「她創作」可拓展的空間與潛力巨大,在社會議題方面要進行更深入地開掘,女性題材也可以嘗試與各種各樣的類型片相結合。
截至目前,中國女性參與社會勞動的比例達到70%,女性觀眾的佔比也達到了60%以上 。雖然女性題材作品在今年迎來了一波小高潮,但是我們依然可以看到它的廣闊的成長空間和巨大的可挖掘潛力。讓我們共同期待未來女性創作者可以為電影市場創作出更多的「好東西」與「新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