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張麗霄】
七月放假前、九月開學後,「戰高溫斗酷暑」已成了大部分中小學生們的必修課。近來,隨著秋老虎在不少地方發威,「教室該不該裝空調」這個「老話題」,又成了「新熱點」。
近年來,隨著辦學條件的普遍提升,不少學校都為學生教室增配了空調。有的地方已宣布實現了中小學教室空調全覆蓋。但從更大的範圍看,空調還遠未成為中小學教室的標配。一面是家長們要求裝空調的呼聲越來越高,一面是教育主管部門和學校擺出政策、資金等難題。
中小學教室配置空調,該如何破局?
裝,還是不裝,這不該是個問題
酷暑天氣,哪裡不熱?何況人員密度大、空氣流動性差的中小學教室——三四十甚至四五十個學生,滿滿當當地在沒有空調的房間里待一天,學生在汗流浹背中學習,老師在汗流浹背中講課,那場景,單是想想便不怎麼好受。
在當今這個社會經濟快速發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的時代,為中小學生創造良好的學習環境,已是社會共識。在教室里安裝空調,讓孩子們能夠在舒適的環境中學習,應該不算是過分的願望。但實際上,「空調進教室」這個問題卻總隨著酷暑熱起來,又隨著秋風冷下去,在「無解」的討論與尷尬中空轉。
國家目前並沒有強制要求空調進教室,但以此作為維持現狀、拒絕改善校園防暑條件的「擋箭牌」,則未免有些不近人情。「中小學階段是培養學生吃苦耐勞精神和適應能力的黃金時期,嚴寒酷暑也是對中小學生的一種鍛煉」的說法,不僅與當下的社會發展「脫節」,也並非人性化教育應有的樣子,卻更像是一種「沒苦硬吃」的黑色幽默。
在實際操作層面,「空調進教室」也確實存在著線路、費用等問題,但在對安裝空調必要性達成共識的基礎上,這些問題並非無解——就在今年,石家莊橋西區已經實現義務教育階段中小學校教室全部配備空調。
「再苦不能苦孩子,再窮不能窮教育」說了已有三四十年,這句人們耳熟能詳的話落在實處,「教室裝不裝空調」便不該成為問題。
——豐光
「裝空調」有難處 有關部門應積極解決
中小學教室是否應該安裝空調的話題每到夏天就會出現,這也反映出廣大學生和家長的熱切期盼遲遲沒有得到解決。原因何在?
炎炎夏日,四五十個學生擠在「熱氣騰騰」的教室,安裝空調是防暑降溫的客觀需要,能有效避免中暑等情況的發生,還能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老師在講台上也不至於講得汗流浹背。當然,教育主管部門和學校的顧慮也是可以理解的,比如缺乏政策和資金支持,沒有具體安裝標準,現有供電線路無法滿足空調用電負荷,自費安裝又踩了教育收費的紅線,以及安裝後會面臨用電、維修等一系列衍生問題……但是,有難處不該成為不作為的理由。一句「國家現行規範未明確要求」「嚴寒酷暑是一種鍛煉」未免太過敷衍了,更何況在教室安裝空調這種問題並不是完全無解的。近年來,已有不少地區在著手推進公辦中小學空調配置工作,像海南萬寧、江蘇常州、廣東佛山等地就做出了表率。
社會在發展,物質生活條件改善了,人們的需求也在向著更高層次發展,空調早已成了必需品。有關部門應針對問題痛點積極協商,儘力而為補上短板,為學生營造更加舒適、溫馨的學習和生活環境。要知道,積極擔當、主動作為才是解決問題的不二法寶。
——張凌敏
好的學習環境 我們需要關注的更多
在周圍孩兒媽、孩兒爸們對於空調進教室的一片讚賞與期待中,我只想弱弱地說:孩子們的成長真的需要在「恆溫」中培養嗎?
我印象中夏天的校園,一群在操場上跑得滿頭汗的孩子衝進教室,喝著從家帶來的「特色冷飲」,有的是加了冰糖的涼開水、有的是果茶、有的是綠豆湯……那時的教室里連電扇也沒有,同學們便自己動手做扇子。用較硬的紙正反交替壓折成一長條再對摺展開,一個簡易的紙扇就做成了。扇子被傳來傳去,你扇會兒,他扇會兒。炎熱的日子,就在同學們的嬉笑玩樂中過去了。這樣的場景,在空調教室里的孩子們是想像不到的。現在的孩子們享有冬不冷夏不熱的校園生活,是社會進步與經濟提升的結果,是好事。從不少城市裡中小學空調標配到某市領導的「學校教室若不能開空調,政府空調停掉讓給孩子」,不難看出,孩子們能否在舒適的環境中學習,不僅是家長關心,也是社會的關注。有人說,現在的孩子們,冬天不能冷著、夏天不能熱著,是在「恆溫」中成長。
我從不贊成「有福不享、無苦硬吃」,給學生們提供安全、舒適的學習環境也是社會共識,但我更希望社會和家長能把更多注意力放在孩子成長的「軟體」上,比如讓孩子們少些課業壓力、多些心理與精神放鬆的方式與渠道等。
——及曉佳
主持人:
毋庸置疑,教室裝空調可以保障學生健康,提升學習效率,是家長和學生都熱切期盼的事。如果學校無法免費提供,也有相當一部分家長寧肯自己花點錢,也要給孩子提供一個更加舒適的學習環境。但中小學教室裝空調是一個涉及政策、資金以及多方利益的複雜問題,這需要學校、家庭和社會共同努力,尋求平衡學生需求、教育資源和經濟負擔的解決方案。無論如何,提升中小學空調普及率這件事,該儘快提上日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