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女出不出色,跟母親的「觀察力」關係很大

2025年06月15日04:30:18 育兒 9856

有人說:「人有一雙眼,但只有一條舌頭,所以我們要加倍地觀察,而不是要饒舌。」

很多家庭里,母親喋喋不休,卻總是說不到要領,令子女煩惱。

聰明的母親,會花很多的時間,去觀察周圍的一切,找到子女成才的關鍵,推一把。

在三國時期,孫堅的妻子吳夫人,借用自己強大的觀察力,把子女培養成才。

正如《會稽典錄》所言:「夫人智略權譎,類皆如此。」

天下母親,若能學懂吳夫人的育兒經,一定也能培養出色的子女。

子女出不出色,跟母親的「觀察力」關係很大 - 天天要聞

01

觀察子女的性格,知人善任。

孫堅健在的時候,吳夫人在幕後,以陪孩子長大為主,並沒有展示出自己的才能。

孫堅過世之後,兩個兒子孫策、孫權擔起了穩定江東的重任。

吳夫人憑藉多年的觀察,知道孫策「輕佻果暴」,孫權「性多嫌忌」;在辦事方面,孫策非常武斷,孫權過於穩重。

從兩個兒子的具體行為來看,要成大事,難度很大。

針對兩個兒子的情況,吳夫人進行了耐心的勸說。讓孫策,學會與江東本地的人才和睦相處,盡量重用和信任;讓張紘與張昭等人,輔佐孫權,做決斷,讓謀士董襲,分析江東的局勢,並講解給孫權聽,提振其掌管江東的決心。

自古以來,知子莫若母。

一個母親,把子女的性格看清楚了,再去調教,其效果會好很多。千萬不要對所有子女,都是一個管理模式。

鼓勵性格內向的子女,用自己的才能,去得到他人的欣賞,而不是逼著子女去參與大量的活動。

引導脾氣暴躁的子女,學會冷靜,但凡遇到事情,隔幾分鐘再做出決定。母親不要輕易反駁子女。

優柔寡斷的子女,應該讓其在一個行業紮根,別什麼都涉及,樣樣不精通。

性格很軟弱的子女,就教會他學會反擊,不要任由他人欺負。

俗話說:「好鋼用在刀刃上。」把子女的性格看明白了,就可以精準地教導,並讓子女的性格,和自己的工作、學業等,充分吻合。

讓子女能夠用自己的長處,避開自己的短處,努力的效果,也會好很多。

子女出不出色,跟母親的「觀察力」關係很大 - 天天要聞

02

觀察子女的社交,擇友相處。

孫策、孫權作為地方大人物,社交肯定是很廣泛的。

孫策過於自負,瞧不起地方的英豪,還起了殺意。吳夫人馬上出來勸阻。

有一次,功曹魏騰犯錯,孫策抄起了刀劍。吳夫人聞訊趕來,站在井邊,表示若斬殺魏騰,自己就跳井。孫策只好罷休。

道士于吉,被大家稱為神仙,很有威望。孫策認為,這人已經超越了自己的名氣,應該斬殺。吳夫人苦苦勸說。孫策不聽勸,斬殺于吉,自己也帶來致命的災禍。

孫權的身邊,有大名鼎鼎的周瑜。周瑜能夠做出很好的決策,但是孫權卻有懷疑的態度。吳夫人常常從中引導。

有一次,曹操下令,讓孫權送一個兒子去許都,作為「質押」。周瑜認為,不可受制於人。孫權不知如何是好。吳夫人說:「周瑜,我把他視如己出,你也應該把他當成兄弟。」一句話,讓孫權相信了周瑜的主張。

吳夫人還觀察孫權身邊,有什麼善於謀劃的人,也及時讓孫權提拔重用。

《菜根譚》有言:「教弟子如養閨女,最要嚴出入、謹交遊。 若一接近匪人,是清靜田中下一不凈的種子,使終生難植嘉禾矣。 」

教育子女,不僅僅是父母言傳身教,還要看到子女和身邊的人互動,有「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的效應。

在子女不能夠精準識人的時候,母親要幫助識別。讓子女親近賢惠的人,遠離各種小人。

通常,子女喜歡和什麼人交往,對什麼人的話言聽計從,那麼子女就是哪一類人。萬一子女結交錯了人,母親要及時干預。

母親還可以通過一些活動,讓子女和優秀的人在一起,無形之中就給了子女正能量。

子女出不出色,跟母親的「觀察力」關係很大 - 天天要聞

03

觀察自己的家庭,促進和諧。

打鐵還需自身硬。子女有沒有出色,和家庭的托舉,關係很大。

母親也是持家的人,對自己的家庭發展,社會地位等,應該積極去把握。然後為子女創造好的成長環境。

吳夫人持家,一直內外有別。她讓娘家的人,輔佐孫家,但是不越位,避免外戚干政。

吳夫人在娘家的日子,對自己的婚姻,能夠自己去決斷,而不完全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對自己承擔責任。

父母過世早,吳夫人就帶著兄弟姐妹,一起想辦法過日子。維持了家庭的體面。

一個像樣的家庭,會讓大家感覺到溫暖,也讓所有人團結一心,互相禮讓等。

作為母親,給子女什麼樣的家,就給了子女什麼樣的成長環境。

作家羅斯金說過:「男子為了各自家庭而承擔的工作,是努力支撐、發展和維護他們的家;至於女子呢?則是努力維護家庭的秩序,家庭的安適和家庭的可愛。」

父母分工協作,保障家庭的經濟,維繫家庭的和睦,子女就活得神采奕奕。

子女出不出色,跟母親的「觀察力」關係很大 - 天天要聞

04

一個孩子,人生第一步,往往是母親扶著走的;孩子的第一句話,多半是「媽媽」;孩子吃的第一口,也是母親提供的......母親育兒的責任太重要了。

做一個合格的母親,就要在作出任何決定,說話之前,充分觀察。

孩子的一言一行,孩子的社交,家庭的環境,看清楚了,就知道如何做了。

看清楚了一切,什麼都心中有數。

作者:布衣粗食。

關注我的文字,走進你的心靈。

文中配圖來源於網路。

育兒分類資訊推薦

孩子被蚊子咬後「眼瞎」,醫生:蚊子每年害死70萬人,別大意 - 天天要聞

孩子被蚊子咬後「眼瞎」,醫生:蚊子每年害死70萬人,別大意

文|瑩媽01江蘇有一個女孩子在晚上睡覺的時候,不小心被蚊子咬了左邊的眼睛,結果眼睛嚴重過敏,壓根就睜不開了,左眼也算是瞎了,幸好右眼有一點點腫但沒完全瞎,還能看到一點點。媽媽哭笑不得,把視頻發到網上,萬萬沒有想到,同款的網友還真不少。
人,要懂得適可而止(太對了) - 天天要聞

人,要懂得適可而止(太對了)

人生似一場充滿未知與挑戰的奇妙旅程,每一步都面臨著抉擇,每一次選擇都影響著未來的走向。懂得何時該勇往直前、何時該急流勇退,是一種難能可貴的智慧;明白何時要全力以赴去爭取、何時應謙遜禮讓以退為進,是一種超凡脫俗的境界。適可而止,並非懦弱無能的表現,而是歷經世事打
親人去世,不掉眼淚的人,多半是這三種人,確實如此,不信不行 - 天天要聞

親人去世,不掉眼淚的人,多半是這三種人,確實如此,不信不行

人與人之間的緣分,就像一場漫長的旅行,有相聚的歡喜,也有離別的哀愁。小到日常的分別,大到生死的訣別,我們口中常說的「永遠相伴」,在無情的時光面前,也不過短短百年。當親人突然離世,為何有些人不會痛哭流涕?其實,沒有眼淚,並不意味著感情不深,那些不流淚的人,大多是
吳艷妮剛上大學時被孤立哭訴,媽媽反內耗式教育:不理就不理,媽媽當你朋友 - 天天要聞

吳艷妮剛上大學時被孤立哭訴,媽媽反內耗式教育:不理就不理,媽媽當你朋友

近日,吳艷妮媽媽熊艷的一段訪談,引髮網友熱議。訪談中媽媽表示:吳艷妮就像是榴槤,人們對她的看法兩極分化,從小教育她要有接受不被別人喜歡的能力。熊艷在訪談中回憶,女兒吳艷妮剛去北京體育大學上學的時候被孤立,整個競技體校的女孩都不愛跟她玩,吃飯洗澡訓練都沒人陪,她就特別鬱悶。哭著給自己打電話。熊艷開導她...
三篇小學生作文,卻看得我落淚 - 天天要聞

三篇小學生作文,卻看得我落淚

第一篇叫《媽媽》。孩子說:「除了媽媽,你在所有人那裡都占內存,只有媽媽,連老師發群里的照片都捨不得刪掉。」「占內存」——這屬於像素時代的詞,被孩子拿來度量愛的深淺。我們精心清理緩存、追逐流暢,媽媽卻像一片永不告急的海洋,默默沉埋所有「我」的
真正的教育,不是「放手不管」,而是「逐漸引導孩子的主見」 - 天天要聞

真正的教育,不是「放手不管」,而是「逐漸引導孩子的主見」

文|吳鉤隨筆很多家長會陷入兩個極端:一個是把孩子當提線木偶,事事包辦;一個是「過早放手」,什麼都讓孩子自己決定。可事實是——教育的真正目標,是讓孩子有主見、有方向、有判斷力,但不是讓他在沒有準備好的時候,獨自面對人生風浪。孩子不是你的人生附
鉛中毒不容忽視,孩子咬筆桿也有隱患嗎?兒科醫生提醒 - 天天要聞

鉛中毒不容忽視,孩子咬筆桿也有隱患嗎?兒科醫生提醒

近日,鉛中毒話題引發社會廣泛關注。作為自然存在的毒性重金屬元素,鉛已被世界衛生組織列為十大最應關注的有毒化學品之一。生活中哪些物品含鉛?鉛中毒距離我們有多遠?如何防範潛在的鉛暴露風險?潮新聞記者採訪了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兒童醫院急診科主任醫師吳秀靜。「爆米花、松花蛋等食品可能含有較高鉛含量,長期食用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