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新聞記者 李茂佳
近日,西南大學附屬中學初一某班班主任徐某,因情緒崩潰在班級群怒罵的聊天記錄在網路引發關注。
隨後,有不少網友在社交媒體上為徐某「抱不平」,稱她是「被學生家長毆打才情緒失控」。
10月16日晚,西南大學附屬中學發布情況通報稱,涉事老師徐某首次擔任班主任,個人感覺日常工作壓力大,因某學生飯卡不能正常使用,在和學生家長反覆溝通後情緒失控,在班級微信群發表不禮貌言語。
西南大學附屬中學發布的情況通報。
通報還表示,經與當事人雙方進一步核實,不存在網傳班主任被學生家長毆打的情況。學生飯卡使用問題當日已解決,徐某已請假休息。
「你們給老子滾」「莫挨老子」「滾遠點」,在社交媒體上「爆粗口」,對於一位教師來說,確實有辱斯文,但教師也是普通人,他們也有自己的情緒,如何疏導「負能量」?如何做好「心理按摩」,封面新聞為此專訪了心理學專家。
教師心理健康不容忽視
「累夠了」「受夠了」。近年來,中小學教師的工作壓力大,並不是什麼新鮮話題。是什麼原因造成了這種現象?需要用哪些方法來改善?
在重慶市協和心理顧問事務所所長譚剛強看來,當前教育工作壓力大的狀態主要源自四個方面,「首先,管理層面的要求日益加重且細化。教學組織的管理,無論是來自教育主管部門還是學校本身,都制定了更多的細則規定。每位教師都要嚴格遵守,並把職責細化,自然會更加謹言慎行。」
「其次,教學質量的比拼也給教師帶來了壓力。」譚剛強舉例說,比如考試排名等競爭要素被引入到學校,增加了教師的負擔。
「再者,家長的要求或批評也是壓力來源之一。」譚剛強表示,班級中幾十個孩子的家長各具特色,有的通情達理,但也有的不講道理。
「雖然組建家長群的本意是加強家校的溝通交流,但有些家長過度依賴老師,對孩子的所有事務都要求老師負責。這導致教師感到委屈,即使是一位家長的負面評價在社群關係中也會迅速擴散,容易傷害到教師的自尊和榮譽,在這樣的背景下教師的壓力也就形成了。」譚剛強分析說。
此外,譚剛強認為,教師的壓力還來自社會對教育的整體輿論要求。隨著社會的不斷變遷,孩子和家長也在變化。當教師忙於應付越來越重的教學任務時,可能無法及時了解社會的演進,導致在溝通中出現障礙。
「綜合以上因素,教師一旦遇到特異刺激,就很容易陷入心理崩盤的境地。這種崩盤往往是長期積壓的抑鬱或憤懣沒有得到正常宣洩所致。」譚剛強表示。
緩解教師心理壓力
需自身和管理部門齊努力
而如何讓教師的心理壓力得到緩解?譚剛強建議,從教師自身來說,可以通過三個方案來解決:一是宣洩,比如出去旅遊或大聲呼喊等,尋找一個合理且適度的宣洩途徑;二是轉移,可以嘗試唱歌、跳舞等娛樂活動來放鬆心情;三是升華,將負面情緒建設性地轉變,積極應對挫折和困難。
「除了教師自我積極努力外,教育生態的嚴謹性和活躍性也至關重要。」譚剛強認為,教學管理部門在制定政策時,應充分考慮教師的職業特點,以及工作量的承受能力。同時,避免評價指標的單一化,升學率、成績率等不能成為考核的唯一指標。
「此外,學校的工會、黨團組織等應在業餘時間多組織有價值的社群活動,為教師提供更多的精神支持。」譚剛強最後建議。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歡迎向我們報料,一經採納有費用酬謝。報料微信關註:ihxdsb,報料qq:3386405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