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電動汽車雖強,但歐洲車主不買賬
阻礙中國電動汽車出口的,已經不是技術與質量了,就連挑剔的歐洲人都承認中國的電動汽車技術很強。但是在美國的宣傳下,越來越多的外國車主,尤其是西方車主,仍然信不過中國車。
2023年,在慕尼黑車展上,來自中國的電動汽車帶給了德國這個老牌汽車工業強國一點點東方震撼,德國驚恐的發現,中國準備出售的電動汽車,在性能上甚至要優於德企2、3年後才會推出的概念車,並且價格還更便宜。
大受刺激的德國總理朔爾茨,事後宣布撥款1100億歐元,幫助德國車企發展電動汽車,並鼓勵德國車企不要被中國車企嚇倒。
結果到了2024年,德國再次感受到中國電動汽車的實力了,上一次是家用汽車,這一次則是工業用車。德國媒體報道稱,在2024年漢諾威國際車展上,幾乎所有的參展商都推出了電動載重車和運輸車,而來自中國的電動卡車表現不俗,今後有望在歐洲市場上佔據11%的市場份額。
可以說,在電動汽車領域,中國展現出來的勢頭令西方感到了危機,除了特斯拉之外,西方已經拿不出能夠與中國電動汽車相抗衡的品牌了。就連馬斯克都承認:如果沒有貿易壁壘,中國車企將摧毀西方大多數汽車企業。福特CEO吉姆·法利則認為:中國電動汽車企業正在以光速前進。中國的電動汽車運用了AI和其他大量新技術,而類似的產品在美國根本找不到。相較於一些不自信的國人以苛刻的眼光看待中國電動汽車,想當然的認為中國的電動汽車只有「冰箱、彩電、大沙發」,外國相關領域的專家則看得更為透徹,倘若中國的電動汽車真的只有「冰箱、彩電、大沙發」,德國也不至於如臨大敵。
然而在中國電動汽車性能全球領先的情況下,在西方市場的銷量卻並不盡如人意,遲遲未能在市場站穩腳跟。最近歐洲汽車管理中心進行了一項問卷調查,有三分之一的新車買家表示:車輛遭受黑客襲擊的風險高低是其做出購車決定的重要參考,而在這一方面,中國電動汽車吃了大虧,有43%的受訪者表示,出於數據安全的考慮,他們絕不會購買中國汽車。在總計19個調查品牌當中,德國的賓士、寶馬、大眾在「數據安全」方面排名靠前,其次是日本的本田其次,美國的福特排名第五,而中國的幾家車企則排在最後幾名,只有16%左右的西方受訪者對中國汽車品牌的數據保護表示信任。
至於受訪者如何來判斷各國汽車品牌對數據保護的重視程度?西方媒體卻並未給出解釋,估計只是受訪者日常所接受到的輿論引導,潛移默化間形成了「中國設備會威脅數據安全」的刻板印象。
如果真要較真,美國絕對是世界上對個人數據侵犯最嚴重的國家,當年斯諾登曝光的轟動全球的「稜鏡門」事件,涉及微軟、雅虎、谷歌、蘋果等多個網路巨頭,是美國對全民實施電子監視計劃的冰山一角。
前幾年美國又被曝出對法國、德國等國家元素進行監聽的醜聞,一度引起美國與盟友關係緊張。美國連這些國家的元首都能進行監聽,普通國民又怎麼逃得了美國的監聽?諷刺的是,這樣一個在個人隱私方面聲名狼藉的國家,他們的汽車品牌在數據安全保護方面的調查竟然能排名前茅,足見美國在輿論引導方面有多下功夫。
如果「稜鏡事件」與「竊聽盟友事件」發生在中國身上,可以想像西方輿論會用多麼惡毒的語言來對中國進行口誅筆伐,許多中國企業都會受到牽連。可事情發生在美國身上,卻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美國的輿論霸權在這一刻體現的淋漓盡致。
美國的輿論霸權,是中國必須面對的苦戰
美國不但完成了對自己的洗白,甚至還能對中國倒打一耙。比如今年3月份,美國商務部長雷蒙多公開表示:中國的電動汽車就像裝了輪子的智能手機,可以記錄用戶大量信息,想像一下,假如世界上有100萬輛汽車,比如有數百萬輛中國汽車在美國的道路上行駛,每天每分鐘都在收集數百萬美國人的數據,然後把這些數據傳回北京。雷蒙多還信誓旦旦的表示:假如幾百萬輛中國電動汽車在美國道路上行駛,北京可以讓它們同時熄火。
雖然雷蒙多的話在中國人看來就是杞人憂天的笑話,但是不少自小在「快樂教育」下長大的西方人卻相信了,他們用著美國手機、使用美國衛星定位,卻擔心中國的電動汽車會泄露他們的個人數據。美國利用這種信息轟炸的方式,將普通人困在信息繭房當中,不斷向普通人灌輸美國想讓他們相信的事情,這些西方普通人自然而然就對中國電動汽車的安全性產生了質疑,如果真要問題他們憑什麼這麼認為?估計沒幾個人能說出個123來,大部分只是充當美國輿論的復讀機,拿不出任何證據的情況下,就只能用莫須有的罪名來污衊中國電動汽車。
而這也是中美競爭期間,中國在各個領域所遭受的不公對待的一個縮影。這就是美國所擁有的不對稱優勢,是中國短期內無法破解的,中國雖然在科技、軍事、經濟方面進步明顯,但是輿論宣傳與美國仍有很大的差距,美國通過好萊塢大片、新聞報道來宣傳有利於自己的價值觀與觀點,不單單在西方壟斷了話語權,甚至還在中國培養起了一大批簇擁。話語權的爭奪是一場沒有硝煙的戰爭,也是中國在崛起之路上必須打贏的一場苦戰,中國逃不掉、也不能輸,否則中國電動汽車所遭受的不公正評判,將出現在中國所有出口商品與出口企業上,美國會利用這個優勢變本加厲的對中國實施打壓,許多時候,筆杆子比刀劍更加有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