難怪蕭峰一死,金庸就不敢往下寫了?你看西夏一品堂第一高手是誰

2025年06月09日20:30:26 育兒 6584

金庸在創作《天龍八部》之前,已經寫出了十部作品,此時的他無論是文筆還是想像力都已達巔峰之境,因此《天龍八部》自然而然的成為了他的巔峰之作。

他在此作中首次採用了三主角多視角敘事的寫法,讓故事變得格外精彩,當三位主角的故事在少室山大戰匯成一點時,讀者怎能不拍手稱快。

難怪蕭峰一死,金庸就不敢往下寫了?你看西夏一品堂第一高手是誰 - 天天要聞

(蕭峰之死劇照)

不過這也是奇怪的地方,這部作品有三位主角登場,可金庸似乎只寫完了蕭峰的故事就草草收筆,他為何不繼續往下寫了,他的顧慮是什麼?

一、突兀的結局

說《天龍八部》的結局有些突兀,是因為這個故事確實是以段譽的視角揭開序幕的,可直至最後,段譽的故事也沒有說完,金庸只是把蕭峰的故事寫完了。

甚至蕭峰的故事也給人一種「戛然而止」之感,就因為他明明已經帶領中原群雄平息了一場浩劫,卻偏又在一切看似可以圓滿收場的時候,結束了自己的生命。

當然,站在上帝視角來回看蕭峰的一生,倒也不是不能理解他做出以斷箭自戕的決定,早在他失手打死摯愛阿朱的時候,他就已經有了求死之心,若不是其父蕭遠山阻攔,世上早已沒了「北喬峰」。

後來的藏經閣大戰中,他又見證了父親是如何放下復仇的執念的,他也因此而失去了人生目標,彷彿他的前半生就是個笑話,此時的他就已經沒了活下去的動力。

難怪蕭峰一死,金庸就不敢往下寫了?你看西夏一品堂第一高手是誰 - 天天要聞

(蕭峰劇照)

而那生擒遼帝以下犯上之舉,不過是壓垮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蕭峰確實是對這俗世了無牽掛了。

但還是那句話,蕭峰的故事是該結束了,可《天龍八部》並不是他一個人的故事,這不還有段譽和虛竹這兩位主角嗎?他們尚處於當打之年,武功水平還有繼續精進的空間,後來的他們會經歷什麼,金庸為何不展開細說?

甚至除了段譽和虛竹之外,金庸還有不少劇情可以去寫。

二、值得續寫的故事

若你讀過新修版的金庸小說,就一定會察覺到一個細節,有人說新修版是金庸為了賺稿費才做出的畫蛇添足的改動,其實不然,新修版最大的改動就是打通了各部作品之間的世界觀。

比如《倚天屠龍記》中就提到了虛竹傳下丐幫神功的事迹:「丐幫神功『降龍十八掌』,在北宋年間本為二十八掌,當時幫主蕭峰武功蓋世,卻因契丹人身份遭驅除出幫,他去繁就簡,將二十八掌減了十掌,成為降龍十八掌,由義弟靈鷲宮虛竹子代傳,由此世代傳承。」

也就是說,金庸各部作品都是有傳承關係的,如此一來,當初金庸結束了蕭峰的故事之後,完全可以將後天龍時代的故事寫出來,那也同樣是個風起雲湧、人才輩出的時代。

比如《射鵰英雄傳》中,周伯通提到那《九陰真經》的來歷時,就提到了一位北宋徽宗時代的大內高手黃裳,那人與明教有過一場大戰,他失敗之後,隱居四十年,繼而創出《九陰真經》,這個過程必然是十分精彩的。

接著是《神鵰俠侶》中,楊過在雕兄的引領下,進入了一個神秘的劍冢,在那裡,他看到了一位自詡「劍魔」的前輩高人留下的傳奇故事,那人縱橫江湖三十餘載而未嘗一敗,當年的他又擊敗過哪些高人?

難怪蕭峰一死,金庸就不敢往下寫了?你看西夏一品堂第一高手是誰 - 天天要聞

(段譽、虛竹劇照)

再到了《倚天屠龍記》中,金庸又借張無忌的視角引出了另一位活躍於後天龍時代的高人,那人即是創出了《九陽真經》的斗酒僧,就連身為五絕之首的王重陽也不是那人的對手,他又是什麼來頭?

其實拋開這些只存在於背景設定中的人物的故事,就只談段譽和虛竹的餘生,其實也可以寫出精彩的故事。

既然如此,金庸為何沒繼續往下寫?

答案或許很簡單,就因為這個時代出現了一位過於強大的高手,那人也是後來的西夏一品堂的第一高手。

不賣關子,那人正是虛竹。

三、西夏第一高手

順著原著劇情讀下來,你會發現到了故事結尾之時,當初那些在武林中叱吒風雲的高手們幾乎都退出了舞台。

段延慶放下執念,丁春秋被關押在少林寺,慕容復瘋了,游坦之、玄慈死了,而那被視為絕頂高手的「一僧、二掛、三老、四絕」中,一僧、三老、四絕都是死的死,退的退,都已不再活躍於武林之中,站在武林之巔的,也就只剩下段譽與虛竹這「二掛」了。

難怪蕭峰一死,金庸就不敢往下寫了?你看西夏一品堂第一高手是誰 - 天天要聞

(大宋皇帝劇照)

而段譽又是個不愛習武的人,他後來的武功水平能夠保持不退步都算不錯了,既然如此,那後天龍時代的武林至尊就必然是虛竹了。

常有人問為何靈鷲宮會銷聲匿跡,其實原因很簡單,就因為虛竹不僅僅是靈鷲宮主,同時他還是西夏駙馬,後來的他多半會隨夢姑一同回到西夏,繼而由虛竹來統領那西夏一品堂。

不過你可能要說了,這有什麼關係?

很簡單,就因為虛竹站在西夏的立場,難免會與大宋有一戰,就因為他義兄蕭峰被污名化了。

當初宋遼大戰被平息後,書中就提到這麼一句:「鎮守雁門關指揮使張將軍修下捷表,快馬送到汴梁,說道親率部下將士,血戰數日,力敵遼軍十餘萬,幸陛下洪福齊天,朝中大臣指示機宜,眾將士用命,格斃遼國統軍元帥南院大王蕭峰,殺傷遼軍數千,遼主耶律洪基不逞而退。宋帝趙煦得表大喜,傳旨關邊,犒賞三軍,自宰相以至樞密使、指揮使以下,均各加官晉爵。」

難怪蕭峰一死,金庸就不敢往下寫了?你看西夏一品堂第一高手是誰 - 天天要聞

(虛竹劇照)

蕭峰明明是大英雄,卻被大宋皇帝視為契丹賊人,虛竹如何咽的下這口氣?他一定要為兄長報仇,而此時大宋一方壓根沒人能與虛竹抗衡,這劇情該如何去寫,就成了一個麻煩事,總不能讓西夏把大宋滅了,那就不符合歷史事實了。

所以金庸對後天龍時代的故事避而不談,也合情合理。

育兒分類資訊推薦

「有老人帶娃」和「沒老人幫帶娃」的家庭,3大差別明顯 - 天天要聞

「有老人帶娃」和「沒老人幫帶娃」的家庭,3大差別明顯

我有一位寶媽朋友,孩子剛一歲,沒人幫忙,老公晚上還要加班。她說,她已經好幾天沒洗頭了,連吃口熱飯都是奢侈。娃一哭,她整個人都綳著,哪怕只是去廁所,也得操心著,生怕出什麼事。而我表姐,孩子一樣大,但家裡有婆婆幫忙。
做人,就要這樣! (精闢) - 天天要聞

做人,就要這樣! (精闢)

做人,當以善良為根。莫行坑蒙拐騙之舉,勿懷害人傷人之心。路上遇見傷殘之人,主動讓個座;他人遭遇困境求助,伸手幫一把。與人為善,其實也是在善待自己;常做善事,福澤自會悄然降臨。善良就像心靈的暖陽,能驅散陰霾,照亮他人,也溫暖自己,讓人生的道路充滿溫情與希望。
最容易遇到貴人的四種人,有你嗎? - 天天要聞

最容易遇到貴人的四種人,有你嗎?

何為貴人?當你深陷泥沼、難以自拔,是貴人毫不猶豫地伸出援手,將你從困境中拉出;當你迷茫徘徊、不知所措,是貴人及時出現指點迷津,讓你重新找到前行的方向;當你遭遇難題、孤立無援,是貴人挺身而出為你排憂解難;當你風雨交加、舉步維艱,是貴人默默撐起雨傘,為你遮風擋雨。
90%寶媽都在浪費錢!老祖宗5毛退燒法秒殺千元理療! - 天天要聞

90%寶媽都在浪費錢!老祖宗5毛退燒法秒殺千元理療!

當媽前以為養娃是費錢,當媽後才知道養娃是費命!夜裡發燒咳嗽鼻塞輪流上陣,葯當水灌錢當紙燒,娃難受得打挺,我也熬得眼冒金星!踩了幾年坑,才發現那些簡單到嚇人的土辦法才真能救命,尤其最後一個,親測後醫生都服氣:1. 咳嗽關不上閘?一個熱水瓶搞定
帶孫子的那些「扛不住」的時刻,你也有過嗎? - 天天要聞

帶孫子的那些「扛不住」的時刻,你也有過嗎?

人到老年,本以為能享享清福,可真接過帶孫輩的活兒,才發現這比年輕時上班還累。不是咱不心疼孩子,實在是身子骨、精氣神,跟年輕人差著輩兒,好多時候真覺得「力不從心」。就說這體力吧。年輕時追著自家娃跑二里地不喘氣,現在跟在孫輩屁股後頭轉半小時,就
廣東92歲爺爺為孫子重孫焗雞湯羨煞網友,孫子:爺爺閑不住,下廚更開心 - 天天要聞

廣東92歲爺爺為孫子重孫焗雞湯羨煞網友,孫子:爺爺閑不住,下廚更開心

近日,廣東一網友分享視頻,92歲的爺爺用高壓鍋焗雞給孫子一家吃,讓網友們羨慕不已。網路截圖。7月13日,黃先生告訴瀟湘晨報記者,他是爺爺奶奶帶大的,爺爺今年92歲,奶奶87歲,他現在把爺爺奶奶接過來一起住。奶奶患了阿茲海默症,不過爺爺身體很好,只是有點耳聾。黃先生說爺爺以前是在農村生活,農村的老人閑不住,家...
換了個地方,孩子專註力飆升!90%家長忽略的環境密碼 - 天天要聞

換了個地方,孩子專註力飆升!90%家長忽略的環境密碼

點擊上方「笑薇讀書」關注並星標,和笑薇一起讀書成長,知識創富!最近,玥兮開始了幼小銜接的學習,每天放學回家,第一項「任務」便是完成老師布置的作業:識字打卡、拼音拼讀、簡單的數學計算。 小傢伙表現得相當自覺,每次讓她「先完成作業再去玩耍」,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