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派新聞特約評論員 濟之
中科大跨省建贛州校區要來了?據報道,「贛州政務」「投資贛州」等多個贛州當地官方微信公眾號發布《贛州市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顯示,建設區域性教育中心,建設中國科技大學贛州校區……
建設中國科技大學贛州校區,來自官方規劃,很有權威屬性。因此,引來坊間一陣歡呼,比如有自媒體就驚呼:「喜從天降!江西或迎來985大學……」
然而,一盆冷水很快潑過來。「中國科大新創校友會基金會」公眾號發布消稱,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絕無可能在江西與贛州建設校區。大學是否選擇接受並授權建立校區。贛州市(乃至江西省)無決定權,僅有邀約權。「建設其他城市研究院,中國科大向來較謹慎,且需得到中國科學院、教育部同意。」建設城市研究院如此,跨省建設分校,豈非更難?儘管中國科大新創校友會基金會代表不了中科大,但其聲音應予重視。
建設中科大贛州校區,有無可能?這個瓜,有幾分熟?回答這個疑問之前,先看一個基本事實。早在2021年,教育部就曾發布文件《關於「十四五」時期高等學校設置工作的意見》(教發〔2021〕10號)提到,「從嚴控制高校異地辦學。不鼓勵、不支持高校跨省開展異地辦學」。
中科大贛州校區能不能建成,不妨讓時間給出答案。而須正視的是,近年來,各大名校成為地方的香餑餑,特別是一些科教實力不夠發達的省份、地市,更是鉚勁以建設名校分校為目標,為此不惜動用各種關係,不惜投入巨大財力,不惜開出優厚條件。在各種合力推動下,名校分校在各地林立。
應該說,這種做法的初衷是好的,效果也是可期的。但在實踐過程中,也出現了弊端。教育部從嚴控制高校異地辦學,並提出「原則上不審批設立跨省異地校區」,還對現存的高校異地校區,本著平穩有序的原則逐步清理規範,是有充足理由的。
究其因,「異地校區難以有效共享原有教學科研資源和校園文化資源,辦學積澱積累薄弱」「學校辦學規模擴張和區域布局擴大,導致學校規範統一管理呈現效應逐步遞減和高校內部治理水平下降」「稀釋高校原有優質教育資源品牌」。
教育部嚴控部委所屬高校、中西部高校在東部地區跨省開展異地辦學,也是擔心中西部名校頻頻在發達地區辦分校,傷害了中西部地區的科教資源,不利於當地發展。
在這種北京中,多所高校異地辦學被叫停。比如,對外經濟貿易大學青島國際校區、北京航空航天大學青島校區。武漢大學深圳校區等都被叫停。還有的被更名,比如西安交通大學研究生院(蘇州)被更名為「產教融合協同育人基地(蘇州)」。
基於此可知,中科大贛州校區能否辦成,不容樂觀。除了教育部明確叫停高校異地辦學這個原因,還要看到高校異地辦學牽涉到方方面面。以中科大贛州校區為例,邀請到中科大還不夠,還要獲得教育部、中科院許可,乃至安徽省同意。原因很簡單,安徽對中科大給予了極高支持,稱得上舉全省之力支持。以此而言,中科大跨省辦分校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值得一提的是,二十屆三中全會通過的《決定》,對深化教育科技人才體制機制一體改革作出了重要部署。高校是教育、科技、人才的集中交匯點,是基礎研究的主力軍、重大科技突破的策源地。由此而言,各地將加大力度辦名校、發展科技。既然跨省辦分校不容易,但加強合作是可行的。
有個細節,今年6月6日,校長包信和院士一行赴贛州調研,前往中國科學院贛江創新研究院進行座談交流,並與中國科學院贛江創新研究院、中國稀土集團、贛州市人民政府簽署聯合基金合作協議。中科大在江西設有稀土學院,這種合作多多益善。
一言以蔽之,不管中科大贛州校區是否成形,名校與地方的合作都是大趨勢,重視科研發展都是大趨勢,勢不可擋。
【來源:九派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