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今年60了,43年教齡,這個學校,我17歲就在這裡工作。今年是我最後一次評高職的機會,我需要一個優秀名額。我懇求大家……」在學校評優大會上,半頭花白的老教師站在自己的位置上,滿面淚流,懇求所有老師給他一個「優秀」。
圖片與內容無關,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老教師副高職稱的評定歷程
副高職稱是教師的追求,半為榮譽,半為工資,但副高職稱的評定卻是困難重重,需要論文、優秀課、班主任連任三年、年度考核優秀等條件,然後學校要對符合評職條件的教師進行排序,排序位置靠前的自然更有把握晉級職稱,同時,副高職稱還有名額限制。
而我們這位同事,60歲老教師,好多年前就應該可以評副高職稱了,他是我們學校在一級教師崗位上待得最久的教師。
可是,他不是班主任,沒有優秀課,考核不上「優秀」,只有花錢買的論文(這是極為尋常的,大部分都是如此)……所以,他連評副高職稱的基本條件都不夠!
好在,他終於在同事幫助下,在領導和教研員幫助下,評了一個優秀課,終於湊齊條件。
但是,在學校排序中,沒有老師願意把名次降下來讓他到前面去。確實,這沒道理嘛。
在論文答辯的時候,他又張口結舌,無法回答答辯中提問的問題。就這樣,在連續四年的副高職稱評定中,他都名落孫山,他也死心了。
以後連續好幾年他都不再參加職稱評定。
但是,前兩年,我們這裡允許工齡30年的老教師直接評副高職稱,而且不佔用其他人的職稱評定名額。
他一下子就發現了機會——這是為老教師評職稱大開方便之門啊!
這一次,他想要更多條件,爭取一次性過關。因為前一年其他老教師的成功案例讓他看到,只要條件多一點,老教師幾乎沒有評不上副高職稱的!
於是,他在學校評優會上落淚,懇求一個「優秀」名額。
人都是有同情心的!大家都在評分中給他打了高分,他如願以償。
那一年,他評上了副高職稱。
那一年,幾乎全市所有老教師都評上了副高職稱!
老教師就該評上副高職稱嗎?
市裡為教齡30年的老教師開了綠色通道,所以,老教師們一路暢通,如願以償地評上了副高職稱,工資晉級,養老金大漲。
這裡,我們不禁要問:老教師就該評上副高職稱嗎?
很多老教師不做班主任,沒有優秀課,教育觀念陳舊,教學思維狹隘,文化底蘊較差,這是不爭的事實。
一位工作四十多年的老教師,意味意味著他十七八九歲就參加了工作。學歷而言,也就是初中畢業,最多高中畢業,沒經過黑色七月的洗禮,沒經過千軍萬馬過獨木橋的高考廝殺,更沒有經過專業的師範教育思想熏陶。
所以無論是知識體系的搭建,還是文化底蘊的深厚程度,他們都略遜一籌。
就因為他們工齡教齡長,便可以晉陞副高職稱,這是不是對副高職稱的弱化?
雖然該教師年屆60,教齡42年,但這並不直接等同於高級教師的專業能力水平。
職稱評定並非以年齡或教齡為唯一標準,而是綜合考慮教師的整體素質和業績。
因此,年齡和教齡的積累是評定高級教師的重要參考因素之一,但絕不應成為決定性因素。
職稱評定依據的是理性,不是感情
照顧老教師評副高職稱當然沒問題,但是老教師並非必須評上副高職稱的理由!
職稱評定是理性的東西,不是打感情牌,因為同情就該被評上。
感情歸感情,理性歸理性!
不夠資格,可以照顧給資格;但是能不能評上副高職稱應該靠本事!
不應因為教齡長,教師工資掛鉤職稱,就慷慨給予。畢竟副高職稱對應公務員行政等級相當於副處級,相當於大學副教授級別。弱化副高職稱名頭,對副高職稱本身有害無益。
如果大家都躺平,都靠時間,靠教齡來評上副高職稱,那麼職稱制度又有什麼意義呢?
結語
評定高級教師是一個綜合考量的過程,需要全面考慮教師的各方面素質和業績。
對於年屆60教齡42年即將退休的教師來說,可以給予副高職稱評定資格,但是否能通過副高職稱考核,需要靠能力。
不能因為職稱評定腐敗而否定職稱本身,有錯的不是職稱本身,而是職稱評定的執行。
看完文章,你有什麼感想?歡迎評論,一起交流,碰撞出神奇的火花。遇見是一種妙不可言的緣分,期待你的關注、點贊、分享、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