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親送孩子沒趕上高考,自責不停扇巴掌,網友:受時是人生第一課

2025年06月09日20:53:04 育兒 1225

高考,對於每一個普通家庭的孩子而言,無疑是人生當中最為關鍵、影響最為深遠的一個重大轉折,更是改變個人乃至整個家庭命運的決定性時刻。

對於父母來說,高考不僅僅是孩子個人的事情,更是整個家庭的大事。在孩子備考的過程中,父母往往會承擔起後勤保障的重任。他們會精心安排孩子的飲食,確保孩子能夠攝入足夠的營養,以維持良好的身體狀態和精神狀態。

而對於孩子自身而言,高考是對他們多年學習成果的一次集中檢驗,也是對他們意志力和抗壓能力的一場嚴峻考驗。鑒於高考如此重要,父母和孩子都必須打起十二分精神,以嚴肅認真的態度來對待。

父親送孩子沒趕上高考,自責不停扇巴掌,網友:受時是人生第一課 - 天天要聞

6月8日,安徽,一則父親送孩子沒趕上高考,自責不停扇巴掌的一幕引發關注,網友說,守時是人生第一課。

六月八日是高考的最後一天,最開始一天,可以說,大家都很緊張,絕對守時,但是到了高考的最後一天,開始有人鬆懈。

安徽一個爸爸早上送兒子去參加高考,沒想到,竟然遲到了。高考不像平時上學,遲到了,只要老師寬容,一樣可以進去。

高考是全國舉行的一次重大考試,遲到了肯定不會讓你進去,要不然,就是對別的考生的不負責任。

父親送孩子沒趕上高考,自責不停扇巴掌,網友:受時是人生第一課 - 天天要聞

無奈之下,這個爸爸只好帶著兒子回來了,剛進到小區的時候,兒子錯過了考試,雖然難過,但是看到爸爸難過的時候,手搭在他肩旁上不斷安慰他。

爸爸還是忍不住自責,扇了自己幾巴掌,這一幕,剛好被小區球場上的人拍下。父親歇斯底里大喊,空氣里瀰漫著懊悔的氣息。

看得出來,爸爸很後悔!兒子錯過了這個科目的考試,意味著,兒子12年的寒窗苦讀白費了。想要再參加高考,兒子還要繼續努力,高三有多煎熬,爸爸這一年是親眼目睹的。

兒子每天天不亮就去上學,天黑才回來,兩頭都看不到太陽,這當中的辛苦,只有經歷過高三的人才懂。

父親送孩子沒趕上高考,自責不停扇巴掌,網友:受時是人生第一課 - 天天要聞

不過,兒子沒有怪父親,一個勁地安慰父親。

對於這一幕,網友看了,議論紛紛,有網友說,儘管父親不停自責,但是父子倆還是比較理智的,回來了。兒子儘管很難過,但還是不停安慰父親,這個兒子將來肯定有出息。

也有網友說,無法理解,高考這麼重大的時刻,竟然有人跑錯考場,有人忘記帶身份證,還有人遲到。說明這個父親平時就不是一個很守時的人。

父親送孩子沒趕上高考,自責不停扇巴掌,網友:受時是人生第一課 - 天天要聞

甚至有人說,誰也別責怪了,就當被社會上了一課吧!

筆者觀點

這麼重大的時刻遲到了,不知道這個爸爸是過於緊張,還是粗心大意了。

不過還好,兒子沒有責怪爸爸。雖然這次錯過了,明年還可以繼續再來。怎麼說呢?慶幸過錯可以彌補吧。

有了這一次教訓,估計以後做任何事情,這個爸爸不會再犯同樣的錯誤了。

對於兒子來說,就當社會規則給他狠狠上了一課,一年時間的復讀雖然很苦,但是也給了他一個深刻的教訓。

對此,你有什麼想說的呢?

育兒分類資訊推薦

兒童拖鞋價格低得離譜?千萬別買! - 天天要聞

兒童拖鞋價格低得離譜?千萬別買!

近期網售兒童塑料拖鞋(特別是PVC材質)被發現存在鄰苯二甲酸酯類增塑劑(塑化劑)超標問題引發關注對此廣東省市場監管局發布消費提示一雙塑化劑超標509倍的三無涼鞋。
十年一遇的「短三伏」來了,今年的夏天會很熱嗎,看俗語怎麼說? - 天天要聞

十年一遇的「短三伏」來了,今年的夏天會很熱嗎,看俗語怎麼說?

今年夏季的「三伏天」即將到來,但與往年不同的是,2025年將迎來一個罕見的「短三伏」——整個三伏期僅有30天,比常見的40天少了整整10天。這一特殊現象引發了廣泛關注,人們不禁要問:這樣的「短三伏」是否意味著今夏會更炎熱?讓我們從氣象科學和民間智慧兩個角度來探
人啊,不抱怨,生活就好了!(句句在理) - 天天要聞

人啊,不抱怨,生活就好了!(句句在理)

楊絳先生《人生感言》中的一段話,「上蒼不會讓所有幸福集中到某個人身上;得到愛情未必擁有金錢,擁有金錢未必得到快樂,得到快樂未必擁有健康,擁有健康未必一切都會如願以償。保持知足常樂的心態才是碎煉心智,凈化心靈的最佳途徑。」
7月19日曲阜市人民醫院兒童生長發育門診舉辦免費測骨齡活動 - 天天要聞

7月19日曲阜市人民醫院兒童生長發育門診舉辦免費測骨齡活動

孩子在生長發育的黃金期,每耽誤一個月的科學干預,都可能影響最終的身高。為關注兒童身高發育的家庭,曲阜市人民醫院將於7月19日舉辦大型義診活動,屆時將有專家團隊為100個家庭提供免費骨齡檢測及專業諮詢,幫助您科學了解孩子的生長潛力。
多嘴是病,得治(扎心) - 天天要聞

多嘴是病,得治(扎心)

一句話,能扭轉乾坤,亦能顛覆全局;一張嘴,能廣結善緣,也能樹敵四方。聰明之人,深諳「分寸」之道,言談舉止恰到好處;愚笨之輩,常因「多嘴」之弊,招人厭煩,自毀形象。
教育不是強迫孩子說「對不起」,而是讓他真正明白錯在哪裡 - 天天要聞

教育不是強迫孩子說「對不起」,而是讓他真正明白錯在哪裡

很多家長在教育孩子時,常常陷入一個誤區:只要孩子說出一句"對不起",就認為教育目的達到了。殊不知,這種流於表面的道歉教育,往往適得其反。前幾天在小區遊樂場看到這樣一幕:一個5歲左右的男孩搶了同伴的玩具,媽媽立即呵斥:"快說對不起!"孩子不情
蘇軾:轉念的力量 - 天天要聞

蘇軾:轉念的力量

他說:蘇軾永遠在生命里看到一個好像要哀傷的東西,可是一轉念他就看到了正面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