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
教育部辦公廳印發通知
探索中小學人工智慧教育實施途徑
加強中小學人工智慧教育
通知明確
加強中小學
人工智慧教育的總體要求
- 一是堅持立德樹人,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緊扣新時代新征程教育使命,滿足面向未來的創新型人才培養需求。
- 二是堅持以人為本,遵循教育規律和人才成長規律,以人工智慧引領構建以人為本的創新教育生態,引導學生正確處理人與技術、社會的關係,促進思維發展,培養創新精神,提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 三是堅持激發興趣,引導學生廣泛參與探究實踐,強調學用結合,培養學生科學興趣和科學精神,提升數字素養與數字技能。
- 四是堅持統籌謀劃,加強頂層設計和部門協同,積極穩妥推進,鼓勵有條件的地方和學校先行先試。
要構建系統化課程體系
實施常態化教學與評價
進一步完善相關課程中人工智慧教育要求,小學低年級段側重感知和體驗人工智慧技術,小學高年級段和初中階段側重理解和應用人工智慧技術,高中階段側重項目創作和前沿應用。
鼓勵各地各校將人工智慧教育納入課後服務項目和研學實踐,推動產學研用結合,研發一批人工智慧教育學習類課程和教學案例,為教學提供支持。
統籌信息科技、科學類、綜合實踐活動、勞動等課程和課後服務,一體化實施。
結合人工智慧技術的特點,大力推進基於任務式、項目式、問題式學習的教學。
要開發普適化教學資源
建設泛在化教學環境
在國家中小學智慧教育平台開設中小學人工智慧教育欄目,廣泛匯聚優質教育資源,實現優質資源共建共享。
分批設立中小學人工智慧教育基地,推動高校、科研院所和高科技企業的人工智慧實驗室、展廳等場館向中小學校開放,開發適合中小學生的人工智慧教育資源。
均衡配置中小學人工智慧實驗室資源,升級優化現有的數字化教學環境和設施設備,加強校際間資源共享,為學生提供人工智慧體驗、學習、探究、實踐的空間。
要推動規模化教師供給
將人工智慧教育教師培訓納入計劃,提高教師專業化水平。
鼓勵有條件的地區和學校充實人工智慧教育教師隊伍,積極引進高校、科研院所、高科技企業中符合條件的專業人才作為人工智慧兼職教師。
要組織多樣化交流活動
鼓勵學校通過多種形式活動,將人工智慧與學生的個人生活、校園生活和社會生活有機結合起來,營造濃厚的人工智慧教育環境。
做好城鄉統籌
加大對農村和邊遠地區學校的支持力度,推動教師流動,利用網路平台實現城鄉學校人工智慧教育相關課程互聯互通。
城鄉學校要開展結對幫扶活動,共享教學經驗,共同提升人工智慧教育質量。
來源:微言教育
編輯:李金秋
美編:張強
校對:王濤
責編:秋菊
主編:李元臣
監製:穆軍、高忠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