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汽車圈的主旋律就是「價格戰」,期間,各大廠商紛紛使出「殺手鐧」,試圖分得一杯美羮,比如「17萬的寶馬i3」還一度上了熱搜,奧迪Q5L的入門價格也早已跌破30萬,不止燃油汽車十分慘烈,就連新能源汽車也無法倖免,很多插混汽車的入門價格已經到了7萬級。而2024「價格戰」的始作俑者就是比亞迪,作為全球最大的新能源車企,比亞迪擁有議價權,只要它一降價,就能牽一髮而動全身,引發連鎖效應。其實2023「價格戰」也是比亞迪發起的,從冠軍版車型到榮耀版車型,哪一次不是來勢洶洶?
還有一個月就正式邁進2025年了,很多人很好奇:比亞迪還會發起新一輪的「價格戰」嗎?
在比亞迪來看,2025年是十分關鍵的一年,也是充滿機遇和挑戰的一年,新能源汽車市場將在2025年進入「大決戰」和「淘汰賽」,比亞迪為了保持更好的競爭力,仍然會持續降本,下調售價,「價格戰」仍然不會停止。
我們從比亞迪向經銷商發起的「2025年降本要求」中就能管中窺豹。
這份降本要求中,比亞迪首先預測了自己的全年銷量,預計將突破420萬台大關,相比去年的302萬台,起碼有著30%的增幅,然後又要求經銷商降價10%。
其實降本方案是很多車企按照正常的節奏推進的,這也是汽車圈的一種慣例,比亞迪的規模和體量很大,大批量走貨本身在成本方面就更有優勢,提出降本方案也無可厚非。
李雲飛表示:對經銷商提出的降本要求,並非強制性的,大家可以協商推進。比亞迪共有8000多家供應商,收到降本通知的比例還不到1%,並且主要集中在電控和感測器領域。關於降價的要求,在年度議價上我們已經和供應商提前商量過了,現在只不過是按照計劃逐步推進。
一家供應商表示:我們確實收到了比亞迪要求降價10%的通知,目前公司還沒有同意,我們正在和比亞迪洽談,如果比亞迪能給我們更多的訂單的話,可以降價,畢竟量大了可以覆蓋掉部分成本,如果以現在的訂單量計算的話,我們再降價10%,幾乎就沒有什麼利潤了,賠錢賺吆喝沒有什麼意思。
現在的汽車圈彷彿進入了「車企卷價格,供應商捲成本」的怪圈,為了保持競爭力,拿出更有優勢的價格無可厚非,對於消費者來說,也是喜聞樂見的。但是如何在降價和品質之間取得平衡也十分關鍵,在保持原有品質的同時,適當的降低價格這當然沒有什麼問題了,怕就怕價格降低了,品質也下降了,畢竟「一分錢一分貨」、「賤錢無好貨」的固有認知已經深入人心。因此,如何掌控成本和價格之間的平衡關係,對於車企來說,才是接下來要重點關注的方向。
價格戰才剛剛開始!比亞迪要求供應商降價10%,電車市場要洗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