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地近日出現「共享奶奶」團隊,幫忙接送雙職工家庭孩子上下學,該做法引來許多點贊,網友們紛紛喊話「建議全國推廣」。
3月17日,攜程創始人梁建章就在微博發布長文稱,「共享爺爺奶奶」模式社區互助項目,在緩解年輕人育兒壓力、促進代際融合和提升老年人社會參與度方面具有重要意義。建議推廣「共享爺爺奶奶」模式,降低育兒成本,為年輕人減輕負擔,為老年人創造價值,讓「社區互助平台」成為社會和諧發展新亮點。
梁建章認為,當今社會,人口老齡化與年輕一代的育兒壓力、婚育困境交織,形成嚴峻挑戰。城市化加速和家庭結構小型化削弱了傳統家庭支持功能,雙職工家庭難以平衡工作與育兒,高昂的育兒成本(0-17歲孩子的養育成本平均為53.8萬元)和女性在職場與家務間的雙重壓力(生育後每日減少近2.811小時工作時間、閑暇時間減少2.106小時)進一步抑制生育意願,導致2023年中國生育率降至1.01。
與此同時,中國老齡化進程迅猛,2024年65歲以上人口佔比達15.6%,預計2033年進入「超級老齡化」社會,獨生子女家庭面臨著「4-2-1」倒金字塔式上有老下有小的艱難局面。然而,60-69歲低齡老人佔比55.83%,該群體健康水平較高,具備較強的社會參與能力,是「共享爺爺奶奶」模式的重要參與者。
因此,梁建章提議參考杭州的「共享爺爺奶奶」模式。2019年開始至今,寧波鄞州區東錢湖鎮清泉社區的「共享奶奶」志願服務隊已經接送並照料了600多名兒童的接送服務。杭州市九華社區「夜鷹志願者」團隊自主發起的「共享奶奶」項目,主要針對社區裡面幼兒園到小學四五年級的兒童,接送孩子至社區活動中心、圖書館等場所,並提供課後臨時看護與簡單陪伴。許多居民與「共享奶奶」建立了深厚的信任關係。這種模式不僅降低了育兒成本,還為年輕父母創造了更多的時間和精力去專註於工作和個人發展,從而提高了生活質量和家庭幸福感。
3月17日,杭州九華社區推出「共享奶奶」幫忙接送雙職工家庭的孩子上下學,目前有五位奶奶參與活動。潮新聞
梁建章認為,「共享爺爺奶奶」模式不僅是一種社會互助形式,更是促進代際融合的重要途徑。老年人與年輕人、孩子之間的互動,增進了代際之間的理解和信任。對於孩子而言,「共享爺爺奶奶」在一定程度上替代了親爺爺或親奶奶的角色,成為隔代親情的某種替代,為孩子們帶來了溫暖和關懷。而許多低齡老人退休後,雖然身體健康、精力充沛,但往往面臨生活空虛、缺乏社會參與感的問題。「共享爺爺奶奶」模式為他們提供了一個實現自我價值的平台。
不過,共享奶奶等社區互助平台雖然在各地取得了一定的發展,但仍面臨信任缺失(如安全風險擔憂)、制度缺位(缺乏統一規範)、技術滯後(信息管理低效)、風險管理不足(責任歸屬模糊)及參與動力弱(激勵機制不明確)等挑戰。
梁建章認為,解決上述困難,需要設立全國性組織平台,強化政府的主導和監管作用,加強制度建設與科學運營;加強技術運用,建立數字化平台,避免人為操作可能出現的漏洞和弊端,在一定程度上解決公益信任的問題;同時,還要建立科學適用的監督機制和保險機制,明確協議和責任歸屬,如可以在事前由組織者通過簽署「愛心協議」的方式,明確雙方權利義務及責任分擔,確保雙方了解各自責任和風險;此外,還要建立積分系統,參考江蘇「時間銀行」的模式,為「共享奶奶」服務設立積分系統,服務時間可兌換相應的獎勵。為積极參与的老年人提供榮譽稱號、免費體檢、社區福利等,增強其社會認同感,才能更好的提升參與積極性。
本文系觀察者網獨家稿件,未經授權,不得轉載。