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6日,「智匯生態-ai共創未來」人工智慧生態夥伴大會在濟南舉辦。會上,濟南市發布首批大模型推薦目錄,包括120個大模型。
濟南市工業和信息化局黨組書記、局長魏斌介紹,這些大模型來源於國家網信辦深度合成服務演算法及生成式人工智慧服務備案產品(佔全省比重60.8%)、省工業和信息化廳工業領域行業大模型「揭榜挂帥」攻關項目(佔全省比重35.2%)、首批人工智慧大模型典型應用案例(佔全省比重66%)以及重點監測的大模型產品(佔全省比重58.7%),涵蓋工業、數字政府、醫療健康、能源、教育、交通等12個行業和領域。其中,工業領域大模型最多,共44個,佔比36.7%;企業服務大模型17個,佔比14.2%;數字政府大模型12個,佔比10%;醫療健康大模型11個,佔比9.2%;其他行業領域大模型36個,合計佔比29.9%。
濟南市工業和信息化局堅持應用導向,加快推動大模型賦能千行百業,33個大模型應用案例入選山東省首批人工智慧大模型典型應用案例,數量穩居全省首位。其中,浪潮雲洲的知業大模型擁有模型訓練和ai智能體開發兩大核心平台產品,已形成智纜、農業、煤化工、皮革等9個行業大模型,並在山東電工電氣、齊魯製藥、江蘇亨通、安徽安利等大型企業落地應用。雲鼎科技的雲鼎工業大模型依託ai訓練中心國產化算力集群和視覺、預測、自然語言、多模態四大核心能力,已形成縱向深耕礦山,橫向覆蓋化工、電力、油氣等領域的行業大模型,並在山東能源集團43對礦井及國家管網集團、皖北煤電集團、陝煤集團等30餘家大型能源企業落地應用。麗陽神州的麗陽雨露大模型,作為首個生活服務業行業大模型,目前服務了超過萬名家政服務人員和21家企業。神思電子的行業知識大模型「祝融」,已應用於濟南能源集團96969客戶服務熱線,可實現24小時內480路同時接聽用戶訴求。政和科技的策問大模型實現了政策服務的智能化和自動化,並在江西、青島、貴陽、昆明等地上線部署。
魏斌表示,下一步,濟南市工業和信息化局將加快推進人工智慧技術創新和融合應用,鼓勵與通用大模型企業協同創新,引導應用軟體企業向行業大模型企業轉型,推動形成通用大模型「兼收並蓄」、行業大模型「百花齊放」的發展態勢。同時,將持續開展「ai泉城賦能行動」,構建場景應用體系、開展應用示範典型評選、常態化組織場景發布和供需對接,打造「空間布局優化、平台能級提升、產業集聚發展、人才服務有力、政策保障完善」的良好產業生態,為新型工業化發展提供強大動能。
(大眾新聞記者 段婷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