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14日從江門市人社局獲悉,12月11日至12日,第二屆廣東省技工院校科技發明與創新大賽決賽在廣州舉行,江門奪得3個一等獎,佔全省總數的50%;3個二等獎,佔全省總數的25%;2個三等獎,11個優勝獎,成為全省獲一等獎最多、總獲獎成績最優的地市。
江門市人社局相關人士介紹,近年來,江門緊緊圍繞國家、省關於技能人才隊伍建設的各項部署,高度重視、大力支持技工教育,以「園區技校」建設為抓手,不斷探索推進「產教融合」,培育了大批貼近產業需求的高技能人才,有力支撐著「製造業當家」和「科技引領」「人才倍增」工程。
培養行業急需人才
據介紹,江門市技工教育通過精準匹配,持續優化專業設置與課程內容,優先布局新興專業,加速建設人才緊缺專業,並對傳統專業進行改造升級。
目前,全市4所技工院校共開設53個專業,其中省級重點專業8個,全面覆蓋我市19個特色產業園區和15條產業鏈,專業對口率達100%。全市技工院校連續5年招生超過7000人,在校生規模達2.28萬人,畢業生就業率高達99%,企業滿意度達95%,畢業生留江率達90%以上。
通過近年來的不斷努力,江門逐步建立起技工院校專業設置與產業需求匹配動態調整機制,為科研成果轉化搭建了堅實橋樑。此外,江門大力推行新型學徒制與「訂單式」人才培養機制,近5年與161家企業合作,完成新型學徒備案培養9164人次,為中車廣東軌道交通車輛有限公司、廣東海信電子有限公司、李錦記(新會)食品有限公司等多家企業定製培養技能人才近1500人,為製造業高質量發展提供了堅實的人才保障。
加快企業數字化轉型
在專業對接產業基礎上,江門市大力推動深度校企合作,著力發揮技工院校技術和人才優勢,為江門企業生產線改造、數字化轉型提供支撐。
江門市技工院校與企業形成從研發到投產的閉環發展模式 通訊員供圖
據介紹,近年來,江門市技工院校與京東物流、美的集團等世界500強企業及中車廣東軌道交通車輛有限公司、新會李錦記食品有限公司等220多家本地優質企業建立了緊密合作關係,通過「產學研」模式,與骨幹教師團隊共同探討先進技術轉化,將新理念、新技術融入企業生產,形成了從研發到投產的閉環發展模式。
本次大賽中,江門市技師學院「新能源鋰電池視覺柔性自尋位入殼機」項目榮獲科技創新類一等獎。該項目精準解決了新能源產業鏈企業的技術難題,實現了機器代替人工電芯入殼,每台設備完成4至5人的工作量,電池品質良品率由92%提升至99.5%以上,每年可為企業節約用人成本50萬元。
近三年來,江門市技工院校與80多家重點企業開展技術改造合作,累計完成技術服務項目超50項,獲國家專利超35個,其中發明專利8個,為江門工業發展提供「技工智慧」。
文 | 記者 陳卓棟 通訊員 江仁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