毋庸置疑,在全球範圍內開疆拓土的中國新能源汽車,已經成為了新時代的中國名片,讓全世界見識到了中國智造的魅力。
也正是中國新能源汽車的強大,威脅到了一些傳統汽車製造強國的市場份額,使得它們採取一些不公平手段,來阻擋中國新能源汽車的大舉進攻。
沒錯,今天要說的就是歐盟擬對華電動汽車加征關稅這件事。
就最新消息來看,今天歐盟計劃就是否對中國電動汽車加征關稅進行表決投票,雖然目前各方意見不一,比如德國各大汽車製造商表示將外國競爭拒之門外、縮小貿易夥伴圈子的做法是錯誤的,而法國對此持反對態度。
但一個無法忽視的事實,那就是山雨欲來風滿樓,加征關稅已經帶來了一定程度的負面影響,這一點在銷量端體現的很明顯。
據彭博社報道,今年8月份,中國汽車製造商在歐洲的電動汽車註冊量較去年同期下降了48%,是過去18個月內的最低水平。
以2023年在歐洲和澳洲銷量近38萬輛,且連續五年蟬聯「中國汽車單一品牌出口冠軍」的上汽MG名爵為例,在受到歐盟對中國產電動汽車加征關稅的不確定性影響下,名爵在歐洲市場銷量同比下降了65%。
眾所周知,MG名爵在國內幾乎沒什麼存在感,去年只賣了區區六萬輛,而其在全球範圍內的銷量超84萬輛,從這就能看出海外市場對MG名爵有多重要。
如今作為海外重要市場關鍵一環的歐洲市場,8月份就出現了65%的同比下滑,倘若後續這樣的勢頭持續下去,對於MG名爵來講意味著什麼?或許大家心裡都很清楚。
俗話說的好,雪崩的時候沒有一片雪花是無辜的,言外之意並非只有MG名爵是輸家,事實上新的關稅措施將影響所有從中國進口的電動汽車,包括寶馬集團、Stellantis和特斯拉在中國生產並用於出口的汽車。
比如說寶馬、梅賽德斯-賓士和雷諾這三家,其8月份在歐洲的上牌量均下降了50%或更多。
而除了我們肉眼能看到的關稅因素影響外,還有一些我們看不見的深層次影響,那就是歐洲電動汽車需求的更廣泛下滑,在一定程度上加劇了汽車製造商面臨的不確定性。
直觀表現在德國等歐洲主要市場取消購車激勵措施後,歐洲今年前八個月的電動汽車註冊量同比下降了5.5%。
除此之外,一些歐洲汽車製造商已呼籲歐盟重新考慮2025年汽車排放目標等關鍵氣候目標,因為電動車銷量下滑、排放不達標,汽車製造商或將面臨數十億歐元的罰款。
由此來看,國內絕大多數新能源車企受限於國內持續內卷的環境,不得不在海外尋找市場,即變內卷為外卷。尤其是歐洲這樣含金量頗高的市場,能夠征服的話在一定程度上為自主品牌的崛起帶來了無限正面效應。
但還是我們一直說的,想要實現內卷變外卷,貌似沒有想像中那麼簡單,還需要我們的自主車企做好全方位的預案,您說是不是這個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