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辦新校保研?絕對不可能!"不久前,張雪峰在直播間斬釘截鐵的斷言猶在耳邊。而今央視鏡頭前,王樹國甩出的"本碩博貫通八年制"猶如驚雷,不僅震碎了教育圈的固有認知,更讓曾經嘲諷福耀科技大學的看客們集體失聲。
當67歲的王樹國宣布「自願貫通培養」模式時,輿論場瞬間分裂成兩座對壘的陣營。質疑者揪住民辦身份不放:「連畢業生都沒有的新學校,哪來的碩博點?」
"殊不知教育部特批的紅頭文件,早已為這場改革撕開制度鐵幕。就像特斯拉在上海的超級工廠打破外資車企限制,福耀科技大學正用"教育特區"的定位突破辦學常規——沒有歷史包袱或許正是其最大優勢。
650分的准入門檻更將爭議推向高潮。這個超越多數985院校的分數線,讓清華北大畢業的網友都直呼"看不懂"。
但翻開福耀教師名錄,43%的院士比例讓質疑者瞬間噤聲。正如任正非所說"用頂級薪酬吸引頂級人才",曹德旺斥資百億打造的「教授天團」,正在重構民辦教育的價值坐標。當其他高校還在為留不住長江學者發愁時,這裡已悄然築起學術金字塔的尖頂。
張雪峰的翻車絕非偶然,而是傳統認知與制度創新的必然碰撞。十年前誰能想像華為會顛覆汽車產業格局?如今福耀大學正試圖用"八年貫通"重塑人才培養路徑。
值得玩味的是,這種自願選擇機制暗合了馬斯克的"第一性原理"——打破學制枷鎖,讓天才不必在重複課程中虛耗光陰。當其他高校還在為碩博連讀的淘汰率頭疼時,福耀已把選擇權完全交給學生。
教育改革從來不是請客吃飯。福耀模式引發的滔天爭議,恰似百年前蔡元培改革北大時的滿城風雨。那些嘲笑"民辦大學不配高分"的人或許忘了,斯坦福建校時也不過是片養馬的牧場。在ChatGPT重構知識體系的今天,與其糾結辦學資歷,不如思考:當全球高校都在探索縮短學制時,中國教育是繼續在舊軌道上慣性滑行,還是該給創新者一張入場券?
教育的真諦從來不在大樓而在大師,不在年限而在效率。福耀科技大學的八年之約,究竟是資本包裝的空中樓閣,還是中國版"加州理工"的破曉曙光?這個問題不該由網紅或看客作答,而應交由時間檢驗。
但可以確定的是,當改革者開始與既得利益者正面交鋒時,中國教育真正的突圍才剛剛開始。
您覺得這場顛覆傳統的教育改革能成功嗎?歡迎在評論區討論!
#王樹國的教學計劃曹德旺都聽呆了##王樹國0工資出任福耀科技大學校長##王樹國:福耀科大8年制讓學生不內卷##王樹國出任福耀科技大學校長##福耀科技大學為何首屆只招100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