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上要期末考試了,很多家長和學生都關心如何做好考前複習。
但我想跟你說的是:考前複習沒多大意義,真正重要的考後復盤。後者比前者重要十倍,但很多同學恰恰把重點搞反了,只重考前突擊,忽視考後分析。
我們在課中詳細講解了如何做好考後復盤分析,這裡重點解釋一下,為什麼說考前突擊沒有多大意義?
1、你的目的是什麼?
考前突擊的目的是什麼?你可能會說:這還用問嗎?當然是為了考個好分數,取得好名次。
如果你只是這麼想的,那你很可能是在做無用功。
本質上說:除了中考高考,其他所有的考試,只是查漏補缺的工具。考試不是學習的終點,其實新學習的起點。通過考試發現漏洞,然後精準補上漏洞,到了中考高考大考時,才能無懈可擊。
如果你把考試結果當成是一個句號,那不管你考得好還是不好,都沒有一點價值和意義。
考試是學、練、考、評教學環節的一環,考試本身不會帶來任何的進步,只有從考試中吸取經驗教訓,才能不斷成長,越學越好。
上一次的結果不會改變下一次的結果,世界冠軍頭銜也不能保證你下一次也是世界冠軍。
努力的過程,比結果更重要。
2、自欺欺人,僥倖心理
以考試結果為導向,很多學生就會希望「考得全會,蒙的全對」,很多學生甚至家長也會熱衷於「押題」,很多學生很喜歡一些解題妙招:比如不用閱讀也能理解,不用審題也能猜出答案……
以上這些全是歪門邪道,對於你的成長沒有一點幫助。
學習的目的,是為了把知識學會,而不是應付考試。只有真正把知識裝進自己的大腦中,才能贏得中考高考。而前面那些奇技淫巧,不但對你學習沒有任何幫助,還會浪費你寶貴的時間,更重要的是讓你形成急功近利的心理。
很多同學平時學習是心浮氣躁,不能靜下心來深入思考;他們做題時急於求成,頻繁心算跳步,習慣蒙答案。
在K12階段,學習沒有那麼難,都是有範圍有標準的知識。只要你踏踏實實,一步一個腳印地往前走,誰都能夠學得好。可惜的是很多學生因為錯誤的學習觀,急功近利,投機取巧,結果導致自己主動掉隊。
你可以蒙對一道題,你可以押中兩道題,但你不能指望靠這些花招去面對人生大考。
僥倖只能贏一時,實力才能贏一世。
3、應該如何複習?
你不需要為了提高考試得分,就在前一天熬夜看書、反覆刷題,那樣即便第二天做對了,也是靠著短期記憶,考完之後就會遺忘。
為了多得幾分的臨時突擊毫無意義,真正複習的時間應該放在平時,甚至從上一次考試結束之後,複習就開始了。
只有盯住自己問題的複習才有意義,只有把漏洞補上的複習才有價值,所以,只有一種複習才是最高效的複習,就是重做錯題。
為什麼之前做錯了?一是因為知識體系有盲點,二是因為做題流程不規範。你只要把之前出現的問題精準解決了,你的水平就會提高,考試也能少犯錯。
聚焦問題、盯住錯題的複習,需要你耐心、細心、專心,需要你深度思考,而不是求大求全的全面複習。
有的家長擔心:如果孩子不提前刷難題刷套卷,考試出現不會的題怎麼辦?
這又回到了前面的問題,你的目標是什麼?是為了考個好分數更好看,還是當作查漏補缺的工具?考試中有些難題是「不教而考」,不會很正常。把這類題的學習放在考試之後,整體性價比更高,也更有針對性。那些平時小考分數很高,一到大考就掉鏈子的學生,就是因為把時間都浪費在「表面繁榮」上。
不要為了考試而學習,為了把知識學會而學習。
前者聚焦眼前,後者放眼長遠。
與其提高現在的幾分,不如提高未來的幾十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