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迴避型的人,到底是否有真愛
今天刷到《不止於她》郭柯宇採訪,王屹芝問及婚姻,她溫柔地說:「能不能不要聊離婚呢,人家現在過得很好。」
王屹芝準備了幾張牌子:愛情、友情、父母、孩子、自己,讓她做出選擇。
郭柯宇毫不猶豫第一個去掉了愛情,也去掉了自己,她說:「我想找到生命的意義,每個生命都要活得有意義有價值。」她留下了父母和孩子。
有人覺得,「自己這張牌子也可以留下,不要丟了自己。」
但也有人覺得,「但我認為父母和孩子身上都有自己的影子和靈魂。我喜歡她的選擇。」
郭柯宇在離婚後,為了生計,註冊過滴滴,給短視頻寫過劇本,賣過面膜。她不想過手心朝上的日子。從《再見愛人》中的疲憊、富態,到如今淡然又靜默,複雜且從容的姿態。
她溫柔、堅強、敏感,離婚後的蛻變讓不少網友感嘆,郭柯宇在娛樂圈絕對是一顆遺珠。
她深深扎入生活的土壤里,卻依舊乾淨。
想必大家和幸知一樣,都是從《再見愛人》中認識到郭柯宇,她一上來,裹著大紅圍巾,穿著豬肝色的羽絨背心,跟大家印象中的女明星完全不一樣,她更像是生活中平凡而庸碌的中年婦女。
只有了解過她的人,才知道,她20年前在影壇的含金量,1996年由她主演的《紅櫻桃》一經上映,獲得巨大的關注,創造了票房紀錄,而郭柯宇也憑藉此片一舉拿下第5屆平壤電影節最佳女主角、第2屆上海國際電影節最佳女主角、第十九屆大眾電影百花獎最佳女主角等多個影后桂冠。
所以,這些年,她是經歷了什麼?
經歷了與章賀的婚姻。
多年前,她和章賀因戲結緣,兩人談戀愛不到2個月就結婚了,再一年後兒子出生了。
快得讓人猝不及防,肯定是很相愛吧。
但她給出的閃婚理由是:合適。
離異一年再重聚時,有著10年婚齡的兩人卻有著十分生分的距離,細看,其實都是郭柯宇在默默拉開距離,節目組給兩人打的標籤是:沒有愛情。
在節目中,郭柯宇多次感嘆:「我的世界他不懂,他的世界我也不太願意去。」
重述過往,原來婚後的兩人,都生活在各自的世界裡。
生活習慣、興趣愛好、為人處世皆不同。兩人「合租過日子」、保持著各自的距離,誰都不願向對方踏出一步。
過著婚內分居的生活,從相敬如賓,到無話可說,再到分道揚鑣,一別兩寬。
郭采潔評價說:郭柯宇是嫁給婚姻,而不是嫁給章賀這個人。
但即便是如此,郭柯宇也並不是對章賀真無感情,她也為這段婚姻做出很大努力和犧牲。
當然,章賀對郭柯宇也是真的好,不離不棄照顧郭柯宇,他上這檔節目,在意的是一個「究竟」,究竟郭柯宇這十年有沒有愛過自己,他明明也是那麼的意難平。
兩人在後面的幾期中,還一起騎馬、坐船、騎摩托,有過太多的甜蜜互動,怎麼看也都不像是沒有愛情的樣子。
可為什麼兩個人最終還是無疾而終?這就需要我們從人格底色去看。
二、情感隔離,是迴避型人格的保護色
郭柯宇的悲劇婚姻,是帶有童年不幸經歷的重複。
郭柯宇有一位畫家父親,以及一個「絕對性服從」的母親。
逢年過節,郭母都是不會上桌吃飯的,只會在廚房吃。郭母勤勤懇懇忙碌一輩子,只為得到郭父的心疼,對的,是心疼,不是愛,不是尊重,只要有憐憫,對郭母來說已經是莫大的恩惠了。
看著母親如此的卑微,郭柯宇發誓,以後一定要成為一個有主見的女性,絕不依附於男性。
但她沒曾想,自己長大後,是沒有成為母親那樣的女性,卻有著父親留下的生命底色。
郭父是一名畫家,藝術氣息十分濃厚,骨子裡也帶著一種孤傲的文人氣質,但藝術家往往伴隨著情緒的敏感與陰沉不定,「我很害怕激怒他,確實是很恐懼。所以我後來想我的表演系老師大概是我爸。我變得敏感、察言觀色,都是因為原來的求生欲——我怕被他揍。」
同時,郭父也有著一個封閉的內心,為了避開與家人的交流,他給給自己房間裝上了入戶鎖,常常一個人關在房間里,不再與人分享他的世界。
父親只有做木工活需要人幫忙時,才會允許郭柯宇進入他獨有的那個空間。
在郭父的影響下,郭柯宇形成了高度敏感的人格,在郭柯宇的認知里,愛是疏遠,是冷淡,是逃離。
和章賀閃婚,也帶有逃離原生家庭的原因。
只是令她沒想到,結婚後,在自己的婚姻里,仍能看到過去父母之間疏離和冷漠的影子。
對於愛情,她渴望,也能飛蛾撲火,可當她結了婚,她卻不知道該如何表達愛。
同時,她作為一個文藝女青年,她高度渴望與伴侶精神世界的契合,而這一點,她有表現過對章賀精神價值評價不高,比如十年來沒有認真看過章賀的戲。而她自己是影后,是樂隊主唱,她藝術上有一個自己的藝術標準。
可惜,郭柯宇是迴避型的人格,這也導致了她和章賀互動不足,交流不能共通時,就會無比
放大那種「你」和「我」的差別。
比如她嫌棄章賀說話聲音大,因為她自己聲音細細柔柔的;說章賀脾氣急躁,因為自己脾氣慢悠悠的,所以不太喜歡他的直接和火爆。
三、我們選擇結婚的人,是「影子人格」
伴侶特質里,藏著我們想要的影子人格。
章賀就是郭柯宇的影子人格。直來直去、說話大聲、脾氣急躁,她追求的文藝優雅、細膩他都沒有,但偏偏她被章賀吸引的,也是自己身上沒有的點,足夠的直男,足夠突出的男性氣概、責任感、靠譜。
郭柯宇在訪談提到,孩子還小時,她曾接到一個片約,因為待遇反差太大她猶豫了。當時章賀正跪在地上給孩子當馬騎,郭柯宇也撲了上去。章賀就撐起背上的娘倆兒,說「就家裡待著挺好的,我養你們」,那一刻,真的很man。
但是章賀本身,也存在一定的性格缺陷,他的情緒起伏不定,前一秒開心後一秒就有點冷漠。
在節目里,章賀提及原生家庭,他從生下來的時候就沒有跟隨父母,是姥姥養大的。
上小學後,被父親接到上海,還是只能一周見父親一次。父親要求嚴格,問他一加一等於幾,他稍微遲疑幾秒鐘就會被父親扇耳光。父親的長期暴力打壓,讓他變得恐懼和壓抑。
他又在一個片段提到,父親是再婚家庭,幾乎沒有提到母親,想必是跟著姥姥長到上學的年紀,被爸爸接到再婚家裡,他的童年是缺愛的,同時也帶有不安全感。
他是焦慮型依戀模式,渴望得到無條件的愛和接納,但又會覺得別人靠不住,滿足不了自己的安全感,為了從看護者那博取「有條件的愛」會選擇過去迎合別人或者製造新焦點。這就導致他在親密關係里要麼會為了讓對方注意而過度付出,要麼過於在乎對方對自己的評價。
在焦慮型的人眼裡,迴避型的人看起來不會給予壓力,甚至總是「情緒穩定」的模樣。這會讓焦慮型的人在最初一眼相中。
但章賀的需求恰恰在郭柯宇那是得不到滿足的,迴避型的人,很難給到情感肯定和鏈接。
事業上,郭柯宇確實有影后名頭在身,壓人一頭,這也會讓章賀的精神力量更弱一些。
在關係互動中,章賀漸漸帶有了自卑,他也明白郭柯宇最重要的精神交流,恰好他夠不上。
這也正好說明他們兩個「不合適」的地方。
章賀需要肯定和接納,而郭柯宇一戳就中。他受傷了,在精神力量上就更和她更沒辦法抗衡,也沒辦法征服她。
也許只有徹底離開她,才能讓郭柯宇感受到他的力量感,或者感受到章賀的存在感。
所以,章賀離開了她,為的是證明自己的男性力量,和她上《再見愛人》,為的是證明對方有愛過自己。
兩人看似很合適,但有一環被卡得死死的。
郭柯宇緊閉心門,章賀沒有破門而入的勇氣。
於是,結局就是,正如郭柯宇所說,十年了,放章賀一條生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