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小知識(7)| 當端午遇上六一,兩岸一家親的節日註腳

2025年06月15日09:40:20 育兒 7176

當端午節遇上兒童節

今年,端午節遇上兒童節,形成了一場文化與代際的對話。當端午的厚重傳統遇上兒童節的活潑童趣,兩岸家庭共同詮釋著節日的融合。

端午節

  • 飲食傳統:大陸與台灣家庭都會準備粽子、懸掛艾草菖蒲。在台灣,「五黃宴」(黃魚、黃鱔、黃瓜、鹹蛋黃、雄黃酒)被視為驅邪避毒的重要儀式;而大陸部分地區則保留著吃綠豆糕(寓意「步步高」)和長壽麵的習俗。
  • 龍舟精神:龍舟競渡作為世界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兩岸均由端午賽龍舟的節日傳統。

兒童節

  • 大陸:採用國際通行的6月1日,源自1949年國際民主婦女聯合會的倡議,紀念保障兒童權益。
  • 台灣:定於4月4日,始於1931年「中華慈幼協濟會」呼籲,響應《國際兒童宣言》,因清明節多在4月4日或5日,台灣常出現兒童節與清明節重合的情況,形成「雙節同慶」的獨特安排。

兩岸共同節慶的文化基因

穿過端午的粽香,中華傳統節日在兩岸間架起文化橋樑。這些共有的節慶體系如同血脈,連接著海峽兩岸同胞的精神世界,又在各自土壤中生長出獨特姿態。

春節

春節作為中華文明最核心的節慶,在兩岸保留著高度一致的儀式結構。從北京廟會到台北迪化街,臘月里的年貨集市人潮湧動,各色乾果、春聯、糕點承載著相似的年味。

  • 守歲儀式:兩岸家庭共同守候子時來臨,北京雍和宮的香客摩肩接踵,台北龍山寺的「搶頭香」活動萬人空巷。
  • 紅包文化:台灣稱紅包為「利是」,金額雖小但祝福真摯;香港的「逗利是」習俗讓未婚者可向已婚親友討紅包,增添了節日的互動趣味。
  • 禁忌傳統:年初一不掃地、不動刀的禁忌在兩岸長輩中傳承,體現著對「藏福納吉」的共同心理。

元宵節

正月十五的元宵節在台灣被稱為「小過年」,其熱鬧程度不亞於春節。兩岸共享的賞燈習俗在當代煥發新姿:

  • 大陸燈彩:江蘇南京的「玄武迎春」、常州「金蛇狂舞」等花燈跨越海峽,亮相新北燈會。
  • 台北燈節:2025年以「蛇來運轉」為主題,主燈「福蛇豆豆」高達13米,能360度旋轉吐信。台灣特有的「北天燈、南蜂炮」民俗,其核心 「祈福納祥」文化內涵與大陸元宵習俗一脈相承。

清明與穀雨

清明節台灣民眾「掃墓掛紙」,與閩南「壓墓紙」習俗同源。

媽祖誕辰(農曆三月廿三)期間的慶典形成跨越海峽的文化奇觀。台中大甲鎮瀾宮媽祖繞境持續九天八夜,隊伍綿延數百公里;而福建湄洲島的媽祖祖廟祭典,與台灣進香團形成跨越海峽的呼應。當台灣漁民在基隆港舉行穀雨「祭海」 儀式時,山東漁民也以非遺展演迎接穀雨,共祈魚蝦滿艙。

台灣特色文化節日習俗

台灣節慶融合中華傳統與海島特色,形成獨特的文化符號。

特色節日文化習俗

  • 台灣燈會台灣燈會是台灣地區交通主管部門觀光局主辦,於元宵節舉辦之大型燈會活動。
  • 保生文化祭保生文化祭為大龍峒保安宮行之有年的大型活動。每年從農曆叄月五日至五月二日,將農曆三月十五日保安宮主神保生大帝聖誕所舉行的傳統祝聖活動,融合傳統祭祀、民俗技藝、文史研習與藝術文化,轉型為宗教民俗藝術盛會。
  • 媽祖繞境媽祖繞境進香活動,於每年農曆三月間舉行、長達九天八夜的大甲媽出巡繞境,終點在嘉義新港奉天宮。
  • 祭燒王船祭典燒王船祭典是台灣西南沿海著名的民俗祭典之一,原始用意為送瘟神出海,如今已演變成祈安降福的活動,每三年舉行一次。
  • 台灣光復節台灣光復節,簡稱「光復節」、「光復日」,每年10月25日慶祝,是紀念台灣脫離日本殖民統治的節日。中日甲午戰爭後,日本對台灣實行殖民統治。第二次世界大戰日本戰敗投降後,於1945年10月25日中國政府在台北市舉行中國戰區台灣省對日本的受降典禮。翌年8月,台灣省行政長官公署頒布命令,明訂10月25日為「台灣光復節」以為紀念。依據台灣地區《紀念日及節日實施辦法》,台灣光復節屬於不放假的節日,而由相關機關,團體,學校舉行慶祝活動。

豫台一家親

近年來,河南省台辦及各地市以傳統節日為紐帶,多維度推動兩岸文化交流與情感融合,形成了「文化尋根+節日共慶+群體互動」的特色模式。在春節、元宵、清明、中秋等重要節點,活動形式不斷創新,覆蓋多元群體,既彰顯傳統文化魅力,又融入現代發展元素。

台灣小知識(7)| 當端午遇上六一,兩岸一家親的節日註腳 - 天天要聞台灣小知識(7)| 當端午遇上六一,兩岸一家親的節日註腳 - 天天要聞台灣小知識(7)| 當端午遇上六一,兩岸一家親的節日註腳 - 天天要聞

今年春節期間,「老家河南 豫見春節」台胞青年冬令營帶領台灣少數民族青年深入中原腹地,參訪殷墟、少林寺等地,泰雅族、排灣族等台灣少數民族青年身著傳統服飾參與豫劇體驗,在古今交織中深化文化認同;元宵節,開封市台辦組織台胞台屬猜燈謎、制花燈,駐馬店市則舉辦兩岸婚姻家庭漢服聯誼活動,百餘名漢服愛好者身著華服遊園品茶,重現唐宋風韻,共敘團圓情誼。此外,己巳年新鄭黃帝故里拜祖大典吸引兩百餘名台胞參與,台辦同步開展「尋親圓夢」行動,助力台胞時文媛、姚海雲等與河南親人重聚,以血緣紐帶印證「兩岸一家親」。

資料來源:國務院台辦、河南省台辦、中國青年網、半月談網、中國台灣網、中國新聞網、海峽網、中國日報網、華夏經緯網、中青網、海峽兩岸文化之窗公眾號、百度百科等網路

育兒分類資訊推薦

天助你前必先磨你:磨到絕望,方得重生 - 天天要聞

天助你前必先磨你:磨到絕望,方得重生

天若要助你成就非凡,必先以重重磨難錘鍊你心。磨到你淚水滂沱,磨到你彷徨失措,磨到你心灰意冷,直至痛不欲生。然而,正是這些磨難,讓你心上的傷口結成堅硬的疤,使你無懼風雨侵襲,無畏世態冷暖。
自帶貴氣的四種人 ,請深交一輩子! - 天天要聞

自帶貴氣的四種人 ,請深交一輩子!

人生路上,我們會邂逅各式各樣的人,與誰同行,往往決定了我們人生的走向。選擇朋友,實乃人生一大要事。選對上品之友,能助你事業有成,引領你不斷前行;選中品之友,可為你排憂解難,共度歡樂時光;而若選了下品之友,則可能拖你後腿,讓你停滯不前。
娃哈哈不止一個娃 - 天天要聞

娃哈哈不止一個娃

娃哈哈當前的困局不只是遺產糾紛,也更包括國有與民營的關係和利益。這也是宗慶後留下的遺產的另一面,現在都到了買單時刻。在公眾視野里,娃哈哈是最近才突然陷入爭鬥和危機的。但事實上,他們的危機來得更早一些。自宗慶後病重傳聞起,網上就有過不少關於娃哈哈的「醜聞」,宗慶後去世之後,這類信息出現的更頻繁。只不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