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
「22歲高職畢業生
成高校木工實訓課教師」的消息
引發關注
據長江日報消息
今年6月
22歲的葉崇政
從湖北生態工程職業技術學院畢業
學習傢具設計與製造專業的他
通過招聘
入職武漢生物工程學院
成為一名木工實訓課教師
截圖來源:武漢生物工程學院官網
這是武漢生物工程學院
第一次開設木工實訓課
葉崇政說
木工實訓課的教師崗位
更看重實踐能力
他認為豐富的大賽經驗
成了自己的加分項
武漢生物工程學院有關負責人介紹
今年暑假,學校建成了
木工實訓室等
15間實訓室、實驗室
其中
木工實訓課有4名專職老師
3名兼職老師
這門課程是建築工程學院
新生的必修課
學校其他專業學生則可選修
大一時
對木工感興趣的葉崇政
被學校的一則木工製作比賽
吸引而參賽
沒有接受任何訓練的他
出人意料地獲得好成績
此後
他開始在學校木工實訓室
接受系統訓練
並參加各類技能大賽
去年9月
他在中華人民共和國
第二屆職業技能大賽
木工賽項獲優勝獎
還獲得了長江大學
免試升本機會
他計劃明年去完成學業
儘管目前已經找到工作
但葉崇政仍決定
利用周末的時間
到母校的木工實訓室上課
在葉崇政看來
大賽經歷讓自己
打下紮實的基本功
訓練出更精細的
木製品製作水平和還原能力
但還不足以應對更多、
更具體的實際問題
「職業技能的學習是終身的」
早在2013年
中國青年報就曾關注到
「職校生破格當大學老師」的話題
2009年
中專生劉輝
在全國職業院校技能大賽
烹飪項目比賽中獲得一等獎
之後
他以「特殊人才」的身份
被天津青年職業學院破格引進
為大專學生開設
「中式面點」課以及「基本功訓練」課
作為特殊引進人才
劉輝與他的第一屆學生幾乎同齡
到2022年
劉輝已為烹飪行業培養出
1000餘名專業高技能人才
2022年
針對「職校生破格當大學老師」的話題
北京日報評論稱——
無論是站上講台,還是獲評「高級」,職校生的發展路徑總會成為某種「新聞」。這恰恰說明,他們的發展渠道還算不上完全暢通。在很多人的潛意識裡,仍存在「成績不好才上職校」的舊觀念,而從就業環境看,雖然某些領域人才缺口很大,畢業生年年供不應求,但諸如高校、院所等在選拔人才時,還是會更多傾向於學歷、學術等標籤。一來二去,刻板印象持續加深。從這個意義上說,讓職校生的成功路少些「逆襲感」,關鍵是要為相關領域人才提供更多展示潛力、能力的平台,讓能工巧匠們有錢、有面、有奔頭。
你怎麼看?
中國青年報(id:zqbcyol 整理:陳茜)綜合自長江日報、北京日報、中國青年報(2013年01月22日 01 版 記者 張國)等
責任編輯:李麗
來源:中國青年報官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